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論第四 不苟

關燈
“我用來侍奉君主的,并不是替他系帶子。

    ”武王左手放下白羽,右手放下黃锇,自己費力地把帶子系上了。

    後來孔子聽到這件事,說:“這正是五個人成為王者輔臣的原因,也正是不肖的君主所不能容忍的。

    ”由于忠正耿介的臣民在,所以天子有時不能勝過小民,占有天下有時不能勝過一個普通國家。

     秦穆公見到戎國的由餘,很賞識他,想把他留下。

    由餘不答應。

    穆公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蹇叔。

    蹇叔說:“您去把它告訴内史廖。

    ”内史廖聽了,回答說:“戎人不懂得音樂和美味,您不如把這些東西送給他們。

    ”穆公就把兩隊女樂和高明的廚師送給了戎人。

    戎王十分高興,神魂颠倒,任意胡為,飲酒晝夜不止。

    由餘多次勸谏不聽,一怒之下歸附了秦穆公。

    蹇叔并不是不能做内史廖做的事,而是他所遵守的道義不允許這洋做。

    秦穆公能讓臣下時時堅持自己應遵守的道義,所以能洗刷殽之戰的恥辱,把疆土向西開拓到雍州。

     秦穆公任百裡奚為相國。

    這時,晉派叔虎,齊派東郭蹇出使秦國,公孫枝請求會見他們。

    穆公說:“請求會見客人.這是你職分内的事嗎?”公孫枝回答說:“不是。

    ”穆公叉說:“是相國委派你了嗎?”回答|兌說;“沒有。

    ”秦穆公說:“這樣看來,你是要做不該你做的事。

    秦國偏僻荒遠,處于戎夷之地,即使是事事都有專職,人人備守其責,仍然怕被諸侯恥笑,而現在你竟然要做不該你做的事!下去吧!我要對你的罪過審理懲治!”公孫枝出朝,到百裡奚那裡陳述事情的原委。

    百裡奚替他向穆公求情。

    穆公說;“這樣的事是相國該過問的嗎?公孫枝沒有罪的話,有什麼必要求情?要是有罪的話,求情又有什麼用?”百裡奚回來,回絕了公孫枝。

    公孫枝轉而又到鬧市中去陳訴。

    百裡奚就命令官吏對公孫枝論罪行罰。

    确定官員的名分職守,這是古人實行法治的方法。

    如果秦穆公已朝這個方向努力了。

    他稱霸西戎,豈不是情理之中的嗎? 晉文公将要伐邶,趙袁向文公建白勝邺的方法。

    文公采納了他的建議,果然取得了勝利,伐邶回來,文公準備賞賜他。

    趙袁說:“您是要賞賜根本呢,還是要賞賜末節呢?如果賞賜末節,那麼有參戰的将士在;如果賞賜根本,那麼我的建議是從郁子虎那裡聽來的。

    ”文公召見椰子虎,說:“趙衰建白勝邺的方法,現在邺已被戰勝,我要賞賜他,他說:‘我是從子虎那裡聽來的,請賞賜予虎。

    ”,椰子虎說,“事情談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我隻不過是個談了幾句話的人。

    ”文公說;“你就不耍推辭了。

    ”椰子虎不敢堅決推辭,這才接受了賞賜。

    凡是行賞,賞賜的範圍應該越大越好,範圍太,得到的幫助就多。

    如今椰子虎并不是直接進言的人,而仍然賞賜到他,這是疏遠的人為君主竭盡才智的原因。

    晉文公在外流亡很久,回國後繼承的又是大亂以後的殘破局面,但仍能憑這種條件成就霸業,恐怕就是這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