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帝王第七

關燈
〔注〕夫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

     〔釋文〕崔雲:行不言之教,使天下自以為牛馬,應為帝王者也。

     齧缺問于王倪,四問而四不知。

     〔疏〕四問而四不知,則齊物篇中四問也。

    夫帝王之道,莫若忘知,故以此義而為篇首。

    老子雲:「不以智治國,國之德者也。

    」 〔釋文〕齧缺五結反。

    下丘悅反。

    王倪五兮反。

    四問而四不知向雲:事在齊物論中。

    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 〔疏〕蒲衣子,堯時賢人。

    年八歲,舜師之,讓位不受,即被衣子也。

    齧缺得不知之妙旨,仍踴躍而喜歡,走以告于蒲衣子,述王倪之深義。

    蒲衣是方外之大賢,達忘言之至道,理無知而固久,汝今日乃知也。

     〔釋文〕蒲衣子屍子雲:蒲衣八歲,舜讓以天下。

    崔雲:即被衣,王倪之師也。

    淮南子曰:齧缺問道于被衣。

    有虞氏不及泰氏。

     〔注〕夫有虞氏之與泰氏,皆世事之迹耳,非所以迹者也。

    所以迹者無迹也,世孰名之哉!未之嘗名,何勝負之有耶!然無迹者,乘羣變,履萬世,世有夷險,故迹有不及也。

     〔疏〕有虞氏,舜也。

    泰氏,即太昊伏羲也。

    三皇之世,其俗淳和;五帝之時,其風澆競。

    澆競則運知而養物,淳和則任真而馭宇。

    「不及」之義,驗此可知也。

     〔釋文〕泰氏司馬雲:上古帝王也。

    崔雲:帝王也。

    李雲:大庭氏;又雲:無名之君也。

    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

    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注〕夫以所好為是人,所惡為非人者,唯以是非為域者也。

    夫能出于非人之域者,必入于無非人之境矣。

    故無得無失,無可無不可,豈直藏仁而要人也! 〔疏〕夫舜包藏仁義,要求士庶,以得百姓之心,未是忘懷,自合天下,故未出于是非之域。

    亦有作「臧」字者。

    臧,善也。

    善于仁義,要求人心者也。

     〔釋文〕藏仁才剛反。

    崔雲:懷仁心以結人也。

    本亦作「臧」,作剛反,善也。

    簡文同。

    以要一遙反。

    注同。

    所好呼報反。

    所惡烏路反。

    之竟音境。

    泰氏,其卧徐徐,其覺于于。

     〔疏〕徐徐,寬緩之貌;于于,自得之貌。

    伏犧之時,淳風尚在,故卧則安閑而徐緩,覺則歡娛而自得也。

     〔釋文〕徐徐如字。

    崔本作「祛祛」。

    其覺古孝反。

    于于如字。

    司馬雲:徐徐,安穩貌;于于,無所知貌。

    簡文雲:徐徐、于于,寐之狀也。

    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注〕夫如是,又奚是人非人之有哉!斯可謂出于非人之域。

     〔疏〕忘物我,遺是非,或馬或牛,随人呼召。

    人獸尚且無主,何是非之有哉!其知情信。

     〔注〕任其自知,故情信。

     〔疏〕率其真知,情無虛矯,故實信也。

    其德甚真。

     〔注〕任其自得,故無僞。

     〔疏〕以不德為德,德無所德,故不僞者也。

    而未始入于非人。

    」 〔注〕不入乎是非之域,所以絕于有虞之世。

     〔疏〕既率其情,其德不僞,故能超出心知之境,不入是非之域者也。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 〔疏〕肩吾、接輿,已具前解。

    日中始,賢人姓名,即肩吾之師也。

    既是女師,有何告示?此是接輿發語以問故也。

     〔釋文〕日人實反。

    中音仲。

    亦如字。

    始李雲,日中始,人姓名,賢者也。

    崔本無「日」字,雲:中始,賢人也。

     〇俞樾曰:釋文引李雲:日中始,人姓名,賢者也。

    此恐不然。

    中始人名,「日」,猶雲日者也,謂日者中始何以語女也。

    文七年左傳「日衛不睦」,襄二十六年傳「日其過此也」,昭七年傳「日君以夫公孫段為能任其事」,十六年傳「日起請夫環」,并與此「日」字同義。

    李以日中始三字為人姓名,失之矣。

    崔本無「日」字。

    以語魚據反。

    女音汝。

    後皆同。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 〔疏〕式,用也。

    教我為君之道,化物之方,必須己出智以經綸,用仁義以導俗,則四方氓庶,誰不聽從,遐遠黎元,敢不歸化耶! 〔釋文〕出經絕句。

    司馬雲:出,行也。

    經,常也。

    崔雲:出,典法也。

    式義度人絕句。

    式,法也。

    崔雲:式,用也。

    用仁義,以法度人也。

     〇王念孫曰:釋文曰:「出經」絕句,「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