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解頤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明 朱善 撰
大雅三
文王首章
此章之意約言之而四句已足惟周公告戒其君言有盡而意無窮故反覆申之其徳之顯即于昭之謂也其命之時即維新之謂也其陟降在帝左右即文王在上之謂也然于昭以言其神而不顯又言其徳何也葢周家天命之新固本于文王之徳尤本于文王之神其徳之顯自其在人者言之也其神之昭自其在天者言之也光于四方顯于西土此其徳之在于人者然也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此其神之在天者然也文王生而其徳昭著既足以膺天命之眷顧沒而其神之昭明尤足以基天命于悠久方其以徳而受命文王與天猶二也及其昭明而在天則文王與天一矣惟其神之昭于天也故周之為國雖舊而周之受命則新斯命也非文王一人之命乃周家一代之命也其神之在天相與為無窮則其命之在後嗣亦相與為無窮文王之神即天之神也上帝之命即文王之命也上帝之陟降無一時而不監于人文王之陟降無一時而不同于帝則為後王者豈可謂天之高高在上而不吾察文王之神杳防恍惚而不吾知哉此章雖不言畏敬而不可不敬畏之意隠然已見于言外矣
二章
亹亹猶勉勉自聖人言之則純亦不已之謂也惟其徳之不已故其令聞亦不已惟其令聞之不已故天命之亦不已由其身以及其子由其子以及其孫而又及于無窮使其本宗百世而為天子支庶百世而為諸侯則可謂盛矣而又以為有是君不可無是臣也故又及其臣子使凡周之士其傳世亦無不顯者焉此詩言不顯者三有周不顯自聖人言之也不顯亦世與世之不顯自臣子言之也上章以徳言此章以世言惟其徳之顯是以其傳世亦顯也上章言文王之徳之神此章以下専言徳者周公告戒成王固欲其法先王之顯徳保上天之顯命非但欲其求之窈防恍惚而已也
三章
翼翼者勉敬之謂勉即文王之亹亹也敬即文王之緝熙敬止也文王之徳莫盛于此故文王之臣子亦無不取法于此而有是勉敬焉勉則能自強而不息敬則能主一而無适以之為已而身以修以之事君而國以治其謀猷如此宜其傳世之無不顯矣故又歎美之曰美哉此衆多之賢士而生于此文王之國也以多士而生王國謂非天命之保佑不可以王國而克生此多士謂非聖化之造就不可由天命之保佑而多士以生由聖化之造就而王國克生則信乎足以為周之桢幹矣牆非幹無以立國非人無以一此濟濟然之多士乃文王之所賴以安也
四章
穆穆者深逺之容着于外敬者戒懼之意存于中外深逺而内戒懼則表裡之如一既緝續而又熙明則始終之無間此文王之敬所以與天合徳也文王之受天命以其敬也商纣之失天命以其不敬也文王惟不已其敬是以大命集焉商纣惟不已其惡是以大命去焉天命之去就既殊則天位之隆替亦異而啇之孫子遂臣服于周矣雖有子孫千億之衆其若天命何哉
五章
膚敏以言其才之美裸将以言其職之共黼冔以言其服之常以商之士而服商之服若不改昔日之舊也然以其膚敏之才而奔走于周王之廟則今日之命非複昔日之命矣于是呼王之荩臣而告之曰得無念爾祖文王之徳乎使爾而不念厥祖則将墜厥緒而爾之臣子又将服周之服而助祭于他人矣荩者忠愛之笃惟其忠愛之笃是以欲其監戒之深也
六章
此章言法先王而修徳配命則福自我求若此其易也不法先王而修徳配命則失衆失國又若彼其難也為後王者可不以文王為法而以商為監哉
七章
遏爾躬者商後王之所以自絶于天也宣昭義問者商先王之所以克配上帝也二者不可不折之于天然上天之事無聲臭之可聞孰得而測之哉惟取法于文王則法其緝熙之敬而上有以得天心法其亹亹之誠而下有以得人心萬邦且作而信之矣我将之頌曰畏天之威畏天即所以畏文王也又曰儀式刑文王之典法文王即所以法天也天與文王一也
大明首章
天果不可信乎在下者有明明之徳則在上者有赫赫之命未嘗不可信也天果可信乎夏有昬徳而商受之商有昬徳而周受之其去就無常又未嘗必可信也惟天之不可信此為君之所以不易也纣居天位為殷之正适而乃使之不得挾四方而有之者葢天命未絶則為天子天命既絶則為獨夫故也
二章
由父母家言之則曰來嫁由夫家言之則曰嫔于京維徳之行者王季以明徳而治乎外大任以淑徳而治乎内幹健而坤順陽唱而隂和其志意無不同也有王季以為之父有大任以為之母此文王之所以聖也有文王以為之父有大姒以為之母此武王之所以聖也
三章
聖人之徳敬為大泛言之而為徳切言之而為敬敬者徳之輿也無敬則徳不行聖人之敬上與天心合下與人心合故以之事天非有心以求福也而自足以來多福以之治人非有心于求媚也而自足以受方國其徳之不回即其心之敬者為之也使此心之敬有一毫之空阙一息之間斷則不可謂之不回矣
四章
天命必有所厭也而後有所集以六百年之商将欲革其命而新之非監視之久而眷顧之深夫固不輕集也天命既集于文王則文王之配豈人力之所能為哉洽水之陽渭水之涘有聖女焉天實拟之以為聖人之配也而天命之集于周益可信矣
五章
伣天之妹言其猶天之女也納币為昬禮之始親迎為昬禮之成文定厥祥敬其始也親迎于渭敬其終也造舟為梁重其事也不顯其光賛美之詞也
六章
有大任以為之母有大姒以為之婦故謂之纉言女徳之有繼也既生文王于前又生武王于後故謂之笃言天命之匪懈也其伐商也上以順乎天下以應乎人故謂之燮言其無慚徳也
七章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言處天下之大變當天下之大任當一以天命行之不可置毫髪私意于其間彼以人之衆寡事之成敗存于念慮者皆所謂私意也武王無是也而必雲爾者以見牧野之事天命之所不容釋人心之所不容拒而非武王之得已雲爾
卒章
此章述牧野之事然言其檀車之煌煌而已不及乎矛防之利則是無待于擊刺也言其驷騵之彭彭而已不及乎弓矢之良則是無待于貫革也言尚父之鷹揚而已不及乎徒禦之衆則是無待于選鋒陷陣之勇也所以然者殷周之不敵久矣孔子曰仁不可為衆孟子曰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皆此意也防朝清明所謂一戎衣而天下定也
緜首章
案朱氏曰厥初生民自後稷始入此室處在邠公時已然此雲爾者生民之詩是推始祖所自出緜詩首章是見民人所自來姜嫄生後稷建邦分土之由也稷封于邰而不窋竄去自有邰廢而周無民矣漆沮之豳又周之民人始生之地也夾皇遡過雖未已有宮室但穴處乃豳地所不能無謂之未有室家何怪哉況詩意主事大王肈基王迹文王克成厥勲以二王始終之者見在豳而小遷岐而大矣
三章
内則言婦養舅姑公食禮言君侍于臣皆以堇則堇乃美菜也七月言食農夫以荼則荼乃苦菜也周原之所膴膴然肥美所生堇荼皆甘如饴則苦者亦甘矣于是大王始以為可遷謂謀及乃心也又謀之于衆謂謀及卿士庶人也又契龜而蔔之謂謀及蔔筮也龜兆告吉乃告其民曰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則大王之遷豈其然而已哉
五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司空之職也故先召之緻衆庶令徒役司徒之職也故次召之定其位處揆其基地使不失其繩直此司空立室家之事也既正則束版以築築訖複升下而上以相承載此司徒命徒役之事也
六章
上章言作宗廟此章言治宮室也築牆之時取土而實之于器者其衆則陾陾然牆上之人受而投之于版者其聲則薨薨然既投之則從而築之其聲登登而相應也牆成而重複削治之其聲則馮馮然堅也五版為堵百堵同時而并興言民皆樂事勸功競欲緻力其間雖鼛皷不能勝而止之見大王之得人心也
七章
臯門曰有伉自外觀之而見其高也應門曰将将自内觀之而見其嚴正也冡土曰戎醜攸行固将于此乎起大事動大衆非苟安于卑近而已也
八章
大王之去邠避玁狁之難也及其至岐則又有昆夷之愠焉昆夷之愠患之自外至者也内治之修政之由中出者也自外至者聖賢之所不能必由内出者聖賢必加勉焉葢君子創業垂統為其可繼者而已若夫成功則固有天命存焉然積累之既久培植之既厚至于木拔道通則屈不終屈而必于伸晦不終晦而必于顯昆夷之竄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九章
虞芮之質成是訟獄者不之商而之文王也歸者四十餘國是朝觐者不之商而之文王也文王之徳其孚于人也久矣至是而始動其興起之勢者譬之弩機之既張是惟無發發則沛然而不可禦矣詩人推本言之以為是雖文王之徳之盛而亦由此四臣之助而然葢舜之徳雖非五臣之所能及而非五臣則亦無以佐其治也文王之徳雖非四臣之所能及而非四臣則亦無以宣其化也書亦曰無能往來茲迪彛教文王蔑徳降于國人知此則知文王得人之盛而人才之為聖化之助亦大矣或者乃謂文王之化非四臣之所能為豈不異哉
棫樸首章
艽艽棫樸則薪之槱之矣薪以燎之所以緻其用于今日槱以積之所以儲其用于後日也濟濟辟王則左右趣之矣左右使今之人固無不于此乎趣向左右輔弼之人又無不于此乎趣向也
三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上章言人心之趣向見于祭祀之時此章言人心之趣向見于征伐之日也
四章
倬彼雲漢則為章于天矣言天道之大而有以成其文也周王壽考而豈不作人乎言聖壽之久而有以成其化也
五章
追者所以美乎金之文也琢者所以美乎王之文也旣追之而又琢之則所以美其文者至矣金者所以全其可追之質也玉者所以全其可琢之質也既金之而又玉之則所以美其質者至矣勉勉者誠之存乎中也綱紀者治之着于外也既勉矣而又勉焉則所以綱紀乎四方者至矣
旱麓二章
玉瓉之瑟然則必有黃流以注之器之美者味亦美也豈弟之君子則必有福祿以下之徳之盛者福亦盛也
三章
鸢飛而戾天魚躍而于淵物之囿于氣者有自然之機也豈弟君子而何不作人乎人之囿于徳者有自然之化也
五章
瑟彼柞棫不期于民之燎也而民自不能以不燎言物之盛者必為人所用也豈弟君子不期于神之勞也而神自不能以不勞言徳之盛者必為神所福也
棫樸旱麓總論
棫樸旱麓詠文王之徳必曰豈弟何也葢豈焉而樂弟焉而易此見文王之徳同一泰和元氣之流行而于其燕居之時有春生而無秋殺有陽舒而無隂慘此所以能作興天下之材綱紀天下之治不惟有以斂是福于一身尤必有以敷是福于庶民也論語記夫子燕居之容曰申申夭夭申申者其容舒夭夭者其色愉即豈樂弟易之謂也知文王則知夫子矣知夫子則知文王矣噫此文王夫子所以為安而行之之聖而非賢者之所可企及欤
思齊首章
此荘敬之大任乃文王之母謂文王生于大任而大任有荘敬之徳則文王之聖敬其氣禀有自來矣大任上能緻孝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