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覽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以寒暑日月晝夜知之,以殊形殊能異宜說之。
夫物合而成,離而生。
知合知成,知離知生,則天地平矣。
平也者,皆當察其情,處其形。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薮,風有八等,水有六川。
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鬥、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轸。
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閑為兖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孟門。
何謂九塞?大汾、冥厄、荊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何謂九薮?吳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華,晉之大陸,梁之圃田,宋之孟諸,齊之海隅,趙之钜鹿,燕之大昭。
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
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凡四海之内,東西二萬八千裡,南北二萬六千裡。
水道八千裡,受水者亦八千裡。
通谷六,名川六百,陸注三千,小水萬數。
凡四極之内,東西五億有九萬七千裡,南北亦五億有九萬七千裡。
極星與天俱遊,而天樞不移。
冬至日行遠道,周行四極,命曰玄明。
夏至日行近道,乃參于上。
當樞之下無晝夜。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
衆耳目鼻口也,衆五谷寒暑也,此之謂衆異。
則萬物備也。
天斟萬物,聖人覽焉,以觀其類。
解在乎天地之所以形,雷電之所以生,陰陽材物之精,人民禽獸之所安平。
天地交合,是萬物生成的根本。
由寒暑的變化,日月的運轉,晝夜的交替可以知道這個道理,由萬物不同的形體,不同的性能、不同的應用可以解釋這個道理。
萬物都是由于天地交合而形成,通過分離而産生的。
知道交合知遣形成,知道分離知道産生,那麼就知道天地形成的道理了。
要了解天地的形成,都應當詳察萬物的實情,審度萬物的形體。
方叫蒼天,那裡的星宿是房,心,尾。
東北叫變天,那裡的星宿是箕、鬥,牽牛。
北方叫玄天,那裡的星宿是婺女、虛、危、營室。
西北叫幽天,那裡的星宿是東壁、奎、婁。
西方叫颢天,那裡的星宿是胃,昴、畢。
西南叫朱天,那星的星宿是觜巂、參、東井。
南方叫炎天,那裡的墾宿是輿鬼、柳、七星。
東南叫陽天,那裡的星宿是張、翼、轸。
清河和西河之間為冀州,是晉國的疆城。
黃河,濟水之間為兖州,是衛國的疆域。
東方為青州,是齊國的疆域。
泗水以南為徐州,是魯國的疆域。
東南為揚州,是越國的疆域。
南方為荊州,是楚國的疆域。
西方為雍州,是秦國的疆域。
北方為幽州,是燕國的疆域。
通航的河道八千裡,受水的河道也是八千裡。
最大的河流六條,大河六百條,季節河三千條,小河流數以萬計。
冬至這天,太陽運行在離北天投最遠的圓形軌連上,環行于四個極限點,稱為玄明。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在離北天極最近的圓形軌迹上,太陽正值人的上方。
在天極的下面,沒有晝夜的區别。
在白民國以南,建木的下面,中午沒有影子,呼叫時沒有聲音,因為這裡是天地的中心。
人有耳目鼻口,天地萬物有五谷寒暑,這些叫做各種差異,這樣萬物就齊備了。
天降下萬物,聖人考察萬物從而了解它們的類别。
對這個道理的解釋體現在天地之所以形成、雷電之所以發生,陰陽變化而生成萬物、人民禽獸各得其所等方面。
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蝼。
黃帝曰:“土氣勝。
”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
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
禹曰:“木氣勝。
”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
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
湯曰:“金氣勝。
”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
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于周社。
文王曰:“火氣勝。
”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見水氣勝。
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将徙于土。
天為者時,而不助農於下。
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
鼓宮而宮動,鼓角而角動。
平地注水,水流濕;均薪施火,火就燥;山雲草莽,水雲魚鱗,旱雲煙火,雨雲水波,無不皆類其所生以示人。
故以龍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