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夾谷之會(定公十年)
關燈
小
中
大
——聖人知禮而有勇
【原文】
十年春,及齊平。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1),實夾谷。
孔丘相(2)。
犁彌言于齊侯曰(3):“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4),必得志焉。
”齊侯從之。
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6),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
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7),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
”齊侯聞之,遽辟之(8)。
将盟,齊人加于載書曰(9):“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10),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11),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12),亦如之!” 齊侯将享公。
孔丘謂梁丘據曰(13):“齊、魯之故(14),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
且犧、象不出門(15),嘉樂不野合(16)。
飨而既具(17),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8)。
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
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19)。
不昭,不如其已也。
”乃不果享(20)。
齊人來歸郓、讙、龜陰之田(21)。
【注釋】 (1)公:指魯定公。
齊侯:指齊景公。
祝其:即夾谷,地名,在今山東萊蕪夾谷峪。
(2)相:擔任傧相,負責主持會議儀節。
(3)犁彌:齊國大夫。
(4)萊:諸侯國名,姜姓,在今山東黃縣,被齊國滅掉。
(5)士兵之:命令士兵們拿起武器沖上去。
(6)裔夷:華夏地域以外的民族。
(7)偪:同“逼”。
偪好:逼迫友好。
愆:傷害。
(8)遽(ju):迅速,緊急。
辟:同“避”。
(9)載書:盟約。
(10)竟:同“境”。
出竟:指出境作戰。
(11)茲無還:魯國的大夫。
(12)共:同:“供”。
共命:供給齊國之命。
(13)梁求據:齊景公的寵臣。
(14)故:從前的典章制度。
(15)犧、象:即犧尊、象尊 ,都是古時的酒器,外形像獸形。
不出門:意思是隻在朝會和廟堂使用。
(16)嘉樂:指鐘、磬等樂器。
(17)具:齊備。
(18)秕(bi):不飽滿的谷物。
稗(bai):像禾的雜草。
(19)昭:發揚光大。
(20)果:實現。
(21)郓(yun)、讙(huan)、龜陰:都是魯國的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陽之田”。
【譯文】 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同齊國講和。
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
孔子擔任傧相。
犁彌對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有勇氣,如果派萊人用武力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
”齊景公聽從了犁彌的話。
孔子帶着魯定公往後退,并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沖上去!兩國國君友好會見,而華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合的本意。
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
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卻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會這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1),實夾谷。
孔丘相(2)。
犁彌言于齊侯曰(3):“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4),必得志焉。
”齊侯從之。
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6),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
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7),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
”齊侯聞之,遽辟之(8)。
将盟,齊人加于載書曰(9):“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10),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11),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12),亦如之!” 齊侯将享公。
孔丘謂梁丘據曰(13):“齊、魯之故(14),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
且犧、象不出門(15),嘉樂不野合(16)。
飨而既具(17),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18)。
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
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19)。
不昭,不如其已也。
”乃不果享(20)。
齊人來歸郓、讙、龜陰之田(21)。
【注釋】 (1)公:指魯定公。
齊侯:指齊景公。
祝其:即夾谷,地名,在今山東萊蕪夾谷峪。
(2)相:擔任傧相,負責主持會議儀節。
(3)犁彌:齊國大夫。
(4)萊:諸侯國名,姜姓,在今山東黃縣,被齊國滅掉。
(5)士兵之:命令士兵們拿起武器沖上去。
(6)裔夷:華夏地域以外的民族。
(7)偪:同“逼”。
偪好:逼迫友好。
愆:傷害。
(8)遽(ju):迅速,緊急。
辟:同“避”。
(9)載書:盟約。
(10)竟:同“境”。
出竟:指出境作戰。
(11)茲無還:魯國的大夫。
(12)共:同:“供”。
共命:供給齊國之命。
(13)梁求據:齊景公的寵臣。
(14)故:從前的典章制度。
(15)犧、象:即犧尊、象尊 ,都是古時的酒器,外形像獸形。
不出門:意思是隻在朝會和廟堂使用。
(16)嘉樂:指鐘、磬等樂器。
(17)具:齊備。
(18)秕(bi):不飽滿的谷物。
稗(bai):像禾的雜草。
(19)昭:發揚光大。
(20)果:實現。
(21)郓(yun)、讙(huan)、龜陰:都是魯國的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陽之田”。
【譯文】 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同齊國講和。
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
孔子擔任傧相。
犁彌對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有勇氣,如果派萊人用武力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
”齊景公聽從了犁彌的話。
孔子帶着魯定公往後退,并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沖上去!兩國國君友好會見,而華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合的本意。
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
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卻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