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哀公問
關燈
小
中
大
哀公問于孔子說:“大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為什麼态度是那樣地恭敬?”孔子回答說:“我孔丘隻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資格來談論禮。
”哀公說:“不要客氣。
請您一定講一講。
”孔子說:“本人聽說:人活這一輩子,最要緊的就是禮。
沒有禮,就無法按照一定的規矩敬奉天地之間的鬼神;沒有禮,就無法辨明君臣、上下、長幼的地位;沒有禮,就無法區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間的親屬關系,以及姻親、朋友之間交情的厚薄;因此之故,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就态度十分恭敬。
然後才盡其所能來教導百姓,使他們不失時節地按禮行事。
有了成效,然後再講究什麼樣的人使用什麼樣的宮室雕刻、用什麼樣的族旗、穿什麼樣的禮服,以區别尊卑上下等級的不同。
百姓既都順從君子的領導,然後給他們講解喪葬之禮,使他們準備好鼎姐之類的祭器,準備好豬肉幹肉之類的祭品,修建宗廟,逢年過節,虔敬地按時祭祀,并借以排好族人的輩分。
此後,就教導他們在合适的地方安居,穿适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住的房子不要太高大,乘的車子不要雕飾什麼圖案,用的器物不要雕飾什麼花紋,吃飯也不要太講究,不但教導百姓如此,君子自己也不能奢侈,以與民同利。
從前的君子就是這樣行禮的。
” 哀公聽了這話就問道:“現在的君子為什麼不這樣作呢?”孔子說:“現在的君子,好色之心滿足不了,品行惡劣而不知自律,荒淫怠惰傲慢,搜刮民财而沒有限制,強奸民意而征伐有道之國,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擇手段。
從前的君子對百姓是按照前一段話去做,現在的君子卻是按照後二段話去做,所以說,現在的君子是不講究禮的呀!'' 孔子陪坐在哀公身邊。
哀公問道:“請問,在做人的所有道理之中,哪一條最重要?”孔子聽了以後肅然動容地回答道:“您問到這句話,真是百姓的福氣。
所以雖然我知道得很少也敢于不加謙讓地回答:在做人的道理中,‘政’這一條最重要。
” 哀公問道:“請問什麼叫做‘為政’?'’孔子回答說:“所謂政,就是‘正’的意思。
國君自身正,那麼老百姓也就跟着正了。
國君的所作所為,就是老百姓的榜樣。
國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會去做。
”哀公又問:“請問應該怎樣去為政呢?”孔子回答道:“夫婦有别,父子相親,君臣相敬,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着做好了。
”哀公說:“寡人雖然不肖,卻很願意聽一聽做好這三件事的辦法。
可以講一講嗎?”孔子回答說:“古人的為政,把愛護他人看得最重要。
要做到愛護他人,禮最重要。
、一要做到禮,敬最重要。
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
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大昏的曰子來到,‘要戴着禮帽穿着禮服親自去迎娶,這是表示親她的意思。
所謂親她,實質上就是尊敬她。
所以君子以尊敬為親,抛開尊敬也就是抛開了親。
沒有愛也就沒有親,沒有敬也就沒有正。
愛與敬,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問題吧!” 哀公說:“寡人想插問一句話。
戴着禮帽穿着禮服去親自迎娶,這是不是顯得太隆重了?”孔子肅然動容地回答說:“大昏是為了撮合兩家的好事,傳宗接代,以繼承先聖的事業,以
”哀公說:“不要客氣。
請您一定講一講。
”孔子說:“本人聽說:人活這一輩子,最要緊的就是禮。
沒有禮,就無法按照一定的規矩敬奉天地之間的鬼神;沒有禮,就無法辨明君臣、上下、長幼的地位;沒有禮,就無法區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間的親屬關系,以及姻親、朋友之間交情的厚薄;因此之故,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就态度十分恭敬。
然後才盡其所能來教導百姓,使他們不失時節地按禮行事。
有了成效,然後再講究什麼樣的人使用什麼樣的宮室雕刻、用什麼樣的族旗、穿什麼樣的禮服,以區别尊卑上下等級的不同。
百姓既都順從君子的領導,然後給他們講解喪葬之禮,使他們準備好鼎姐之類的祭器,準備好豬肉幹肉之類的祭品,修建宗廟,逢年過節,虔敬地按時祭祀,并借以排好族人的輩分。
此後,就教導他們在合适的地方安居,穿适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住的房子不要太高大,乘的車子不要雕飾什麼圖案,用的器物不要雕飾什麼花紋,吃飯也不要太講究,不但教導百姓如此,君子自己也不能奢侈,以與民同利。
從前的君子就是這樣行禮的。
” 哀公聽了這話就問道:“現在的君子為什麼不這樣作呢?”孔子說:“現在的君子,好色之心滿足不了,品行惡劣而不知自律,荒淫怠惰傲慢,搜刮民财而沒有限制,強奸民意而征伐有道之國,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擇手段。
從前的君子對百姓是按照前一段話去做,現在的君子卻是按照後二段話去做,所以說,現在的君子是不講究禮的呀!'' 孔子陪坐在哀公身邊。
哀公問道:“請問,在做人的所有道理之中,哪一條最重要?”孔子聽了以後肅然動容地回答道:“您問到這句話,真是百姓的福氣。
所以雖然我知道得很少也敢于不加謙讓地回答:在做人的道理中,‘政’這一條最重要。
” 哀公問道:“請問什麼叫做‘為政’?'’孔子回答說:“所謂政,就是‘正’的意思。
國君自身正,那麼老百姓也就跟着正了。
國君的所作所為,就是老百姓的榜樣。
國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會去做。
”哀公又問:“請問應該怎樣去為政呢?”孔子回答道:“夫婦有别,父子相親,君臣相敬,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着做好了。
”哀公說:“寡人雖然不肖,卻很願意聽一聽做好這三件事的辦法。
可以講一講嗎?”孔子回答說:“古人的為政,把愛護他人看得最重要。
要做到愛護他人,禮最重要。
、一要做到禮,敬最重要。
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
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大昏的曰子來到,‘要戴着禮帽穿着禮服親自去迎娶,這是表示親她的意思。
所謂親她,實質上就是尊敬她。
所以君子以尊敬為親,抛開尊敬也就是抛開了親。
沒有愛也就沒有親,沒有敬也就沒有正。
愛與敬,大概就是為政的根本問題吧!” 哀公說:“寡人想插問一句話。
戴着禮帽穿着禮服去親自迎娶,這是不是顯得太隆重了?”孔子肅然動容地回答說:“大昏是為了撮合兩家的好事,傳宗接代,以繼承先聖的事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