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
關燈
小
中
大
大司馬的職責,負責建立有關諸侯國的九項法則,以輔佐王成就諸侯國的政治。
制定諸侯國的封域,以正定它們的疆界;為諸侯國設立儀法、辨别[君臣的]尊卑之位,以明确諸侯國[君臣的]等級;進用和薦舉賢能有功的人,進用和薦舉賢能有功的人,以激發諸侯國[臣民的進取心];設立州牧和國君,以維系邦國的臣民;建立軍隊、懲治和嚴禁違法者,以糾正邦國的失誤;分配諸侯國應繳的貢賦,以确定諸侯國的合理負擔;查核諸侯國的鄉民數,以便諸侯國任用民力;[根據諸侯國爵位的尊卑和擁有土地的大小],建立合理的守衛土地之法,以安定諸侯國。
[使大國]親小國、[小國]服事大國,以使各諸侯國和睦相處。
用九伐之法規正諸侯國。
[諸侯有]以強陵弱、以.大侵小的,就削弱他;有殺害賢良和民衆的,就讨伐他;有對内暴虐、對外欺陵鄰國的,就幽禁他(而更立新君].有土地荒蕪、人民離散的,就削減他的封地;有依仗險固地形而不服從的,就派兵進入他的國境[以示懲罰];有無辜殺害親族的,就抓起來治罪;有放逐或弑殺他的國君的,就殺死他;有違犯王的命令、輕視國家政法的。
就杜塞他同鄰國交通的途徑;有外内悖亂人倫,行為如同禽獸的,就誅滅他。
[周曆]正月初一,開始向各諸侯國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政法,把形成文字的政法懸挂在象魏上,讓萬民觀看政法,過十天而後收藏起來。
依照劃分九畿的簿籍,分施各諸篌自所當奉行的政治和職責。
地方千裡是國畿,國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侯畿,侯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甸畿,甸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男畿,男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采畿,采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衛畿,衛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蠻畿,蠻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夷畿,夷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鎮畿,鎮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蕃畿。
凡征兵,依據土地的好壞和人口的多少來制定服役人數的标準。
上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二,[休耕三分之一],耕種上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三人;中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一半,[休耕一半],耕種中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二家五人;下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一,[休耕三分之二],耕種下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二人。
仲春,教[民衆]習戰。
大司馬用旗召集民衆,整編隊列陣形,如同實戰時那樣列陣。
[教民衆]辨别鼓、铎、镯、铙的用途。
王執掌路鼓,諸侯執掌贲鼓,軍将執掌晉鼓,師帥執掌提鼓,旅帥執掌鼙鼓,卒長執掌铙,兩司馬執掌铎,公司馬執掌镯。
教[民衆]坐下、起立、前進、後退、快速、慢速,以及距離疏密的節度。
接着便用他們進行春季田獵,有關官吏在立表處舉行貉祭,警誡民衆[不要違犯有關田獵之法],然後擊鼓,于是開始圍獵。
[焚燒野草的)火停止燃燒,然後進獻所獵獲的獸以祭祀社神。
仲夏,教[民衆]在草野之地宿營,如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布陣。
選擇車輛和兵衆[加以配合],閱讀簿冊[校核兵甲器械]。
[教民衆]辨别各種徽識的用途:各級軍帥的徽識都與他們軍營門前所樹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六遂的徽識各與本遂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采邑主的徽識各與本采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六鄉官吏的徽識各與本官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公邑大夫的徽識都與各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各官府的徽識都與它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以便夜間軍事行動好辨别。
其他方面都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
接着進行夏季田獵,如同春季田獵之法。
車停止追逐野獸,[田獵結束],便進獻所獵獲的野獸祭祀宗廟。
仲秋,教[民衆]演習作戰,如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布陣。
教民辨别各種旌旗的用途。
王樹大常,諸侯樹旃,軍吏樹旗,軍帥和大都、小都之長樹缪和旃同色的(旗],鄉吏和家邑之長樹缪和脖
制定諸侯國的封域,以正定它們的疆界;為諸侯國設立儀法、辨别[君臣的]尊卑之位,以明确諸侯國[君臣的]等級;進用和薦舉賢能有功的人,進用和薦舉賢能有功的人,以激發諸侯國[臣民的進取心];設立州牧和國君,以維系邦國的臣民;建立軍隊、懲治和嚴禁違法者,以糾正邦國的失誤;分配諸侯國應繳的貢賦,以确定諸侯國的合理負擔;查核諸侯國的鄉民數,以便諸侯國任用民力;[根據諸侯國爵位的尊卑和擁有土地的大小],建立合理的守衛土地之法,以安定諸侯國。
[使大國]親小國、[小國]服事大國,以使各諸侯國和睦相處。
用九伐之法規正諸侯國。
[諸侯有]以強陵弱、以.大侵小的,就削弱他;有殺害賢良和民衆的,就讨伐他;有對内暴虐、對外欺陵鄰國的,就幽禁他(而更立新君].有土地荒蕪、人民離散的,就削減他的封地;有依仗險固地形而不服從的,就派兵進入他的國境[以示懲罰];有無辜殺害親族的,就抓起來治罪;有放逐或弑殺他的國君的,就殺死他;有違犯王的命令、輕視國家政法的。
就杜塞他同鄰國交通的途徑;有外内悖亂人倫,行為如同禽獸的,就誅滅他。
[周曆]正月初一,開始向各諸侯國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政法,把形成文字的政法懸挂在象魏上,讓萬民觀看政法,過十天而後收藏起來。
依照劃分九畿的簿籍,分施各諸篌自所當奉行的政治和職責。
地方千裡是國畿,國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侯畿,侯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甸畿,甸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男畿,男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采畿,采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衛畿,衛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蠻畿,蠻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夷畿,夷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鎮畿,鎮畿之外地方五百裡是蕃畿。
凡征兵,依據土地的好壞和人口的多少來制定服役人數的标準。
上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二,[休耕三分之一],耕種上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三人;中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一半,[休耕一半],耕種中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二家五人;下等土地每年可耕種的占三分之一,[休耕三分之二],耕種下等土地的農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二人。
仲春,教[民衆]習戰。
大司馬用旗召集民衆,整編隊列陣形,如同實戰時那樣列陣。
[教民衆]辨别鼓、铎、镯、铙的用途。
王執掌路鼓,諸侯執掌贲鼓,軍将執掌晉鼓,師帥執掌提鼓,旅帥執掌鼙鼓,卒長執掌铙,兩司馬執掌铎,公司馬執掌镯。
教[民衆]坐下、起立、前進、後退、快速、慢速,以及距離疏密的節度。
接着便用他們進行春季田獵,有關官吏在立表處舉行貉祭,警誡民衆[不要違犯有關田獵之法],然後擊鼓,于是開始圍獵。
[焚燒野草的)火停止燃燒,然後進獻所獵獲的獸以祭祀社神。
仲夏,教[民衆]在草野之地宿營,如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布陣。
選擇車輛和兵衆[加以配合],閱讀簿冊[校核兵甲器械]。
[教民衆]辨别各種徽識的用途:各級軍帥的徽識都與他們軍營門前所樹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六遂的徽識各與本遂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采邑主的徽識各與本采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六鄉官吏的徽識各與本官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公邑大夫的徽識都與各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各官府的徽識都與它們的旌旗書寫同樣的官事、姓名,以便夜間軍事行動好辨别。
其他方面都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
接着進行夏季田獵,如同春季田獵之法。
車停止追逐野獸,[田獵結束],便進獻所獵獲的野獸祭祀宗廟。
仲秋,教[民衆]演習作戰,如同仲春教民習戰那樣布陣。
教民辨别各種旌旗的用途。
王樹大常,諸侯樹旃,軍吏樹旗,軍帥和大都、小都之長樹缪和旃同色的(旗],鄉吏和家邑之長樹缪和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