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羣神也祭法所叙蓋郊祀天地從祀諸神之壇位而舜典之章句義疏也故星為幽宗水旱為雩宗合于所謂六宗者但鄭?曲為異説而改宗為禜不可信也
輯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嶽羣牧班瑞于羣後
輯斂也班還也五瑞五玉也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既盡也正月之末盡也蓋齊七政類上帝無暇日見諸侯既月無事則四嶽羣牧可以日觐矣古者朝觐防玉已事則還之故始輯而終班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
巡守者巡行諸侯之所守也岱宗泰山也柴燔柴祭天告至也
望秩于山川
東嶽諸侯境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五嶽牲祀視三公四渎視諸侯其餘視伯子男
肆觐東後
東方諸侯也
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律十二律也
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防
五禮吉兇軍賔嘉也五玉五瑞也三帛孔安國曰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附庸之君執黃二生卿執羔大夫執防一死士執雉執以見曰防
如五器卒乃複
五器五玉也帛生死則否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嶽如岱禮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嶽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嶽如西禮
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
歸格于藝祖用特
藝祖文祖也特一牛也
五載一巡守羣後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敷陳也奏進也庸用也諸侯四朝各使陳其言而試其功則賜以車服而用之
肇十有二州
肇始也禹治水之後舜分兾州為幽州并州分青州為營州
封十有二山
封封殖也十二州之名山皆禁采伐也
濬川象以典刑
典刑常刑也殺人者死傷人者刑象其所犯
流宥五刑
五刑墨劓剕宮辟也作五流之法以宥五刑之輕者墨薄刑也其宥乃至于流乎曰刑者終身不可複而流者有時而釋不賢于刑之乎
鞭作官刑
官刑以治庶人在官慢于事而未入于刑者
樸作敎刑
樸榎楚也敎學者所用也
金作贖刑
過誤而入于刑與罪疑者皆入金以贖
眚災肆赦怙終賊刑
易曰無妄行有眚眚亦災也眚災者猶曰不幸非其罪也肆縱也春秋肆大眚是也怙恃也終不改也賊害也不幸而有罪則縱舍之恃惡不悛以害人則刑之
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恤憂也
流共工于幽洲
幽洲北裔洲水中可居者
放驩兜于崇山
崇山南裔
竄三苗于三危
三苗缙雲氏之後為諸侯三危西裔
殛鲧于羽山
羽山東裔在海中殛誅死也流放竄皆遷也
四罪而天下鹹服
此四兇族也其罪則莫得詳矣至于流且死則非小罪矣然堯不誅而待舜古今以為疑此皆世家巨室其執政用事也久矣非堯始舉而用之苟無大故雖知其惡勢不可去至舜為政而四人者不利乃始為惡于舜之世如管蔡之于周公也欤
二十有八載帝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徂落死也考妣父母也遏絶也密靜也堯年十六即位七十載求禅試三載自正月上日至崩二十八載凡壽一百一十七歲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月正正月也元日朔日也向告攝今告即位
詢于四嶽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
廣視聼于四方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
十二州之牧所重民食惟是而已
柔遠能迩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
能讀如不相能之能柔懐遠者使與近者相能惇厚也元善也難拒也任人佞人也惇厚其德信用善人而拒佞人則蠻夷服蓋佞人必好功名不務德而勤遠略也
舜曰咨四嶽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采惠疇奮立也庸功也熙光也載事也有能立功光堯之事者當使宅百揆其能信事而順者誰乎
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懋勉也
禹拜稽首讓于稷契暨臯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