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紀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仲呂,其數七,其性禮,其事視,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蝼蝈鳴,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
天子居明堂左個,乘朱辂,駕赤骝,載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與雞,其器高以觕。
是月也,以立夏。
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
”天子乃齋。
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
還,乃行賞,封侯、慶賜,無不欣說。
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命太尉贊傑俊,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
必當其位。
是月也,繼長增高,無有壞隳。
無起土功,無發大衆,無伐大樹。
是月也,天子始絺。
命野虞出行田原,勞農勸民,無或失時;命司徒循行縣鄙,命農勉作,無伏于都。
是月也,驅獸無害五谷,無大田獵,農乃升麥。
天子乃以彘嘗麥,先薦寝廟。
是月也,聚蓄百藥,糜草死,麥秋至。
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
蠶事既畢,後妃獻繭,乃收繭稅,以桑為均,貴賤少長如一,以給郊廟之祭服。
是月也,天子飲酎,用禮樂。
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
孟夏行秋令,則苦雨數來,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則草木早枯,後乃大水,敗其城郭;行春令,則蟲蝗為敗,暴風來格,秀草不實。
孟夏于天幹屬丙丁,它的主宰之帝是炎帝,佐帝之神是祝融,應時的動物是鳳鳥之類的羽族,相配的聲音是徵音,音律與仲呂相應。
這個月的數字是七,情性是禮,修養身心應作的事是視,味道是苦味,氣味是焦氣,要舉行的祭祀是竈祭,祭祀時祭品以肺髒為尊,這個月,蛤蟆開始鳴叫,虹蚓從土裡鑽出來,栝樓長出來了,苦菜開花了。
夭子住在南向明堂的左側室,乘坐朱紅色的車子,車前駕着赤紅色的馬,車上捕着赤色的繪有龍緻的旗幟,天子聾着赤色的衣服,佩戴着赤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豆子和雞,用的器物高而且大。
立夏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禀告說;“某日立夏,大德在于火。
”天子于是齋戒,準備迎夏。
立夏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接夏的降臨。
禮畢歸來,于是賞賜功臣,分封爵位和土地,群臣無不欣喜快樂。
命令樂師練習合演禮、樂。
命令太尉向天子禀報才能出衆的人,舉薦德行超群的人,形體高大的人。
封爵位,給予俸祿,一定要與他們的地位相當。
不許興動土木工程,不許征發百姓,不許砍伐大樹。
命令主管山林田野的官吏出去視察田地原野,鼓勵百姓努力耕作,不要失掉農時。
命令主管教化民事的官吏巡視天子領地内的各個縣邑,命令農夫努力耕作,不要藏伏在國都之中。
不要大規模進行狩獵。
這個月,農民獻上新麥,天子于是就着豬肉品嘗麥子,在品嘗之前先進獻給祖廟。
葶苈之類的草藥枯死了,麥子成熟的季節來到了。
對輕刑和罪小的犯人進行判決,釋放不夠判刑的犯人。
蠶桑之事已經結束,後妃向天子獻上蠶繭,于是向養蠶的人收取繭稅,稅按照桑樹的多少來均分,貴賤長幼一視同仁,用這些稅收來供給祭天祭祖時所用的祭服。
孟夏實行應在秋天實行的政令,那麼,傷害莊稼的苦雨就會頻繁降落,各種谷物就不能生長,四處邊境的百姓就會因敵寇侵擾而躲進城堡。
如果實行應在冬天實行的政令,那麼,草木就會過早地幹枯,然後就有大水毀壞城郭。
如果實行應在春天實行的改令,那麼,蟲螟就會成災,疾風就舍襲來,草術就會隻開花不結實。
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願也。
然而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