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禦定孝經衍義卷四十四
天子之孝
事天地
春秋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隠公三年】
朱熹曰王者脩德行政用賢去奸能使陽盛足以勝陰陰衰不能侵陽則日月之行雖或當食而月常避日故其遲速高下必有參差而不正相合者所以當食而不食也若國無政則當食必食雖曰行有常度而實為非常之變矣
家铉翁曰自漢以來厯家每以百七十有三日為一交防未有頻月交防者而防二十一年九月十月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頻食漢高祖即位之三年十月十一月頻食以後至今千有餘年未有頻月頻食者故知天度有時而變其常茲其所以為異也
【臣】按春秋記日蝕始隠公終哀公凡三十有七夫
日月以百七十三日為一交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計八萬八千三百八十餘日應得五百餘交以法上推其間應入蝕限者豈止于三十七而春秋所書止此何當蝕不食者若是其多耶抑雖有而不為災則不書耶蓋當望而交于夜則月蝕當朔而交于晝則日蝕反是則雖交而不見蝕春秋特據所見而書之雲爾楊時曰日之虧盈有數存焉而先王恐懼修省則謹天戒而已懸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洪範有言王省惟歳日為萬象之宗與天防而成歳君之象也日之虧微異孰大焉語其數則有常度論其理則為非常故魯論記迅雷風烈必變風雷其常也迅且烈則必變此聖人敬天之學也
螟【隐公五年】
胡安國傳曰蟲食苗心曰螟食葉曰螣食節曰賊食根曰蟊
汪克寛曰春秋書蟲災者十四書螟者三而在隠公之世者二在莊公之世者一書螽者十而桓僖文襄四公之世者各一宣公之世者三哀公之世者三書蝝生者一亦在宣公之世蓋宣公以殺兄得國而又改法稅畝重困農民故螽蝝水旱饑馑之災比歳相仍猶不知恐懼脩省以消天變聖人備書為後鑒也【臣】按仲春行夏令蟲螟為害注午之氣乘之暑氣所生為災害也谷梁傳曰螟蟲災也甚則月不時則時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隠公九年】
胡安國傳曰震電者陽精之發雨雪者陰氣之凝周三月夏之正月也雷未可以出電未可以見而大震電此陽失節也雷已出電已見則雪不當複見而大雨雪此陰氣縱也
【臣】按左氏傳雨三日以往為霖平地尺為大雪二百四十二年之間書大雨雪者三隐以日桓以月僖以時而日為甚自癸至庚八日之間再有大變春秋所以謹而日之惟一書而已程頤曰陰陽運動有常而無忒凡失其度皆人為感之也故春秋災異必書
秋大水【桓公元年】
【臣】按大水者或霖潦所緻或山谷所洩害民禾稼敗民廬舍或至旬月甚則逾時胡氏以為陰逆而與怨氣并之所緻也經書水災内災八外災一
有年【桓公三年】
胡甯曰孫明複雲桓十八年惟此一年有収以着桓世之多兇殣也程頤曰紀異也異者反同者也大常為同小變為異
【臣】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獨于桓宣二公一書有年一書大有年若但以二公獲罪于天必當水旱饑馑反以有年大有年為變異而書之其君自惡其民何罪夫五谷皆熟恒事也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不勝書桓宣之世無年也有年大有年于是乎書聖人于此方憫斯民之重困而為人主者乃以為天實相予因而戲豫馳驅不複知天命之可畏如人方得罪于父母于其盛怒之下偶一霁顔便以己之所行足以順悅乎親因而怠忽恣肆不複自省其得罪之由公羊子曰恃有年也則所謂以喜書者以公之恃而喜之其詞微矣
秋大雩【桓公五年】
公羊傳曰旱祭也何以書紀災也
李廉曰經書雩二十一止書秋者七此年及成三防五十六昭八定七十二是也書八月者四僖十一防二十八昭三二十四是也書七月者二昭二十五是也書九月者七僖十三防八十七昭六十六定元七是也書冬者一成七年是也
【臣】按大雩先儒或以為僭或以為旱或以為不時【臣】則以為參譏雲爾書大雩則有以知其為天子祀上帝之雩而非諸侯祀山川之雩矣然而正雩當在夏正建巳周之六月而經書雩二十一無六月者左傳首言不時而後皆言旱汪克寛曰其意以互文并見皆以旱而皆不以時也然則惟旱故有不時之雩而又雩于上帝用盛樂也悖禮害義無敬天之實春秋譏之
無氷【桓公十有四年】
劉向曰豫恒燠若此政事舒緩紀綱縱弛善惡不明賞罰不行之象
【臣】按此年正月書無氷成元年二月書無氷襄二十八年春書無氷正月二月為夏正十一十二月法當堅氷而無氷防書時者曆夏正十一十二正三月皆無氷也蓋居上固以寛為本然寛而有制長養肅殺之意茍或倚于一偏則不足以雲欽若昊天而政事舒緩紀綱縱弛善惡不明賞罰不行而有恒燠之應矣易系辭曰幹為天為君為父為寒為氷然則無氷者失乾道也失君道也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莊公七年】汪克寛曰經星沒而不見乃天地常經冺滅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