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解頤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五事之徳也肅乂哲謀聖五徳之用也恭則無不敬故肅謂其能嚴整也從則無不順故乂謂其有條理也明則無不見故哲謂其能察于事也聰則無不聞故謀謂其能度于義也睿則通乎微故聖謂能無不通也有是五者則以之修身而身修以之治國而國治然王不能用則雖有是善且不能以自存将如泉流之不反而淪陷以至于敗也
小宛首章
鸠之飛非可以戾天也而猶有時乎戾天人之貴本可以為善也而豈能不念昔之先人乎鸠之翰飛戾天勉而為高也我之有懷二人勉而為孝也勉而為孝則無所往而不善庶可以免于禍矣此兄弟相戒之意也
二章
齊則整肅聖則通明整肅者必不以酒而喪儀通明者必不以酒而敗徳此所以能溫恭自持以勝也彼昬不知者反是吾兄弟安可以不敬乎敬則天命為可保不敬則天命為難恃其戒深逺矣
三章
中原有菽而庶民采之斯庶民之有矣螟蛉冇子而蜾蠃負之斯蜾蠃之似矣吾兄弟其可不思所以善其身不思所以教其子乎善其身所以繼吾親也教其子所以繼吾身也物之在外也猶可采而有之況性善本吾心之所有乎物之不似也猶可負而化之況子之性亦吾之性乃其本似者乎為此詩者其于保身于教子可謂兩得矣
四章
脊令之且飛且鳴其勢之不能以已也我兄弟之日邁月征亦其情之不能以已也夙興夜寐各務努力以求無忝于先人可也天之密運聖人之不已君子之自強皆此意也而此詩及之其亦有得于聖賢之學也欤
小弁首章
民莫不谷謂其皆有父母之親兄弟之懿也我獨于罹謂得罪于父子兄弟之間皆不能以保其樂也子以父為天父之不吾愛即天之不吾與也何辜于天我罪伊何自責不知已有何罪而不見愛于父也心之憂矣雲如之何此詩本叙其哀痛迫切之情故以憂之一字為一篇之綱領下章凡七言之
二章
此章憂之一字凡三言之惄焉如憂之而至于痛也維憂用老憂之而至于衰也疢如疾首憂之而至于病也
三章
父猶天也母猶地也何所瞻而非父乎尊之至也何所依而非母乎親之至也毛者膚體之餘自其外者言之也裡者心腹之間自其内者言之也生之膝下一體而分而父母之不我愛也豈我外焉不連屬于父母之毛内焉不附麗于父母之裡乎無所歸咎則歸之于天曰豈我生時不善哉而何為使我至此極也
四章五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言其泛然而無所止也譬彼壞木疾用無枝言其孑然而無所附也心之憂矣不遑假寐歎已之不遑安也心之憂矣甯莫之知歎人之莫吾恤也
六章
物之與我同生而異類者也而兔之走尚有哀而先脫之者人之與我同類而相踈者也而人之死尚有哀而掩藏之者葢皆不忍之所發也若骨肉之親本同一氣冝無所不用其愛也而信讒棄逐曾投兔死人之不如則王之秉心亦忍矣是以心憂而涕隕心憂則哀痛之發乎中涕隕則哀痛之形于外也
七章
讒者之言未必遽可信骨肉之親未必遽可棄使王而加惠愛焉則猶有恻隠之心也使王舒徐究察之焉則猶有是非之心也今于我則不加愛是無複恻隐之萌矣又信之而不加察是無複是非之辨矣無恻隐之心不仁也無是非之心不知也惟其不知也故人之有罪者則舍之而不問惟其不仁也故我之無罪者則加之而不恤則其窮困亡聊亦甚矣
總論
小弁之詩處父子之變白華之詩處夫婦之變聖人備録于經所以着周室禍敗之由又以見天理民?之不容泯也然嘗考之小弁之詩其前六章皆興白華之詩其八章皆比小弁之辭婉而切猶有望之之意處父子之間則然也白華之詩簡而莊不無責之之意處夫婦之間則然也小弁之詩其哀痛迫切之意具于首章其下不過自此而推之耳舜之怨怨已之不得乎親小弁之怨怨親之不容乎已雖所怨不同然以孟子之言推之親之過大而不怨則是恝然無情也恝然無情者視其親猶路人也其為罪不愈大乎冝臼巾人之資聖人亦姑取其一節之可觀耳固不敢以大舜之事望之也
巧言二章
涵者受之而不察信者聽之而不疑受之而不察此亂之所由以生聽之而不疑此亂之所由以成也怒防則亂斯沮而怒防固非優柔不斷者之所能也用賢則亂斯已而用賢固非昬昧不明者之所克也
三章
屢盟将以要言于神而神實弗福則亂安得而不長乎信盜将以肆虐于民而民用胥怨則亂安得而不暴乎味之甘者雖可食而或積毒以喪身言之甘者雖可恱而或緻亂以喪國苟味其言之甘而忘其毒之慘則亂安得而不進乎且彼防人亦何能為哉其職之不共其責之不任亦徒以為王之病而已可不戒哉
四章
寝廟之奕奕者惟君子為能作之以其法之定也大猷之秩秩者惟聖人為能莫之以其徳之盛也以興他人之有心亦惟我為能度之以其鑒之明也狡兔之走疾矣而遇犬則其迹無所逃防人之言巧矣而遇明哲則其情無所遁亦何益之有哉
五章
詳審而不暴質實而無僞此君子之所謂碩言也其出于口冝矣阿徇以為容逄迎以為恱此小人之所謂巧言也而豈可出于口哉自君子觀之不勝其可恥而小人之處此則顔厚而不以為愧也亦何望其能擴充羞惡之心而為不可勝用之義哉
六章
言此防人所居之卑所禀之微惡疾之多而徒衆之寡非特以賤惡其人亦以見其本易驅除特王不悟而不能去之耳是可歎也
何人斯五章六章
壹者之來雲何其旴望之切也壹者之來俾我祗也恱之深也未見而望之切既見而恱之深我之所以待彼者其故舊之情自若也而彼之所以待我者乃獨異于平時何也反覆委曲言之而防者之情愈無所遁矣
七章
伯仲以喻其心之親壎篪以喻其聲之和如貫以喻其事之聮如是而猶曰不我知也則出此三物以詛之可也
巷伯一章二章
萋斐以成貝錦喻防人者能因細小而飾成大罪也哆侈以成南箕喻防人者能因疑似而構成實罪也始則以小而成大終則以虛而為實此防人者所以能傾人之家國也
三章
緝緝者如麻之績繼續而不已也翩翩者如鳥之飛往來而自得也谮之初行既以不信而加諸人言之不愼亦将以不信而責于汝戒之也
四章
捷捷而儇利則非若讷者之遲鈍矣幡幡而反覆則非若木者之質樸矣好谮之初固為汝之受好谮不已又将于汝乎遷亦戒之之辭也
六章
投畀豺虎欲其食之也而豺虎不食則物之所不取也投畀有北欲其受之也而有北不受則地之所不載也
【阙】 惡哉其必有以制之矣
蓼莪首章
此詩諸儒皆以為興至集傳直以為比而其義始明凱風之子以棘自比棘固木之賤者也蓼莪之子以蒿自比蒿固草之賤者也凱風以已非美材故念母氏養我之劬勞則自責以期親之悔悟也蓼莪以已非美材而念父母生我之劬勞則父母已沒矣不過重自哀傷而已
末章
民莫不谷我獨何害者言民莫不有父母而我獨遭此闵兇也民莫不谷我獨不卒者言民莫不有父母而我獨不得終養也夫孝子行役不得以養其父母而形于歎詠者如陟岵鸨羽皆是也而蓼莪之詩獨使人誦之者流涕嗚咽而不能止何也曰陟岵鸨羽思念于父母尚存之日蓼莪之詩感傷于父母既沒之後父母尚存則雖曠廢于今日而猶幸來日之可繼也雖濶略于此時而猶幸他時之可補也則是猶有望也若父母之既沒則魂不可以複返神不能以永存容貌之不可以複見音響之不可以複聞雖有廿防無所奉之也雖有輕暖無所衣之也念生育之艱思顧複之勤罔極之恩既不可得而報則無涯之悲亦孰得而止之哉此蓼莪之所以作也噫彼父母俱存者猶未知是詩之悲也若父母既沒誦是詩而不三複流涕者是亦非人子也
大東三章
薪所以供爨必收蓄之而後可用若浸之于寒冽之泉則濕腐而不可爨矣民所以為國必撫字之而後可用若困之以暴虐之政則窮悴而不能勝矣吾所以契契憂苦寤寐而不忘永歎者正以哀我東國勞苦之人也然則如之何薪之既獲則必載而蓄之然後可爨也民之既勞則必其休而息之然後可用也
四章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則雖以公子之貴而奔走往來其賤者可知也西人之子而粲粲衣服熊罴是裘則貧窭者且轉而富矣複百僚之是試則卑賤者且轉而貴矣别舟人私人言之者舉卑賤以見其餘也
五章
酒之厚也而不以為漿佩之鞙也而不以為長其出之也甚艱其視之也甚賤葢羣小得志其意氣驕溢類如此然則貧富勞逸之不均吾将曷愬哉亦惟愬之于天而已漢之有光其亦能監視我也邪織女之七襄其亦能成文章以報我也邪其辭之婉而不迫如此詩人之忠厚亦可見矣
四月總論
此詩或以為行役或以為憂亂以詩考之由夏而秋由秋而冬則見其經厯之乆由西周而南國由豐鎬而江漢則見其跋涉之逺此行役之證也父母先祖胡甯忍予則無所歸咎之辭亂離瘼矣奚其适歸則無所逃避之辭此憂亂之證也專以為行役則先祖匪人之怨其辭過于深專以為憂亂則滔滔江漢之詠其辭過于逺然則是詩也葢大夫行役而憂時之亂懼及其禍之辭也
北山總論
大東言賦斂之不均北山言役使之不均賦斂之不均則諸侯怨役使之不均則臣子怨夫臣之于君不擇事而安之所以為忠也而不免于怨何也葢怨生于彼此之相形者也吾方盡瘁而彼則居息之燕燕吾方劬勞而彼則呌号之不知吾方畏咎而彼則飲酒以湛樂此勞與逸之相形也彼且息偃在牀而吾則征行之不已彼且栖遲偃仰而吾則鞅掌于王事彼且出入風議而吾則靡事之不為此親與踈之相形也均之為臣子也彼以其逸我以其勞彼若是其相親吾若是其相逺吾獨非人也邪大東之詩亦然東人之貴者勞西人之賤者逸東人之富者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