春秋傳卷十一

關燈
宋 胡安國 撰 僖公上 【公名申荘公之子闵公之兄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八年惠王崩子襄王立】 鄭【文公十四年魯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穆公驩立】 齊【桓公二十七年魯僖公十七年桓公卒寺人貂作亂立無虧僖十八年殺無虧孝公昭立僖二十七年孝公卒弟昭公潘立】 宋【桓公二十三年魯僖公九年桓公卒子襄公茲父立僖十九年盟于曹南 宋襄公圖霸僖二十一年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于楚僖二十二年及楚戰敗于?二十三年襄公卒子成公王臣立】 晉【獻公十八年魯僖公九年獻公卒子奚齊立冬殺奚齊卓子立僖十年弑卓子惠公夷吾立僖二十三年惠公卒懷公圉立僖二十四年殺懷公文公重耳立僖二十八年敗楚人于城濮合諸侯于踐土文公主伯魯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襄公驩立僖三十三年敗秦于殽襄公繼伯是年敗狄于箕】 衞【文公元年魯僖公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立僖二十八年成公奔楚衞元咺奉叔武以受盟于踐土衞成複歸殺叔武晉人執衞侯元咺立公子瑕僖三十年殺瑕衞成公歸衞】 蔡【穆公十六年魯僖公十四年穆公卒子荘公甲午立】 曹【昭公三年魯僖公七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僖二十八年晉文公執曹伯畀宋人是年曹伯歸曹】滕【詳見隐公元年魯僖公十九年宋執滕宣公】 陳【宣公三十四年魯僖公十二年宣公卒子穆公欵立僖二十八年穆公卒子共公朔立】 ?【杜氏年表武公十二年入春秋至僖公二十三年始載?成公卒弟桓公姑容立而攷之史記自武公靖公共公徳公至桓公姑容立共九十六年而無成公一代世本谯周索隐徐廣所説又雲惠公生成公桓公各有互異又如春秋所書隐四年伐?桓三年來朝三年防?荘二十五年伯姬歸?傳并不載何公今但當以左傳所載桓公及杜氏年表為正可也】 薛【魯荘公三十一年載薛伯卒】 莒【詳見隐公元年魯僖公二十六年傳見莒茲防公】 邾【文公七年】 許【穆公三十九年魯僖公四年穆公卒于師僖公業立】 小邾【魯荘公五年書郳黎來至魯僖公七年始書小邾子始爵命也自郳黎來為小邾子天下無未命諸侯矣】 楚【成王十三年魯僖公元年始書楚僖四年齊桓公服楚召陵僖二十二年楚敗宋于?皆子文為令尹時也僖二十三年子文使子玉為令尹僖二十八年晉敗楚于城濮】 秦【穆公元年魯僖公十五年戰韓始見經僖二十四年納晉文公僖三十三年晉襄公敗秦于殽遂成秦晉七十二年兵争之始】 吳【詳見隐公元年】 越【詳見隐公元年】 【壬惠王十戌八年】元年【齊桓二十七年晉獻十八年衞文公燬元年蔡穆十六年鄭文十四年曹昭三年陳宣三十四年?恵十四年宋桓二十三年秦穆公任好元年楚成十三年】 春王正月 【不書即位内無所承上不請命也闵公薨夫人孫于邾慶父出奔莒公于是焉以成風所屬而季子立之内無所承也嗣子定位于初喪而魯使不告于周明年正位改元而周使亦不至于魯又明年服喪已畢而不見于京師上不請命也承國于先君者父子之倫請命于天王者君臣之義今僖公内無所承上不請命不書即位正王法也是故有四海而即天王之位者受之于天者也有一國而即諸侯之位者受之于王者也受之于天者必奉若天遣而後能保天下受之于王者必謹守王度而後能保其國】音注【孫音遜屬章欲反使去聲見音現】 齊師【桓】宋師【桓】曹師【昭】次于聶北救郉音注【聶北郉地聶音蹑三國稱師見兵力之有餘也聶北書次譏救郉之不速也春秋大義伐而書次其次為善遂伐楚次于陉美之也救而書次其次為貶救郉次于聶北譏之也聖人之情見矣故救患分災于禮為急而好攻戰樂殺人者于罪為大】音注【見音現好去聲樂音洛】 夏六月郉遷于夷儀音注【夷儀郉地】 齊師宋師曹師城郉 【書郉遷于夷儀見齊師次止緩不及事也然郉以自遷為文而再書齊師宋師曹師城郉者美桓公志義卒有救患之功也不以王命興師亦聖人之所與乎中國衰微夷狄猾夏天子不能正至于遷徙奔亡諸侯有能救而存之則救而存之可也以王命興師者正能救而輿之者權】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音注【左傳在闵二年不書齊人殺諱之書地者明在外薨】 【夫人薨不地其曰薨于夷故也桓公召而殺之也其曰齊人以歸者以其喪歸于魯也齊為盟主義得舉法是伯者之所以行乎諸侯也既誅其人又歸其喪何居魯欲拒而勿受乎則子無雠母之義受而葬之乎已絶者複得享小君之禮典刑紊矣故特書以歸而不曰歸夫人之喪以者不以者也】音注【居音基複扶又反】 楚人伐鄭音注【荊始書楚】 【楚稱人浸強也荘公十年敗蔡師虜獻舞固已強矣然獨舉其号者始見于經則本其僭竊之罪正其始封之名著王法也二十三年來聘嘉其慕義乃以人書二十八年伐鄭惡其猾夏複以号舉至是又伐鄭也亦書人者豈許其伐國而人之乎會中華執盟主朝諸侯長齊晉其所由來者漸矣】音注【見音現惡去聲複扶又反長展兩反】 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柽音注【柽宋地音嗔衣裳之防六】 九月公敗邾師于偃音注【偃邾地】 【柽之防謀救鄭而公與邾人鹹與焉則是志同而謀協也今既防郊人于柽又敗邾師于偃于此責公無遏強暴安中國之誠矣凡此類皆直書其事而義自見也詐戰曰敗敗之者為主】音注【與音預見音現】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郦獲莒挐音注【郦力知反挐女居反又音拏】 【按公羊慶父走莒莒人逐之将由乎齊齊人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