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經部,詩類,詩傳旁通 欽定四庫全書 詩傳旁通卷十二     元 梁益 撰大雅蕩之什 蕩 受中 左傳成公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福劉子劉康公畿内諸侯為王朝卿士劉邑在河南缑氏杜元凱雲缑氏西北舊有 亭許氏說文無劉字故作镏與□今镏□劉三字通受中以生者言民受天地大中至正之理以生 缑音勾 力行之力 史記儒林傳申公魯人天子使【如字】使【去音】束帛加璧安車驷馬迎申公天子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老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天子漢武帝 慆德 慆嚴氏本作滔 抑 三複此詩 家語弟子行篇獨居思仁公言言義其于詩也則一日三複白圭之玷是宮縚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為異士注雲異士殊異之士大戴禮引之以為異姓婚姻以兄之女妻之 行妻并去聲 宮縚 南宮縚名縚又名适字子容居南宮諡敬叔孟懿子從兄魯論謂之南容 縚他刀切從才用切 屋漏 室西北隅日月之光所漏照之處言深隠也 楚語倚相 左氏國語中楚語 倚相 楚靈王曰是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墳典索丘四者皆書名楚靈王倚相皆當魯昭公時 相息亮切 師長士 師長大夫也士衆士也 旅贲 贲音奔虎奔武勇士旅衆也?昭曰勇力之士 甯 門屏之間人君甯立之處屏上聲甯音貯凡處字上聲者不圈去聲者加圈 官師 諸有司之長亦雲府史胥徒之長胥字平上二音 誦訓 周禮司徒屬有誦訓掌道方志以诏觀事注雲說四方所識久逺之事以告王觀慱古诏猶告也 ?禦 近侍也?近人君給使令者也 師工 晉師曠曰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諌工者樂工誦者誦箴諌之辭瞽者為樂師故雲師工師曠語見在襄十四年 訓禦 禦者進也 侯包 包一作苞孔穎達詩正義侯包雲衞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行年九十有五猶使人日誦是詩而不離于其側 王伯厚困學紀聞朱子謂不知此出何處愚按侯包之說見于詩正義隋經籍志有韓詩翼要十卷侯苞撰然則苞學韓詩者也益按侯苞漢時人韓詩之學今不傳矣姑存其目漢常山太傅韓嬰故訓三十六卷薛君章句二十二卷【薛漢】韓詩内傳四卷外傳十卷 武公年數 嚴坦叔曰今考年表武公以宣王十六年即位詩記以為其齒四十餘是也孔防以為宣王三十六年即位恐誤年表武公終于平王十三年 年表史記諸侯年表 武公名和即共伯和 桑柔 芮良夫 芮畿内國名伯爵與周同姓為周司徒左傳文公元年秦穆公曰周芮良夫之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 疑立 疑音嶷魚力切儀禮鄉飲酒禮賔西階上疑立主人阼階東疑立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并同 綴旒 公羊傳襄公十六年三月戊寅大夫盟君若贅旒然贅亦作綴去聲丁衞切入聲丁劣切綴旒者言其危而欲絶也大夫強而君弱之比 共和 史記周本紀厲王【名胡】出奔于彘太子靜【宣王名】匿召公家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之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太子靜長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是為宣王國語曰彘之亂宣王在邵公之宮國人圍之邵公曰昔吾驟諌王王不從是以及此難今殺王子王其以我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險而不怼怨而不怒況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長而立之韋昭注曰彘之亂公卿相與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凡十四年 召邵通召字加圈周召二公世有之非必公旦公奭之後羅泌羅革以為共伯和共平聲 榮夷公 史記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厲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去音】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有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去焉何可專也所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極猶日怵愓懼怨之來也故頌曰思文後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于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也厲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用事後國人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于彘在位凡三十七年 圮族 書鲧圯族圯敗也族類也鲧音衮夏禹父崇伯之名圮部鄙切音否卦之否伾之上聲 千慮一得 西漢書韓信傳廣武君李左車謂信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陰 于鸩切如漲橫渠宻告之說則陰為平聲 雲漢 仍叔 仍圻内國邑名諸侯為卿士者圻畿通仍叔芮良夫榮夷公仍芮榮皆采地榮在河南鞏縣西 雲漢天河 曹氏曰或謂水氣在天為雲水象在天為漢或謂箕鬥間為漢津雲在漢津謂之雲漢皆非也夫雲合散不常漢在天似雲非雲故曰雲漢也史遷雲漢者金之散氣其本曰水張衡雲水精為漢天将雨其兆先見于漢天漢起于東方經尾箕之間是為漢津逶迤向西南行至七星南而沒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