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皇上的恩典

關燈
喬淇等人來到右相府,卻是直接求見馬夫人。

     聽完他們前來的目的,馬夫人原先不願答應,但經他們苦苦哀求,才勉為其難松口答應,說是看在喬淇過去幫忙的分上願意試試,隻是也事先明說,僅幫着跟皇後提一提,并不保證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而他們在外為救助沈天洛奔波,沈天洛自己身陷天牢後,不想坐以待斃,要來筆墨将所知的情報彙整,寫了滿滿三道卷軸轉呈給皇帝。

     幾日後禦書房中,皇帝坐在桌前翻看各個大臣呈上的折子,當沈天洛在大内總管李公公的帶領下來到時,就見裡頭已有兩三個朝中大老在,他一上前立即行大禮謝罪。

     「你起來,在你尚未洗刷清白之前,朕不打算赦免你,隻給你機會戴罪立功。

    」 沈煜面目五官和靖王依稀有相似之處,年近五十,正當盛年,話音不怒自威,雙眼清明有神,見到沈天洛他面上喜怒不顯,指着那一桌折子道:「你看看,隻是施與你一個小小的機會,就給朕招來朝中大臣這樣的反彈,現下這幾個人也正為這件事争論不休,鬧得朕沒能安甯。

    」 沈天洛連聲謝罪,卻又被他制止,「你是否好奇,朕願意給你這戴罪立功的機會,是要讓你做什麼事?」 沈天洛低頭恭謹答道:「罪臣父親野心甚巨,不知忠君重義,如今行此大逆之事,罪應當誅。

    罪臣既無力勸父悔改,亦無能及時揭發其罪,緻使今日朝中内亂,理應同罪,多虧聖上仁慈給罪臣機會,罪臣定大義滅親,為陣前卒,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 沈煜聽畢臉上終于露出喜色,朗聲連連道好,「好!好個大義滅親,朕且信你一回。

    」 他一瞧這個親倒子,見他在天牢裡待了這些日子,形容消瘦不少,命李公公上了碗姜茶給他。

     「你過去雖并未有什麼卓越表現,但這回出了此等大事,盡管群臣皆反對朕放你出牢,卻也有許多人保你,喬大将軍和大理寺卿也贊你是蟄伏的大鵬,不鳴則己,一鳴驚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朕看了你寫的折子,确實思緒清晰、條理分明,幾項方針也不錯,你且說說有何良策平定這場禍亂,也讓朕看看你那腹中的才華。

    」 他一招手,令一大臣将手中捧着的戰情地勢圖在案上展開,又令人為沈天洛解說最近戰況。

     「京鐵駐兵的兵營有南山營、蒲玉營、藍城營、連城營、今川營等五處,根據獲得的消息,南山營、蒲玉營、藍城營早與逆賊勾結,因這三營兵馬衆多,加上各地皆有其黨羽,故不能及時平亂,反而令他們南下占據惱南。

    之後逆賊陸續在南方生事,今以涵南為根據地,欲越過渡虹山,取桂、湘二州,若此二處皆失,逆賊将與朝廷有分庭抗禮 之勢,今雖已令桂州師與湘州師先行抵擋,又令京城駐軍前往協助,但路程太遠恐有所不及,不知世子有何高見?」 沈天洛聽人稱呼父親逆賊,心中萬般酸澀,盡管在此之前他早就料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但與父親站在相互敵對的陣營裡,還是令他覺得難堪。

     忍住心中苦楚,他緩緩道出,「逆賊在南方的主力為王野、劉方、李允三人,在戰略上擅長水戰和快攻……」 他分析過去所搜集的情報,二對應現今戰情,指出靖王布兵上的強弱,又依據朝廷現有軍隊提出多項建議。

     他自幼喜讀兵書,令人諷刺的是,他的許多戰略知識還是靖王所教導,他與杜雲鶴結交,兩人在行軍布陣之術上是有志一同,他也常和家将們談論戰場之事,雖未曾有過實際帶兵的經驗,在軍事謀略上卻很有心得。

     這樣的他其實也想過為國進獻一己之力,隻是自從得知父親的野心之後,父子經常争吵不休,靖王為不使他破壞計畫,阻止他為朝廷效力,讓他終日無所事事,他悲憤之餘,索性裝病蟄伏家中。

     沈煜見他說起戰事頗有見解,不禁心生激賞,在場有着多年随軍經驗的老臣也露出驚豔神情,一掃先前态度,頻頻提出進一步的疑問及相應計策的建議。

     沈天洛說到告一段落後,沈煜站起身來,上前拍拍他的肩,贊賞道:「說得不錯,難得你蟄居在王府裡也有如此見識,怎不早入朝為朕效力?不過朕還有一點疑問,靖王是你親爹,你為何不幫他反倒助朕?」 沈天洛又一行禮,誠懇道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