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劄觀樂(襄公二十九年)
關燈
小
中
大
動的樣子。
(19)險:不平,這裡指樂曲的變化。
(20)唐:在今山西太原。
晉國開國國君叔虞初封于唐。
(21)陶唐氏:指帝堯。
晉國是陶唐氏舊地。
(22)令德之後:美德者的後代,指陶唐氏的後代。
(23)陳: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
(24)郐(kuai):在今河南鄭州南,被鄭國消滅。
(25)譏:批評。
(26)《小雅》:指《詩·小雅》中的詩歌。
(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詩·大雅》中的詩歌。
(29)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30)《頌》:指《詩經》中的《周頌》、《魯頌》和《商頌》。
(31)倨:傲慢。
國嗝:同“逼”,侵逼。
攜:遊離。
③荒:過度。
囫處:安守。
底:停頓,停滞。
(35)五聲:指宮、商、角、微、羽。
和:和諧。
(36)八風:指金、石、絲、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類樂器。
(37)節:節拍。
度:尺度。
(38)守有序:樂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39)《象箫(xiao)》:舞名,武舞。
《南龠)(yuee):舞名,文舞。
(40)《大武》:周武王的樂舞。
(41)《陬》:商湯的樂舞。
(42)慚德:遺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樂舞。
(44)不德:不自誇有功。
(45)修:作。
(46)《陬箫》:虞舜的樂舞。
(47)帱(dao):覆蓋。
(48)蔑:無,沒有。
【譯文】 吳國公子季劄前來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
魯國人讓樂工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
季禮說:“美好啊!教化開始奠基了,但還沒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勞而不怨恨了。
”樂工為他歌唱們《邶風》、《庸風》和《衛風》。
季禮說:“美好啊,多深厚啊!雖然有憂思,卻不至于困窘。
我聽說衛國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這個樣子,這大概是《衛風》吧!”樂工為他歌唱《王風》。
季劄說:“美好啊!有憂思卻沒有恐懼,這大概是周室東遷之後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鄭風》。
季劄說:“美好啊!但它煩瑣得太過分了,百姓忍受不了。
這大概會最先亡國吧。
”樂工為他歌唱《風》。
季禮說:“美好啊,宏大而深遠,這是大國的樂歌啊!可以成為東海諸國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國家吧?國運真是不可限量啊!”樂工為他歌唱《南風》。
季劄說:“美好啊,博大坦蕩!歡樂卻不放縱,大概是周公東征時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秦風》。
季禮說:“這樂歌就叫做正聲。
能作正聲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極點,大概是周室故地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魏風》。
季禮說:“美好啊,輕飄浮動!粗擴而又婉轉,變化曲折卻又易于流轉,加上德行的輔助,就可以成為賢明的君主了”樂工為他歌唱《唐風》。
季禮說:“思慮深遠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通民在吧!如果不是這樣,憂思為什麼會這樣深遠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後代,誰能像這樣呢?”,樂工為他歌唱《陳風》。
季劄說:“國家沒有主人,難道能夠長久嗎?”再歌唱《郐風》以下的樂歌,季禮就不作評論了。
樂工為季劄歌唱《小雅》。
季禮說:“美好啊!有憂思而沒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說,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時的樂歌吧?還是有先王的遺民在啊!”樂工為他歌唱《大雅》。
季禮說:“廣闊啊!樂工為他歌唱《頌》。
季禮說:“好到極點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厭倦,哀傷而不憂愁,歡樂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寬廣而不張揚,施予而不耗損,收取而不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濫。
五聲和諧
(19)險:不平,這裡指樂曲的變化。
(20)唐:在今山西太原。
晉國開國國君叔虞初封于唐。
(21)陶唐氏:指帝堯。
晉國是陶唐氏舊地。
(22)令德之後:美德者的後代,指陶唐氏的後代。
(23)陳: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
(24)郐(kuai):在今河南鄭州南,被鄭國消滅。
(25)譏:批評。
(26)《小雅》:指《詩·小雅》中的詩歌。
(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詩·大雅》中的詩歌。
(29)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30)《頌》:指《詩經》中的《周頌》、《魯頌》和《商頌》。
(31)倨:傲慢。
國嗝:同“逼”,侵逼。
攜:遊離。
③荒:過度。
囫處:安守。
底:停頓,停滞。
(35)五聲:指宮、商、角、微、羽。
和:和諧。
(36)八風:指金、石、絲、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類樂器。
(37)節:節拍。
度:尺度。
(38)守有序:樂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39)《象箫(xiao)》:舞名,武舞。
《南龠)(yuee):舞名,文舞。
(40)《大武》:周武王的樂舞。
(41)《陬》:商湯的樂舞。
(42)慚德:遺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樂舞。
(44)不德:不自誇有功。
(45)修:作。
(46)《陬箫》:虞舜的樂舞。
(47)帱(dao):覆蓋。
(48)蔑:無,沒有。
【譯文】 吳國公子季劄前來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
魯國人讓樂工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
季禮說:“美好啊!教化開始奠基了,但還沒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勞而不怨恨了。
”樂工為他歌唱們《邶風》、《庸風》和《衛風》。
季禮說:“美好啊,多深厚啊!雖然有憂思,卻不至于困窘。
我聽說衛國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這個樣子,這大概是《衛風》吧!”樂工為他歌唱《王風》。
季劄說:“美好啊!有憂思卻沒有恐懼,這大概是周室東遷之後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鄭風》。
季劄說:“美好啊!但它煩瑣得太過分了,百姓忍受不了。
這大概會最先亡國吧。
”樂工為他歌唱《風》。
季禮說:“美好啊,宏大而深遠,這是大國的樂歌啊!可以成為東海諸國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國家吧?國運真是不可限量啊!”樂工為他歌唱《南風》。
季劄說:“美好啊,博大坦蕩!歡樂卻不放縱,大概是周公東征時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秦風》。
季禮說:“這樂歌就叫做正聲。
能作正聲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極點,大概是周室故地的樂歌吧!”樂工為他歌唱《魏風》。
季禮說:“美好啊,輕飄浮動!粗擴而又婉轉,變化曲折卻又易于流轉,加上德行的輔助,就可以成為賢明的君主了”樂工為他歌唱《唐風》。
季禮說:“思慮深遠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通民在吧!如果不是這樣,憂思為什麼會這樣深遠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後代,誰能像這樣呢?”,樂工為他歌唱《陳風》。
季劄說:“國家沒有主人,難道能夠長久嗎?”再歌唱《郐風》以下的樂歌,季禮就不作評論了。
樂工為季劄歌唱《小雅》。
季禮說:“美好啊!有憂思而沒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說,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時的樂歌吧?還是有先王的遺民在啊!”樂工為他歌唱《大雅》。
季禮說:“廣闊啊!樂工為他歌唱《頌》。
季禮說:“好到極點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厭倦,哀傷而不憂愁,歡樂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寬廣而不張揚,施予而不耗損,收取而不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濫。
五聲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