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飲酒禮
關燈
小
中
大
飲之,不拜。
幹杯,不洗觯。
然後斟酒,面朝東南将觯授與主人。
主人在阼階上方拜謝賓,賓稍稍退後。
主人接受觯,賓在主人西邊拜送觯。
賓揖,即席。
主人在西階上方酬介。
介從南側下席,站立在主人西邊,其儀節與賓酬主人相同。
主人揖,即席。
司正上堂主持旅酬的儀式,說:“某某先生受酬。
”受酬者下席。
司正退後站立在序端,面朝東。
受酬者在介東邊接受介的酬酒,以下衆受酬者則在酬者西邊受酬。
其下拜、起立、飲酒,都與賓酬主人的儀節相同。
旅酬已遍及衆賓,最後一名受酬者執觯下堂,坐下将觯放置篚中。
司正下堂,回到他原來的位置。
使主人之吏二人舉觯授賓和介,洗觯後,上堂斟酒。
舉觯者都在西階上方坐下,放觯于地,随即一拜,持觯起立。
賓和介在席尾端答拜。
舉觯者都坐下祭酒,然後飲酒,幹杯後起立。
坐下放觯于地,随即一拜,執觯站起。
賓和介在席末端答拜。
舉觯者下堂,次序正與其上堂時相反。
洗觯畢,上堂斟酒,都站立在西階上方。
賓和介皆拜謝。
舉觯者一起前行,一人至賓席前将觯放置于脯醢西邊,賓辭謝,坐下取觯在手起立。
另一人則至介席前把觯放置于脯醢南邊,介坐下接受觯,站起。
舉觯者退後,皆拜送觯,然後下堂。
賓把觯放置于其席前脯醢西邊,介則把觯放置于其脯醢的南邊。
司正從西階上堂,至主人前受命。
主人說:“請賓安坐。
”賓以俎未撤為由推辭。
主人請求撤俎,賓許諾。
司正下堂至西階前,命弟子準備伺候撤俎。
司正上堂,站立在西序端。
賓下席,面朝北方。
主人下席,面朝北立在阼階上方。
介下席,在西階上方站立,面朝北。
遵者下席,面朝南立于席東邊。
賓取俎,轉身授與司正,司正持俎下堂,賓亦随之下堂。
主人取俎,轉身授與弟子,弟子持俎從西階下堂,主人則從阼階下堂。
介取俎,轉身授與弟子,弟子持俎下堂,介亦随之下堂。
如果有諸公大夫在場,則使公士接俎,其儀節與賓徹俎時相同。
衆賓都下堂。
衆人在堂下脫掉鞋子,像開始一樣,賓主揖讓升堂,坐下。
有司擺上菜肴。
賓主歡飲,爵行無數,歌樂不限,盡歡而止。
賓退出,奏《陔夏》。
主人送至大門外,兩拜。
來客中如有遵者,行禮至“一人舉觯”後,諸公大夫可以入内。
在賓席的東邊為遵者設席,公席三層,大夫兩層。
公與大夫一樣,入内時,主人下堂,賓介下堂,衆賓都要下堂,回到原來的位子。
主人迎于門内,相互揖讓上堂。
公上堂,其儀節都與賓相同,公辭去一層席,使一人撤下。
對大夫的禮節,則與介相同。
如有諸公在場,大夫則要辭去上一層席,卷而放置于席端,主人不使人撤下。
如無諸公在場,則大夫辭上一層席時,主人作答,不撤去其上一層席。
第二天,賓身穿朝服至主人處拜謝主人對自己的禮遇,主人身着與賓相同的禮服拜謝賓屈駕來臨。
主人卸去朝服而服玄端,于是犒勞司正。
不用介,不殺牲,有脯醢,菜肴視其所有而進,客人因其所欲而請。
鄉中緻仕的卿大夫、盛德的君子,邀請與否亦随其所願。
賓和介不參加。
《國風》中諸篇,亦可因其所欲而演唱。
[記] 鄉大夫身着朝服(前往先生處)議定賓、介的人選,因賓介都是鄉中賢能之士,因而不必預告習禮。
設筵用以黑布鑲邊的蒲席。
酒尊上蓋粗葛布蓋巾,賓到時撤去。
牲用狗,在堂外東北邊烹煮。
獻酒用爵,其他用觯。
所進脯五條,另有半條橫置其上以供祭祀。
脯預先陳放在東房中。
俎,用時從東壁移至西階,從西階上堂設置于席前。
賓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肩、肺;主人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臂、肺;介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肫、胳、肺。
肺都要割離開。
牲都用右體,肉皮向上。
為幹杯而下拜者不空起立,起立即要酢主人。
坐着幹杯的人幹杯後要拜;站着幹杯的人幹杯後則不拜。
大凡酒杯不用,放置于左邊;将要舉以獻酬,則放置于右邊。
衆賓長者三人之中,隻有一位尊者辭洗,其儀節與賓相同。
堂下站立的衆賓,面朝東,以北為上首,如有面朝北站立的,則以東為上首。
樂正與堂下衆賓皆依序受酬,進脯醢。
凡舉爵獻賓、獻大夫、獻樂工,都要進脯醢。
已開始奏樂,大夫便不可再入内。
給樂工和吹笙人獻酒,要從上篚取爵;獻畢,要把空爵放在下篚中。
主人獻吹笙人,在西階上拜送。
磬,東西向設在兩階之間,擊磬人面朝北擊磬。
主人、介,都從北側即席,從南側降席。
司正既舉觯旅酬,要把脯醢進置其位。
凡旅酬,不洗觯。
不洗觯則不祭酒。
已開始旅酬之儀,則士便不可再入内。
撤俎:賓、介、遵者之俎,接俎的人持俎下堂後,即出門授與他們的随從人員;主人之俎,則由弟子至東壁收起來。
樂正命奏《陔夏》,賓告退,賓退到台階時,《陔夏》樂聲起。
若有諸公在場,則大夫的位置在主人北邊,面朝西。
主人的贊者面朝西,以北為上,不獻酒,不酬酒,至無算爵之後,就可以參與飲酒了。
幹杯,不洗觯。
然後斟酒,面朝東南将觯授與主人。
主人在阼階上方拜謝賓,賓稍稍退後。
主人接受觯,賓在主人西邊拜送觯。
賓揖,即席。
主人在西階上方酬介。
介從南側下席,站立在主人西邊,其儀節與賓酬主人相同。
主人揖,即席。
司正上堂主持旅酬的儀式,說:“某某先生受酬。
”受酬者下席。
司正退後站立在序端,面朝東。
受酬者在介東邊接受介的酬酒,以下衆受酬者則在酬者西邊受酬。
其下拜、起立、飲酒,都與賓酬主人的儀節相同。
旅酬已遍及衆賓,最後一名受酬者執觯下堂,坐下将觯放置篚中。
司正下堂,回到他原來的位置。
使主人之吏二人舉觯授賓和介,洗觯後,上堂斟酒。
舉觯者都在西階上方坐下,放觯于地,随即一拜,持觯起立。
賓和介在席尾端答拜。
舉觯者都坐下祭酒,然後飲酒,幹杯後起立。
坐下放觯于地,随即一拜,執觯站起。
賓和介在席末端答拜。
舉觯者下堂,次序正與其上堂時相反。
洗觯畢,上堂斟酒,都站立在西階上方。
賓和介皆拜謝。
舉觯者一起前行,一人至賓席前将觯放置于脯醢西邊,賓辭謝,坐下取觯在手起立。
另一人則至介席前把觯放置于脯醢南邊,介坐下接受觯,站起。
舉觯者退後,皆拜送觯,然後下堂。
賓把觯放置于其席前脯醢西邊,介則把觯放置于其脯醢的南邊。
司正從西階上堂,至主人前受命。
主人說:“請賓安坐。
”賓以俎未撤為由推辭。
主人請求撤俎,賓許諾。
司正下堂至西階前,命弟子準備伺候撤俎。
司正上堂,站立在西序端。
賓下席,面朝北方。
主人下席,面朝北立在阼階上方。
介下席,在西階上方站立,面朝北。
遵者下席,面朝南立于席東邊。
賓取俎,轉身授與司正,司正持俎下堂,賓亦随之下堂。
主人取俎,轉身授與弟子,弟子持俎從西階下堂,主人則從阼階下堂。
介取俎,轉身授與弟子,弟子持俎下堂,介亦随之下堂。
如果有諸公大夫在場,則使公士接俎,其儀節與賓徹俎時相同。
衆賓都下堂。
衆人在堂下脫掉鞋子,像開始一樣,賓主揖讓升堂,坐下。
有司擺上菜肴。
賓主歡飲,爵行無數,歌樂不限,盡歡而止。
賓退出,奏《陔夏》。
主人送至大門外,兩拜。
來客中如有遵者,行禮至“一人舉觯”後,諸公大夫可以入内。
在賓席的東邊為遵者設席,公席三層,大夫兩層。
公與大夫一樣,入内時,主人下堂,賓介下堂,衆賓都要下堂,回到原來的位子。
主人迎于門内,相互揖讓上堂。
公上堂,其儀節都與賓相同,公辭去一層席,使一人撤下。
對大夫的禮節,則與介相同。
如有諸公在場,大夫則要辭去上一層席,卷而放置于席端,主人不使人撤下。
如無諸公在場,則大夫辭上一層席時,主人作答,不撤去其上一層席。
第二天,賓身穿朝服至主人處拜謝主人對自己的禮遇,主人身着與賓相同的禮服拜謝賓屈駕來臨。
主人卸去朝服而服玄端,于是犒勞司正。
不用介,不殺牲,有脯醢,菜肴視其所有而進,客人因其所欲而請。
鄉中緻仕的卿大夫、盛德的君子,邀請與否亦随其所願。
賓和介不參加。
《國風》中諸篇,亦可因其所欲而演唱。
[記] 鄉大夫身着朝服(前往先生處)議定賓、介的人選,因賓介都是鄉中賢能之士,因而不必預告習禮。
設筵用以黑布鑲邊的蒲席。
酒尊上蓋粗葛布蓋巾,賓到時撤去。
牲用狗,在堂外東北邊烹煮。
獻酒用爵,其他用觯。
所進脯五條,另有半條橫置其上以供祭祀。
脯預先陳放在東房中。
俎,用時從東壁移至西階,從西階上堂設置于席前。
賓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肩、肺;主人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臂、肺;介俎所載的肉食有:脊、脅、肫、胳、肺。
肺都要割離開。
牲都用右體,肉皮向上。
為幹杯而下拜者不空起立,起立即要酢主人。
坐着幹杯的人幹杯後要拜;站着幹杯的人幹杯後則不拜。
大凡酒杯不用,放置于左邊;将要舉以獻酬,則放置于右邊。
衆賓長者三人之中,隻有一位尊者辭洗,其儀節與賓相同。
堂下站立的衆賓,面朝東,以北為上首,如有面朝北站立的,則以東為上首。
樂正與堂下衆賓皆依序受酬,進脯醢。
凡舉爵獻賓、獻大夫、獻樂工,都要進脯醢。
已開始奏樂,大夫便不可再入内。
給樂工和吹笙人獻酒,要從上篚取爵;獻畢,要把空爵放在下篚中。
主人獻吹笙人,在西階上拜送。
磬,東西向設在兩階之間,擊磬人面朝北擊磬。
主人、介,都從北側即席,從南側降席。
司正既舉觯旅酬,要把脯醢進置其位。
凡旅酬,不洗觯。
不洗觯則不祭酒。
已開始旅酬之儀,則士便不可再入内。
撤俎:賓、介、遵者之俎,接俎的人持俎下堂後,即出門授與他們的随從人員;主人之俎,則由弟子至東壁收起來。
樂正命奏《陔夏》,賓告退,賓退到台階時,《陔夏》樂聲起。
若有諸公在場,則大夫的位置在主人北邊,面朝西。
主人的贊者面朝西,以北為上,不獻酒,不酬酒,至無算爵之後,就可以參與飲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