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紀第十一

關燈
仲冬 原文: 一曰:仲冬之月,日在鬥,昏東壁中,旦轸中。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律中黃鐘。

    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

    冰益壯,地始坼,鹖鴠不鳴,虎始交。

    天子居玄堂太廟,乘玄辂,駕鐵骊,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宏以弇。

    命有司曰:“土事無作,無發蓋藏,無起大衆,以固而閉。

    ”發蓋藏,起大衆,地氣且洩,是謂發天地之房。

    諸蟄則死,民多疾疫,又随以喪。

    命之曰“暢月”。

    是月也,命閹尹申宮令,審門闾,謹房室,必重閉。

    省婦事,毋得婬,雖有貴戚近習,無有不禁。

    乃命大酋,秫稻必齊,麹蘖必時,湛饎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無有差忒。

    天子乃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原、淵澤、井泉。

    是月也,農有不收藏積聚者,牛馬畜獸有放佚者,取之不诘。

    山林薮澤,有能取疏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導之。

    其有侵奪者,罪之不赦。

    是月也,日短至,陰陽争,諸生蕩。

    君子齋戒,處必弇,身欲甯,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

    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日短至,則伐林木,取竹箭。

    是月也,可以罷官之無事者,去器之無用者,塗阙庭門闾,築囹圄,此所以助天地之閉藏也。

    仲冬行夏令,則其國乃旱,氣霧冥冥,雷乃發聲。

    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國有大兵。

    行春令,則蟲螟為敗,水泉減竭,民多疾疠。

     譯文: 仲冬之月,太陽的位置在鬥宿。

    黃昏時刻,壁宿出現在南方中天,拂曉時刻,轸宿出現在南方中天。

    仲冬于天幹屬壬癸,它的主宰之帝是颛顼,佐帝之神是玄冥,應時的動物是龜鼈之類的甲族,相配的聲音是羽音,音律與黃鐘相應。

    這個月的數字是六,味道是鹹昧,氣味是朽氣,要舉行的祭祀是行祭,祭祀時祭品以腎髒為尊。

    這個月,冰凍得越發堅實,地表開始凍出裂縫。

    鹖鴠不叫了,老虎開始交配。

    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中央正室,乘坐黑色的車,車前駕着黑色的馬,車上插着黑色繪有龍牧的旗幟,天子穿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着黑色的飾玉。

    吃的食物是黍米和豬肉,使用的器物宏大而口斂。

     命令司徒官說:“不要興動土木工程,不要打開遮蓋掩藏東西的倉廪府庫,不要發動衆多百姓,以此順應時氣的封固和閉藏。

    ”打開蓋藏之物,發動衆多百姓,地氣就會宣洩,這叫做開啟天地用來閉藏萬物的房舍。

    這樣一來,蟄伏的動物都會死去,百姓中會流行疫病,并随着喪亡。

    這個月,命名叫做“暢月”。

     這個月,命令官官的首領申明宮中的禁令,嚴加注意宮廷和房室的門戶,一定要層層緊閉。

    要減少婦女的工作,不許她們制作過分奢華巧飾的東西,即使是尊貴的親戚和寵幸的人,也沒有不禁止的。

    命令酒官之長監制釀酒,選用的高粱稻米必須純淨,制作酒麴酒蘖必須适時,浸漬炊煮米麴必須清潔,所用的井水泉水必須甘美,使用的陶器必須良好,釀制的火侯必埂适中。

    這六件事要處處兼顧,酒官之長監督它,不得有一點差錯。

    天子命令主管官吏祭祀四海、大河,水源、深淵、大譯及井泉的水神。

     這個月,農民尚未收藏積聚的谷物、放牧在外的牛馬,若被他人取用,不必責問。

    農民有能在山林水澤中采取榛粟菱芡,捕獵禽獸的,主管山澤的官吏要教導并鼓勵他們,若有人侵犯奪取他們的成果,一定要處罰,決不寬赦。

     這個月,冬至到來,陰陽相争,各種生物都開始萌動。

    君子整潔身心,居處一定深邃,身心要甯靜,屏除聲色,禁絕嗜欲,保養身體和性情,對各種事情都不要急噪,而要靜觀,以等待陰陽消長的結果。

    這個月,芸草開始萌生,荔蒲挺挺而出,蚯蚓屈曲面動,麇鹿犄角墜落,水泉開始湧動。

    冬至的時候,可以砍伐林木,割取竹子。

     這個月,可以罷免無事可作的官吏,可以除去沒有用處的器物。

    塗塞宮廷的門戶,修築牢獄,這些都是幫助上天閉藏的措施。

     仲冬實行應在夏天實行的政令,那幺,國家就會出現幹旱,霧氣就會彌漫,雷聲就會震動。

    如果實行應在秋天實行的政令,那麼,雨雪就會時時相雜而落,瓜果就不能成熟,國家就有大兵侵擾;如果實行應在春天實行的政令,耶麼,蟲螟就會成災,水泉就會衰減枯竭,百姓中就會流行疫病。

     至忠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