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檀弓下
關燈
小
中
大
離開魯國,對顔淵說:“臨别之際,你有什麼話送我呢?”顔淵說:“我聽說,要離開故國,應該先到祖墳上哭某一番再動身;返回故國,就不必哭了,隻要到墳上巡視一圈就可以入城。
”說罷,顔淵又對子路說:“您給我留下什麼話讓我安身無咎呢?”子路說:“我聽說,經過墓地就應憑轼緻敬,經過社壇就應下車緻敬。
” 工尹商陽和陳棄疾同乘一輛戰車追趕吳軍,很快地就追上了。
陳棄疾對工尹商陽說:“我們可是肩負着國王的使命,您現在可以把弓拿在手裡了。
”工尹商陽這才握弓在手。
陳棄疾又對他說:“您可以向敵人放箭了!”工尹商陽這才射了一箭,射死一人,然後把弓又裝入袋子。
又追上了敵人,陳棄疾又對他說了以上的話,工尹商陽這才又射殺了二人。
每射殺一人,他都閉上眼睛,不忍心看。
他讓駕車的停止追趕,說:“我們都是朝見國君沒有座位,國君設宴沒有席位的賤士,殺死三個敵人,也完全可以交差了。
”孔子說:“就是在殺人時,也還是有禮節的。
” 諸侯聯合起來讨伐秦國,曹宣公在聯軍會合時去世。
諸侯要求按照禮節為曹君飯含,而曹人卻讓諸侯為曹君的屍體穿衣。
魯襄公到楚國訪問,正碰上楚康王去世。
楚人說:“請魯君務必為康王的屍體穿衣。
”魯國方面回答:“這樣做是違禮的。
”楚國方面堅持非這樣做不可,于是襄公就讓巫先用桃枝在靈樞上來回拂拭,以祛除兇邪,而後才為屍體穿衣。
楚國人一看這是君臨臣喪之禮,後悔也來不及了。
滕成公去世,魯國派子叔敬叔去吊喪,并且呈交魯君慰間的禮品單,又派子服惠伯作他的副手。
到了滕國郊外,正碰上惠伯的叔父鰓伯的忌日,敬叔就想改日進城。
惠伯說:“我們來吊喪是公事,不可因為叔父的私忌就耽誤公事。
”于是就進城了。
贅尚出葬親人,魯哀公派人去吊喪,在半道上碰着了,贅尚就讓開道,在地上畫了一個殡宮的平面圖,然後就位接受慰間。
曾子說:“贅尚的這種作法,還不如祀梁之妻的作法懂禮呢。
齊莊公派人從狹路襲擊營國,祀梁死于戰場。
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靈樞,哭得十分悲傷。
齊莊公派人去慰問她,她說:‘如果君的臣子祀梁有罪,就應該在市朝陳屍示衆;把他的妻妾也抓起來。
果君的臣子祀梁無罪,那麼我們還有一所先人留下的破宅院,以在那裡舉行吊禮。
像現在這樣在半道上吊喪,我可不敢勞您的大駕。
”, 在辦哀公的少子簿的喪事時,魯哀公想在殡車上加上隻有天子、諸侯才可使用的撥,問有若是否可以。
有若說:“當然可以了。
您的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大夫還使用撥呢,您的兒子有何不可。
”顔柳說:“天子的殡車,是車轅上畫着龍,車周圍又積木似停,再加上覆棺的罩子;諸侯的殡車,隻加上棺罩。
因為他們的殡車是榆木做的,很沉重,所以才特地設撥拉車。
三家大夫不敢用天子、諸侯的殡車,卻又使用了隻有天子、諸侯才可使用的撥,這是盜用天子、諸侯之禮又走了樣,您何必效法他們呢?” 悼公的母親去世了,哀公為她服齊衰。
’有子感到奇怪,就帶有諷刺的口吻問道:“為妾服齊衰,這符合禮的規定嗎?”哀公說:“我這也是沒有辦法呀!魯國人都把她看成是我的妻子。
” 季子臯埋葬他的妻子時,踏壞了他人田地裡的禾苗,申祥把情況告訴了他,并且說:“建議賠償人家。
”子臯說:“孟氏不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責備我,朋友也不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抛棄我,由于我是本邑的長官,就算我同意賠償,買路而葬,隻怕此例一開,後人難以照辦呀。
” 已經擔任一定官職而尚未領取傣祿的人,如果國君送東西給他,不能說是“賜”,而要稱作“獻”;使者向他傳達君命,還得稱國君為“寡君”;如果離開該國而國君去世了,他也不必為國君服喪。
從虞祭開始才設屍,才幾案、席子齊備。
卒哭以後才開始諱稱死者之名,因為以活人對待他的禮到此結束,而以鬼神對待他的禮從此開始。
在卒哭過後,宰夫就手搖木铎在宮中高聲宣布二,'i日的名諱已經取消了,新的名諱已經開始了。
”從路門一直喊到庫門。
兩個字的名,不必都避諱。
例如,孔夫子的母親名叫“微在”,說“在”字時就不再說“微”,說“微”字時就不再說“在”。
軍隊打了敗仗,國君要率領群臣頭戴搞冠到庫門外痛哭。
回來報告戰敗消息的車上的戰士都不應把武器裝入袋中,以表示還要報仇雪恨的決心。
如果宗廟被燒毀了,就要哭三天。
所以《春秋》上說:“新建的宗廟失火了,成公哭了三夫。
” 孔子從泰山旁邊路過,看見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傷心,就停下了車,俯身憑轼專注地傾聽。
然後讓子貢去問那位婦人:“聽您的哭聲,好像接二連三遭到不幸似的。
”婦人住了哭聲回答道,“不錯。
過去我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最近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夫子問道:“那麼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答道:“因為此地沒有繁重的搖役和賦稅。
”夫子對學生們說。
“你們要記住,繁重的搖役和賦稅,比老虎還要厲害阿!” 魯國有個叫周豐的人,魯哀公帶了見面禮要去拜訪他,周豐禮貌地表示不剪當。
哀公說:“我豈能就此拉倒嗎?”于是就派人去請教,說:“有虞氏并未教導百姓誠信而百姓卻誠信他,夏後氏并未教導百姓敬重而百姓卻敬重他,他們用的什麼辦法才讓老百姓做到了這一步呢?”周豐回答說:“在廢墟墳墓當中,你不教導百姓悲哀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悲哀。
在社櫻宗廟之中,你不教導百姓肅敬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肅敬。
殷人盛行立誓,而百姓卻開始背叛;周人盛行會盟,而百姓卻開始起疑。
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禮義忠信誠厚之心對待百姓,雖執意把百姓團結到一起,百姓難道就不會離散嗎?” 力、喪事花錢,無論如何不能打出賣祖居的主意。
為喪事憔悴,無論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依托之處,後者則是擔心斷了香火前者是擔心祖宗的神靈沒有 延陵季子到齊國訪間,在回國的路上,他的大兒子死了,就準備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間。
孔子說:“延陵季子是吳國最懂得禮的人。
”于是就前往觀摩延陵季子如何操辦葬禮。
隻見墓坑的深度還沒掘到有泉水的地方,斂時用的也是平時穿的衣服。
下葬以後又積土成墳,墳的寬度長度正好和墓坑相當;墳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墳頂。
積土成墳之後,他袒露左臂,向左繞着墳頭轉了三圈,并且一邊号哭一邊高喊:“骨肉又回歸土地,這是自然的規律。
至于神魂精氣,那是無所不在的,無所不在的。
”這樣做過以後就又重新上路了。
孔子說:“延陵季子的做法,應該是合乎禮的吧。
” 鄭婁在為定公辦喪事時,徐國國君派容居來吊喪,并行飯含之禮。
容居以天子所遣使者的口氣說道:“敝國國君派我來跪着行飯含之禮,緻送侯爵所含的玉璧。
現在請讓我來行飯含之禮。
”鄭婁的接待人員說:“勞駕各國諸侯屈尊來到敝國,如果派臣子來,我們就以臣禮相待;如果國君親來,我們就以君禮相待。
派來的是臣子卻企圖得到國君的禮遇,這是從來沒有的事。
”容居
”說罷,顔淵又對子路說:“您給我留下什麼話讓我安身無咎呢?”子路說:“我聽說,經過墓地就應憑轼緻敬,經過社壇就應下車緻敬。
” 工尹商陽和陳棄疾同乘一輛戰車追趕吳軍,很快地就追上了。
陳棄疾對工尹商陽說:“我們可是肩負着國王的使命,您現在可以把弓拿在手裡了。
”工尹商陽這才握弓在手。
陳棄疾又對他說:“您可以向敵人放箭了!”工尹商陽這才射了一箭,射死一人,然後把弓又裝入袋子。
又追上了敵人,陳棄疾又對他說了以上的話,工尹商陽這才又射殺了二人。
每射殺一人,他都閉上眼睛,不忍心看。
他讓駕車的停止追趕,說:“我們都是朝見國君沒有座位,國君設宴沒有席位的賤士,殺死三個敵人,也完全可以交差了。
”孔子說:“就是在殺人時,也還是有禮節的。
” 諸侯聯合起來讨伐秦國,曹宣公在聯軍會合時去世。
諸侯要求按照禮節為曹君飯含,而曹人卻讓諸侯為曹君的屍體穿衣。
魯襄公到楚國訪問,正碰上楚康王去世。
楚人說:“請魯君務必為康王的屍體穿衣。
”魯國方面回答:“這樣做是違禮的。
”楚國方面堅持非這樣做不可,于是襄公就讓巫先用桃枝在靈樞上來回拂拭,以祛除兇邪,而後才為屍體穿衣。
楚國人一看這是君臨臣喪之禮,後悔也來不及了。
滕成公去世,魯國派子叔敬叔去吊喪,并且呈交魯君慰間的禮品單,又派子服惠伯作他的副手。
到了滕國郊外,正碰上惠伯的叔父鰓伯的忌日,敬叔就想改日進城。
惠伯說:“我們來吊喪是公事,不可因為叔父的私忌就耽誤公事。
”于是就進城了。
贅尚出葬親人,魯哀公派人去吊喪,在半道上碰着了,贅尚就讓開道,在地上畫了一個殡宮的平面圖,然後就位接受慰間。
曾子說:“贅尚的這種作法,還不如祀梁之妻的作法懂禮呢。
齊莊公派人從狹路襲擊營國,祀梁死于戰場。
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靈樞,哭得十分悲傷。
齊莊公派人去慰問她,她說:‘如果君的臣子祀梁有罪,就應該在市朝陳屍示衆;把他的妻妾也抓起來。
果君的臣子祀梁無罪,那麼我們還有一所先人留下的破宅院,以在那裡舉行吊禮。
像現在這樣在半道上吊喪,我可不敢勞您的大駕。
”, 在辦哀公的少子簿的喪事時,魯哀公想在殡車上加上隻有天子、諸侯才可使用的撥,問有若是否可以。
有若說:“當然可以了。
您的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大夫還使用撥呢,您的兒子有何不可。
”顔柳說:“天子的殡車,是車轅上畫着龍,車周圍又積木似停,再加上覆棺的罩子;諸侯的殡車,隻加上棺罩。
因為他們的殡車是榆木做的,很沉重,所以才特地設撥拉車。
三家大夫不敢用天子、諸侯的殡車,卻又使用了隻有天子、諸侯才可使用的撥,這是盜用天子、諸侯之禮又走了樣,您何必效法他們呢?” 悼公的母親去世了,哀公為她服齊衰。
’有子感到奇怪,就帶有諷刺的口吻問道:“為妾服齊衰,這符合禮的規定嗎?”哀公說:“我這也是沒有辦法呀!魯國人都把她看成是我的妻子。
” 季子臯埋葬他的妻子時,踏壞了他人田地裡的禾苗,申祥把情況告訴了他,并且說:“建議賠償人家。
”子臯說:“孟氏不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責備我,朋友也不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抛棄我,由于我是本邑的長官,就算我同意賠償,買路而葬,隻怕此例一開,後人難以照辦呀。
” 已經擔任一定官職而尚未領取傣祿的人,如果國君送東西給他,不能說是“賜”,而要稱作“獻”;使者向他傳達君命,還得稱國君為“寡君”;如果離開該國而國君去世了,他也不必為國君服喪。
從虞祭開始才設屍,才幾案、席子齊備。
卒哭以後才開始諱稱死者之名,因為以活人對待他的禮到此結束,而以鬼神對待他的禮從此開始。
在卒哭過後,宰夫就手搖木铎在宮中高聲宣布二,'i日的名諱已經取消了,新的名諱已經開始了。
”從路門一直喊到庫門。
兩個字的名,不必都避諱。
例如,孔夫子的母親名叫“微在”,說“在”字時就不再說“微”,說“微”字時就不再說“在”。
軍隊打了敗仗,國君要率領群臣頭戴搞冠到庫門外痛哭。
回來報告戰敗消息的車上的戰士都不應把武器裝入袋中,以表示還要報仇雪恨的決心。
如果宗廟被燒毀了,就要哭三天。
所以《春秋》上說:“新建的宗廟失火了,成公哭了三夫。
” 孔子從泰山旁邊路過,看見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傷心,就停下了車,俯身憑轼專注地傾聽。
然後讓子貢去問那位婦人:“聽您的哭聲,好像接二連三遭到不幸似的。
”婦人住了哭聲回答道,“不錯。
過去我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最近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夫子問道:“那麼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答道:“因為此地沒有繁重的搖役和賦稅。
”夫子對學生們說。
“你們要記住,繁重的搖役和賦稅,比老虎還要厲害阿!” 魯國有個叫周豐的人,魯哀公帶了見面禮要去拜訪他,周豐禮貌地表示不剪當。
哀公說:“我豈能就此拉倒嗎?”于是就派人去請教,說:“有虞氏并未教導百姓誠信而百姓卻誠信他,夏後氏并未教導百姓敬重而百姓卻敬重他,他們用的什麼辦法才讓老百姓做到了這一步呢?”周豐回答說:“在廢墟墳墓當中,你不教導百姓悲哀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悲哀。
在社櫻宗廟之中,你不教導百姓肅敬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肅敬。
殷人盛行立誓,而百姓卻開始背叛;周人盛行會盟,而百姓卻開始起疑。
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禮義忠信誠厚之心對待百姓,雖執意把百姓團結到一起,百姓難道就不會離散嗎?” 力、喪事花錢,無論如何不能打出賣祖居的主意。
為喪事憔悴,無論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依托之處,後者則是擔心斷了香火前者是擔心祖宗的神靈沒有 延陵季子到齊國訪間,在回國的路上,他的大兒子死了,就準備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間。
孔子說:“延陵季子是吳國最懂得禮的人。
”于是就前往觀摩延陵季子如何操辦葬禮。
隻見墓坑的深度還沒掘到有泉水的地方,斂時用的也是平時穿的衣服。
下葬以後又積土成墳,墳的寬度長度正好和墓坑相當;墳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墳頂。
積土成墳之後,他袒露左臂,向左繞着墳頭轉了三圈,并且一邊号哭一邊高喊:“骨肉又回歸土地,這是自然的規律。
至于神魂精氣,那是無所不在的,無所不在的。
”這樣做過以後就又重新上路了。
孔子說:“延陵季子的做法,應該是合乎禮的吧。
” 鄭婁在為定公辦喪事時,徐國國君派容居來吊喪,并行飯含之禮。
容居以天子所遣使者的口氣說道:“敝國國君派我來跪着行飯含之禮,緻送侯爵所含的玉璧。
現在請讓我來行飯含之禮。
”鄭婁的接待人員說:“勞駕各國諸侯屈尊來到敝國,如果派臣子來,我們就以臣禮相待;如果國君親來,我們就以君禮相待。
派來的是臣子卻企圖得到國君的禮遇,這是從來沒有的事。
”容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