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處讨就兵
關燈
小
中
大
靖王趁着皇帝前往京郊祭天之時謀反了!
這個消息在京城中開始傳得繪聲繪影,卻沒人敢證實,京中少數一些知情的官民人心惶惶,隻是奇怪的是,雖然城中謠言滿天飛,還不時能看見軍馬飛馳出城外的景象,卻不見朝廷下達戒嚴令,除了出入城門時會受到比平時更刁難的盤查與限制之外,百姓的生活并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别,大部分的人甚至不知道此事,隻是這樣的平靜卻如同黎明前的黑暗一般,令人更加不能安甯。
喬淇身在喬府中,雖然不能常常出門,卻也敏感地注意到這股異樣氣氛,加上沈天洛當日說過要回去勸靖玉,過了這許久卻都沒有任何音信,她心底的不安日漸擴大。
此外,原以告老辭官的喬繁,昨天一整日突然頻頻有客來訪,會唔完畢後,他更是一臉愁容,就連喬淇前去請安,他也顯得心事重重,不知在憂愁什麼,直到今日一早,他整頓行囊出城去了。
見老人家竟然穿上那一副厚重的盔甲,帶着一隊人馬急匆匆奔馳離去,她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
到底發生什麼事,要打仗了嗎?她不由得這麼猜測,豈知真實情況更加嚴重。
上回攪黃了柳氏的計畫,害得喬淳得下嫁李秀才的風流兒子,她因而被柳氏下令拘束在家,即使還能靠着綠苗打聽些消息,範圍也隻限定于喬府内,外界的事情依舊一頭霧水。
對于喬繁突然出城一事,起疑心的不隻有喬淇,柳氏也同樣察覺有異,派了些人出去打聽。
不到正午,那幾個得力管事匆匆返回,他們到交好的官員府邸探問,每個人得到的消息大同小異,看來此事假不了。
柳氏聞訊後震驚非常,「什麼,靖王爺意圖謀反?」她像是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張了張,卻說不出其他話來。
「昨日皇上出城至天壇祭天,靖王爺勾結南山營、蒲玉營、藍城營起兵叛變,南山營從後方追擊,與皇上的禁衛親軍打了起來,太子得知消息後派出天衛軍和地衛軍的人馬在京議迎擊蒲玉營和藍城營……恐怕今早召老太爺從南門出城,是要讓老太爺帶人去前線援助。
」 柳氏越聽越感心驚,「這可是逆天大罪啊,王爺怎麼會幹出這種傻事?」 「其實十三年前那事,就有傳聞說王爺有不軌之心……」 她暗罵靖王糊塗,急得一捶小幾,又問道:「當年的叛軍不是墨家軍嗎?還牽連咱們老太爺,險些被皇上誤認為叛賊怎麼會是靖王爺?」 那管事低着頭道:「這些小的不知。
」 柳氏焦躁得坐不住,站起身走來走去,「你們這消息可信嗎?靖王謀亂可是大事,京中至今卻沒什麼動靜,難不成是你弄錯了吧?」 「禀太太,從昨日起,各城門已開始嚴格盤查,北門那處更是派駐關山營軍,據說不讓全城戒嚴是太子爺的意思,為的是不使京城百姓惶恐。
」 她走到一名管事面前,沉吟問道:「今日老太爺出去,莫非是為了救駕?」 「應該不是,據說聖駕今早已回京,還讓侍衛親軍步兵抄了靖王府,擒住靖王世子與王妃,又命人徹查與靖王來往頻密的勳貴。
」 「皇上擒了世子和王妃,還要徹查……糟了,咱們家好歹和靖王府也算有姻親關系,皇上會不會也拿咱們開刀?」 柳氏登時冷汗直流,十二年前倉皇逃離那事記憶猶新,如今主心骨老太爺不在,也沒人發話該怎麼做……不行,如今情勢和當初又不相同,那時老太爺隻是說情,這回他們可是與王府聯姻,關系非同小可啊! 她越想越氣,這婚事是靖王府主動來提的,現在犯下這等滔天罪孽,豈不是陷他們喬府于不義嗎?怎麼想怎麼心驚,她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得保住喬府。
「秦嬷嬷,快準備筆墨,我得寫一封陳情書呈進宮裡。
」她走到桌前坐下,又吩咐道:「命人将我的封诘品服取出,再備車馬,待會兒我到娘家一趟,讓我爹與我一同去求情,求皇上開恩,把這樁婚事退掉,萬萬不可讓咱們府裡也被拖下水去!」 幾個下人得了吩咐,各自忙去辦事,生怕一個閃失為府中招來禍患。
他們腳步匆忙,一陣慌亂,壓根沒注意外頭窗下有個人無意間也聽見了這事。
綠苗小心翼翼地起身,飛快跑回澄水軒,見喬淇正坐在窗邊看書,連忙一把抓住她,卻因為又急又喘,半天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發生什麼大事,你怎麼跑得這麼急,先緩口氣,喝杯茶吧。
」喬淇見她這一副急驚風的樣子,忍不住笑道。
「小姐……大事、發生大事了!」 喬淇聽她這麼說,又見她六神無主的驚惶,心裡咯噔一下,覺得不妙。
綠苗話說得極快,聽完後,喬淇臉色頓時變得慘白無血色,她難以置信地問:「妳說靖王叛變,世子爺被打入天牢?」 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後,她焦急地抓住綠苗的手,「他是無辜的啊,皇上怎麼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抓人……不行,咱們得想辦法替他說情……」 綠苗怕她惹禍上身,趕緊勸道:「小姐,這件事情很嚴重,咱們替世子爺說情肯定會讓皇上懷疑的。
」 喬淇搖搖頭,她不斷告訴自己要冷靜,面色嚴肅得令綠苗害怕,頻頻喚她她卻都置若
喬淇身在喬府中,雖然不能常常出門,卻也敏感地注意到這股異樣氣氛,加上沈天洛當日說過要回去勸靖玉,過了這許久卻都沒有任何音信,她心底的不安日漸擴大。
此外,原以告老辭官的喬繁,昨天一整日突然頻頻有客來訪,會唔完畢後,他更是一臉愁容,就連喬淇前去請安,他也顯得心事重重,不知在憂愁什麼,直到今日一早,他整頓行囊出城去了。
見老人家竟然穿上那一副厚重的盔甲,帶着一隊人馬急匆匆奔馳離去,她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
到底發生什麼事,要打仗了嗎?她不由得這麼猜測,豈知真實情況更加嚴重。
上回攪黃了柳氏的計畫,害得喬淳得下嫁李秀才的風流兒子,她因而被柳氏下令拘束在家,即使還能靠着綠苗打聽些消息,範圍也隻限定于喬府内,外界的事情依舊一頭霧水。
對于喬繁突然出城一事,起疑心的不隻有喬淇,柳氏也同樣察覺有異,派了些人出去打聽。
不到正午,那幾個得力管事匆匆返回,他們到交好的官員府邸探問,每個人得到的消息大同小異,看來此事假不了。
柳氏聞訊後震驚非常,「什麼,靖王爺意圖謀反?」她像是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張了張,卻說不出其他話來。
「昨日皇上出城至天壇祭天,靖王爺勾結南山營、蒲玉營、藍城營起兵叛變,南山營從後方追擊,與皇上的禁衛親軍打了起來,太子得知消息後派出天衛軍和地衛軍的人馬在京議迎擊蒲玉營和藍城營……恐怕今早召老太爺從南門出城,是要讓老太爺帶人去前線援助。
」 柳氏越聽越感心驚,「這可是逆天大罪啊,王爺怎麼會幹出這種傻事?」 「其實十三年前那事,就有傳聞說王爺有不軌之心……」 她暗罵靖王糊塗,急得一捶小幾,又問道:「當年的叛軍不是墨家軍嗎?還牽連咱們老太爺,險些被皇上誤認為叛賊怎麼會是靖王爺?」 那管事低着頭道:「這些小的不知。
」 柳氏焦躁得坐不住,站起身走來走去,「你們這消息可信嗎?靖王謀亂可是大事,京中至今卻沒什麼動靜,難不成是你弄錯了吧?」 「禀太太,從昨日起,各城門已開始嚴格盤查,北門那處更是派駐關山營軍,據說不讓全城戒嚴是太子爺的意思,為的是不使京城百姓惶恐。
」 她走到一名管事面前,沉吟問道:「今日老太爺出去,莫非是為了救駕?」 「應該不是,據說聖駕今早已回京,還讓侍衛親軍步兵抄了靖王府,擒住靖王世子與王妃,又命人徹查與靖王來往頻密的勳貴。
」 「皇上擒了世子和王妃,還要徹查……糟了,咱們家好歹和靖王府也算有姻親關系,皇上會不會也拿咱們開刀?」 柳氏登時冷汗直流,十二年前倉皇逃離那事記憶猶新,如今主心骨老太爺不在,也沒人發話該怎麼做……不行,如今情勢和當初又不相同,那時老太爺隻是說情,這回他們可是與王府聯姻,關系非同小可啊! 她越想越氣,這婚事是靖王府主動來提的,現在犯下這等滔天罪孽,豈不是陷他們喬府于不義嗎?怎麼想怎麼心驚,她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得保住喬府。
「秦嬷嬷,快準備筆墨,我得寫一封陳情書呈進宮裡。
」她走到桌前坐下,又吩咐道:「命人将我的封诘品服取出,再備車馬,待會兒我到娘家一趟,讓我爹與我一同去求情,求皇上開恩,把這樁婚事退掉,萬萬不可讓咱們府裡也被拖下水去!」 幾個下人得了吩咐,各自忙去辦事,生怕一個閃失為府中招來禍患。
他們腳步匆忙,一陣慌亂,壓根沒注意外頭窗下有個人無意間也聽見了這事。
綠苗小心翼翼地起身,飛快跑回澄水軒,見喬淇正坐在窗邊看書,連忙一把抓住她,卻因為又急又喘,半天說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發生什麼大事,你怎麼跑得這麼急,先緩口氣,喝杯茶吧。
」喬淇見她這一副急驚風的樣子,忍不住笑道。
「小姐……大事、發生大事了!」 喬淇聽她這麼說,又見她六神無主的驚惶,心裡咯噔一下,覺得不妙。
綠苗話說得極快,聽完後,喬淇臉色頓時變得慘白無血色,她難以置信地問:「妳說靖王叛變,世子爺被打入天牢?」 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後,她焦急地抓住綠苗的手,「他是無辜的啊,皇上怎麼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抓人……不行,咱們得想辦法替他說情……」 綠苗怕她惹禍上身,趕緊勸道:「小姐,這件事情很嚴重,咱們替世子爺說情肯定會讓皇上懷疑的。
」 喬淇搖搖頭,她不斷告訴自己要冷靜,面色嚴肅得令綠苗害怕,頻頻喚她她卻都置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