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禮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節是講給國君獻爵之禮。
長:長官之意,非年長之意。
(31)作:使。
(32)序:次第。
次序。
(33)旅:次序。
(34)辯:遍。
(35)胥:膳宰之吏。
(36)脀(h5ng):把牲體放入俎中。
也指已盛牲體的俎。
(37)工:此指瞽矇歌諷誦詩之人。
凡是有技藝的人都稱工。
(38)《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都是《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鹿鳴》是君與臣下及四方賓客宴飲,講道修政之樂。
《四牡》是君慰勞使臣來訪的樂歌。
《皇皇者華》是國君遣送使臣的樂歌。
(39)《南陔》、《白華》、《華黍》:三篇皆為《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是笙詩,有目無詩。
(40)間歌:指笙、歌合奏、唱。
(41)《魚麗》、《由庚》、《南有嘉魚》、《崇丘》、《南山有台》、《由儀》:六篇皆為《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魚麗》意為太平年物産豐富,采物釀美酒,優待賓客。
《南有嘉魚》意為天下太平,君子有酒、樂與賢者共享。
《南山有台》意為天下太平之治,以賢者為本。
《由庚》、《崇丘》、《由儀》三篇是笙詩,有目無詩。
(42)鄉樂:指《詩經》中的“風”。
“小雅”為諸侯之樂,“大雅”“頌”為天子之樂,鄉樂,大夫、士所用之樂。
(43)《周南·關雎》、《葛罩》、《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周南》、《召南》皆為《詩經》中的“國風”篇。
《關雎》、《葛覃》、《卷耳》、《鵲巢》、《采蘩》、《采蘋》都是“國風”中的篇章。
(44)大師:上等的樂工。
掌合陰陽之聲,教六師以六律的人。
(45)備:成,完備。
(46)以我安:我,國君自己。
國君欲留賓飲酒,命令卿、大夫因君之故留下安坐。
(47)少立:短時嚴正慎恭地站立。
(48)以出:以俎出授從者。
(49)說屦:脫鞋。
(50)羞庶羞:第一個“羞”字是進獻的意思。
第二個“羞”字是指(美味的)食品。
庶是衆多的意思。
(51)庶子:古代官名,《周禮·夏官》稱“諸子”。
為太子侍官。
職掌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與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
(52)無算爵:算:數。
不計酒爵地飲酒。
(53)甸人:官名,周朝設此官掌管公田。
掌薪蒸之事。
(54)阍人:官名,掌昏晨啟閉宮門。
(55)《陔》:《陔夏》樂章。
(56)腆:善。
(57)《肆夏》:《九夏》樂章之一,今亡。
用鐘鑮播之,鼓磬應之。
(58)《新宮》:《小雅》逸篇。
(59)《勺》:《詩經》頌篇。
“勺”應為“酌”。
告成大武的樂歌。
(60)内羞:指羞豆之實,酏(y0)食糁食,羞笾之實,糗餌粉瓷。
自中饋女工出者,外庖所煎和曰庶羞。
(61)夾爵:在國君飲酒前先自飲一爵、國君飲後,自己再飲一爵。
(62)房中之樂:指後夫人所諷誦以事君子之樂。
【譯文】 宴飲的禮儀:小臣(為國君)留群臣。
膳宰在路寝的東邊準備群臣的飲食。
樂人(為宴飲)挂上新的鐘磬。
在東階的東南方對着東邊屋檐滴水處放置洗和篚。
罍和水在東邊。
篚在洗的西邊,靠南陳設。
盛飯食的篚在它的北邊,朝西。
司宮在東楹柱的西邊政置兩個方壺。
兩個方壺,左邊的放玄酒,以南邊為上位。
國君的酒器瓦大兩個,有豐,遮蓋的巾用粗葛布和細麻布,在方壺的南邊,以南邊為上位。
在寝門的西側為已入官而未受正祿之士設兩個圓壺。
司宮在戶西為賓設席,以東邊為上位,沒有增加的席。
主持宴禮的人報告(國君):“準備完畢。
” 小臣在東階上為國君設席,席頭朝西,設置加席。
國君登堂在席位上就坐,面向西。
小臣引卿大夫,卿大夫皆從門的右邊進入,面朝北,以東為上位。
士站立在西邊,面朝東,以北邊為上位。
祝史站立在門的東邊,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小臣之長一人在東堂下,面朝南。
已入官而未受正祿之士站立在門的西邊,以東邊為上位。
國君下堂站立在東階的東南,面朝南,向卿揖禮,卿進前面朝西以北為上位;向大夫揖禮,大夫皆稍前進。
射人(向國君)請命主賓。
國君說:“命某大夫為主賓。
”射人把國君的命令轉告主賓。
主賓稍進前,推辭“自己不敏”。
射人把主賓的言辭報告給國君。
國君再次命令,往夏二次主賓再拜稽首,答應。
射人再次向國君報告。
主賓走出站立于門外,面朝東。
國君向卿大夫拱手行禮,然後登堂就席。
小臣自東階下,面朝北,請拿瓦大蓋巾和進獻食物的人。
命令拿蓋巾的人,從西階登堂,站立在方壺南邊,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膳宰向諸公卿進獻美味的食物。
射人引主賓進。
主賓進入,到堂前,國君走下一級台級,向主賓拱手行禮,國君登堂就席。
主賓從西階登堂,主人(宰夫代國君主持宴飲者)也從西階登堂。
主賓在右面,面朝北,主人(宰夫)為主賓到來行再拜禮。
主賓再拜答禮。
主人(宰夫)下堂洗爵,在洗的南邊,面朝西北。
主賓下堂,在台階西邊,面朝東。
主人(宰夫)辭謝主賓降,主賓答謝。
主人(宰夫) 面朝北洗手,坐下取觚洗涮,主賓稍進前說:“謝洗觚。
”主人(宰夫)坐下把觚放置在篚裡,站起身來回答說:“應當做!”主賓返回原來位置。
主人(宰夫)洗涮完,主賓拱手行禮然後登堂。
宰夫登堂。
主賓拜謝洗觚。
主人(宰夫)在主賓的右側放置觚回拜,然後下堂洗手。
主賓下堂,主人(宰夫)辭謝。
主賓回答。
洗手畢,主賓拱手行禮登堂。
主人(宰夫)登堂,坐下取觚。
拿蓋巾的人拿起蓋巾,主人(宰夫)斟美酒,拿蓋巾的人再蓋上蓋巾。
主人(宰夫)在筵席前進獻主賓。
主賓在西階上拜謝,在筵席前接受酒爵,回到原位。
主人(宰夫)在主賓右邊為送上酒爵行拜禮。
膳宰進獻幹肉、肉醬,主賓登上筵席。
膳宰擺上盛牲體骨的俎。
主賓坐下,左手拿酒爵,右手祭幹肉、肉醬,把酒爵放在祭物的右邊,站起,取肺,坐下窮盡祭物,嘗之,站起來把祭物放在俎上,坐下擦手,拿起酒爵,然後祭酒,站起來到席的末端坐下飲酒。
走下席位,坐下放下酒爵,拜謝,說:“味道鮮美”,拿着酒爵站起。
主人(宰夫)回拜。
主賓在西階上面朝北坐下喝完爵中酒,站起,坐下放爵,然後拜謝。
主人(宰夫)回拜。
主賓拿着空酒爵下堂。
主人(宰夫)下堂。
主賓在洗的南邊坐下放下觚,站起稍進前辭謝主人下堂。
主人面朝東回對。
主賓坐下取觚放在篚南,洗手洗觚。
主人(宰夫)辭謝(洗觚)。
主賓坐下把觚放在篚中,站起來回答。
洗涮完畢,到台階,拱手行禮登堂。
主人(宰夫)登堂拜謝主賓洗觚,如同主賓的禮儀。
主賓下堂洗手,主人(宰夫)下堂。
主賓辭謝主人(宰夫)下堂,洗畢,拱手行禮登堂,斟美酒,揭蓋巾與開始相同,(主賓)在西階上用酒回敬主人(宰夫)。
主人(宰夫)面向北行拜謝禮接受酒爵,主賓在主人(宰夫)左邊為送酒爵行拜謝禮。
主人(宰夫)坐下祭酒,不嘗酒,不拜酒,不說“味道鮮美”;然後喝完爵中酒,站起。
坐下放下酒爵,行拜禮,拿爵站起。
主賓回拜。
主人(宰夫)不添
長:長官之意,非年長之意。
(31)作:使。
(32)序:次第。
次序。
(33)旅:次序。
(34)辯:遍。
(35)胥:膳宰之吏。
(36)脀(h5ng):把牲體放入俎中。
也指已盛牲體的俎。
(37)工:此指瞽矇歌諷誦詩之人。
凡是有技藝的人都稱工。
(38)《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都是《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鹿鳴》是君與臣下及四方賓客宴飲,講道修政之樂。
《四牡》是君慰勞使臣來訪的樂歌。
《皇皇者華》是國君遣送使臣的樂歌。
(39)《南陔》、《白華》、《華黍》:三篇皆為《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是笙詩,有目無詩。
(40)間歌:指笙、歌合奏、唱。
(41)《魚麗》、《由庚》、《南有嘉魚》、《崇丘》、《南山有台》、《由儀》:六篇皆為《詩經·小雅》中的篇章。
《魚麗》意為太平年物産豐富,采物釀美酒,優待賓客。
《南有嘉魚》意為天下太平,君子有酒、樂與賢者共享。
《南山有台》意為天下太平之治,以賢者為本。
《由庚》、《崇丘》、《由儀》三篇是笙詩,有目無詩。
(42)鄉樂:指《詩經》中的“風”。
“小雅”為諸侯之樂,“大雅”“頌”為天子之樂,鄉樂,大夫、士所用之樂。
(43)《周南·關雎》、《葛罩》、《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周南》、《召南》皆為《詩經》中的“國風”篇。
《關雎》、《葛覃》、《卷耳》、《鵲巢》、《采蘩》、《采蘋》都是“國風”中的篇章。
(44)大師:上等的樂工。
掌合陰陽之聲,教六師以六律的人。
(45)備:成,完備。
(46)以我安:我,國君自己。
國君欲留賓飲酒,命令卿、大夫因君之故留下安坐。
(47)少立:短時嚴正慎恭地站立。
(48)以出:以俎出授從者。
(49)說屦:脫鞋。
(50)羞庶羞:第一個“羞”字是進獻的意思。
第二個“羞”字是指(美味的)食品。
庶是衆多的意思。
(51)庶子:古代官名,《周禮·夏官》稱“諸子”。
為太子侍官。
職掌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與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
(52)無算爵:算:數。
不計酒爵地飲酒。
(53)甸人:官名,周朝設此官掌管公田。
掌薪蒸之事。
(54)阍人:官名,掌昏晨啟閉宮門。
(55)《陔》:《陔夏》樂章。
(56)腆:善。
(57)《肆夏》:《九夏》樂章之一,今亡。
用鐘鑮播之,鼓磬應之。
(58)《新宮》:《小雅》逸篇。
(59)《勺》:《詩經》頌篇。
“勺”應為“酌”。
告成大武的樂歌。
(60)内羞:指羞豆之實,酏(y0)食糁食,羞笾之實,糗餌粉瓷。
自中饋女工出者,外庖所煎和曰庶羞。
(61)夾爵:在國君飲酒前先自飲一爵、國君飲後,自己再飲一爵。
(62)房中之樂:指後夫人所諷誦以事君子之樂。
【譯文】 宴飲的禮儀:小臣(為國君)留群臣。
膳宰在路寝的東邊準備群臣的飲食。
樂人(為宴飲)挂上新的鐘磬。
在東階的東南方對着東邊屋檐滴水處放置洗和篚。
罍和水在東邊。
篚在洗的西邊,靠南陳設。
盛飯食的篚在它的北邊,朝西。
司宮在東楹柱的西邊政置兩個方壺。
兩個方壺,左邊的放玄酒,以南邊為上位。
國君的酒器瓦大兩個,有豐,遮蓋的巾用粗葛布和細麻布,在方壺的南邊,以南邊為上位。
在寝門的西側為已入官而未受正祿之士設兩個圓壺。
司宮在戶西為賓設席,以東邊為上位,沒有增加的席。
主持宴禮的人報告(國君):“準備完畢。
” 小臣在東階上為國君設席,席頭朝西,設置加席。
國君登堂在席位上就坐,面向西。
小臣引卿大夫,卿大夫皆從門的右邊進入,面朝北,以東為上位。
士站立在西邊,面朝東,以北邊為上位。
祝史站立在門的東邊,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小臣之長一人在東堂下,面朝南。
已入官而未受正祿之士站立在門的西邊,以東邊為上位。
國君下堂站立在東階的東南,面朝南,向卿揖禮,卿進前面朝西以北為上位;向大夫揖禮,大夫皆稍前進。
射人(向國君)請命主賓。
國君說:“命某大夫為主賓。
”射人把國君的命令轉告主賓。
主賓稍進前,推辭“自己不敏”。
射人把主賓的言辭報告給國君。
國君再次命令,往夏二次主賓再拜稽首,答應。
射人再次向國君報告。
主賓走出站立于門外,面朝東。
國君向卿大夫拱手行禮,然後登堂就席。
小臣自東階下,面朝北,請拿瓦大蓋巾和進獻食物的人。
命令拿蓋巾的人,從西階登堂,站立在方壺南邊,面朝北,以東邊為上位。
膳宰向諸公卿進獻美味的食物。
射人引主賓進。
主賓進入,到堂前,國君走下一級台級,向主賓拱手行禮,國君登堂就席。
主賓從西階登堂,主人(宰夫代國君主持宴飲者)也從西階登堂。
主賓在右面,面朝北,主人(宰夫)為主賓到來行再拜禮。
主賓再拜答禮。
主人(宰夫)下堂洗爵,在洗的南邊,面朝西北。
主賓下堂,在台階西邊,面朝東。
主人(宰夫)辭謝主賓降,主賓答謝。
主人(宰夫) 面朝北洗手,坐下取觚洗涮,主賓稍進前說:“謝洗觚。
”主人(宰夫)坐下把觚放置在篚裡,站起身來回答說:“應當做!”主賓返回原來位置。
主人(宰夫)洗涮完,主賓拱手行禮然後登堂。
宰夫登堂。
主賓拜謝洗觚。
主人(宰夫)在主賓的右側放置觚回拜,然後下堂洗手。
主賓下堂,主人(宰夫)辭謝。
主賓回答。
洗手畢,主賓拱手行禮登堂。
主人(宰夫)登堂,坐下取觚。
拿蓋巾的人拿起蓋巾,主人(宰夫)斟美酒,拿蓋巾的人再蓋上蓋巾。
主人(宰夫)在筵席前進獻主賓。
主賓在西階上拜謝,在筵席前接受酒爵,回到原位。
主人(宰夫)在主賓右邊為送上酒爵行拜禮。
膳宰進獻幹肉、肉醬,主賓登上筵席。
膳宰擺上盛牲體骨的俎。
主賓坐下,左手拿酒爵,右手祭幹肉、肉醬,把酒爵放在祭物的右邊,站起,取肺,坐下窮盡祭物,嘗之,站起來把祭物放在俎上,坐下擦手,拿起酒爵,然後祭酒,站起來到席的末端坐下飲酒。
走下席位,坐下放下酒爵,拜謝,說:“味道鮮美”,拿着酒爵站起。
主人(宰夫)回拜。
主賓在西階上面朝北坐下喝完爵中酒,站起,坐下放爵,然後拜謝。
主人(宰夫)回拜。
主賓拿着空酒爵下堂。
主人(宰夫)下堂。
主賓在洗的南邊坐下放下觚,站起稍進前辭謝主人下堂。
主人面朝東回對。
主賓坐下取觚放在篚南,洗手洗觚。
主人(宰夫)辭謝(洗觚)。
主賓坐下把觚放在篚中,站起來回答。
洗涮完畢,到台階,拱手行禮登堂。
主人(宰夫)登堂拜謝主賓洗觚,如同主賓的禮儀。
主賓下堂洗手,主人(宰夫)下堂。
主賓辭謝主人(宰夫)下堂,洗畢,拱手行禮登堂,斟美酒,揭蓋巾與開始相同,(主賓)在西階上用酒回敬主人(宰夫)。
主人(宰夫)面向北行拜謝禮接受酒爵,主賓在主人(宰夫)左邊為送酒爵行拜謝禮。
主人(宰夫)坐下祭酒,不嘗酒,不拜酒,不說“味道鮮美”;然後喝完爵中酒,站起。
坐下放下酒爵,行拜禮,拿爵站起。
主賓回拜。
主人(宰夫)不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