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與向上創造
關燈
小
中
大
談到向上創造,必先明白生命。生命是怎樣一回事呢?在這裡且先說:生命和生活是否有個區别?
生命與生活,在我說實際上是純然一回事;不過為說話方便計,每好将這件事打成兩截。所謂兩截,就是,一為體,一為用。其實這隻是勉強的分法,譬如以動言之,離開動力便沒有活動;離開活動就沒有動力,本是一回事。宇宙之所表現者雖紛繁萬狀,其實即體即用,也隻是一回事,并非另有本體。猶如說:我連續不斷的生活,就是“我”;不能将“我”與連續不斷的生活分為二。生命與生活隻是字樣不同,一為表體,一為表用而已。
“生”與“活”二字,意義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唯“生”、“活”與“動”則有别。車輪轉,“動”也,但不謂之“生”或“活”。所謂生活者,就是自動的意思;自動就是偶然。偶然就是不期然的,非必然的,說不出為什麼而然。自動即從此開端動起——為第一動,不能更追問其所由然;再問則唯是許多外緣矣。
生命是什麼?就是活的相續。活就是向上創造。向上就是有類于自己自動的振作,就是活;活之來源,則不可知。如詩文詩畫,興來從事,則覺特别靈活有神,此實莫名其所以然。特别靈活就是指着最大的向上創造,最少機械性。雖然在人的習慣上,其動的方式可以前後因襲,但此無礙于特别靈活,因為它是促進創造的。
一般人大都把生活看做是有意識的,生命當作是有目的的,這是錯誤。整個生命的本身是毫無目的的。有意識的生活,隻是我們生活的表面。就人的一生那麼長的時間言之,仍以無意識生活為多。并且即在自己覺得好像有目的,其實仍是沒有目的。就一段一段瑣碎的生活上,分别目的與手段,是可以的;就整個生活說,沒法說目的——實在也沒有目的。如果有目的,在有生之初就應當有了,後來現安上去一個目的就不是了。
向上創造就是靈活奮進,細分析之可有兩點:(一)向上翻高;(二)往廣闊裡開展。生命(或生物)自開頭起就是這麼一回事,一直到人類——到現在的人類,仍是這麼一回事。生物進化史、人類文化史,處處都表明這向上與擴大。以至現在我們要好的心、奔赴理想的精神,還無非是這回事。發展到此,已證明生命的勝利。但這個勝利,不是開頭就是規定如此,今後的歸趨,仍然是不能有一個究竟的!
與向上創造相反的就是呆闆化機械化的傾向。很奇怪的,亦是奇妙的事,生命為了求得更進一步之向上與擴大,恒必将其自身機械化了才行。他像是沒有法子一蹴的就上去,必須逐步進展,走上一步是一步。要邁進于第二步時,即把第一步交代給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把他機械化了,但這一段生活裡面就不用再去操心。例如動物生理現象中,,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種種運轉活動,就是生命之機械化。生命在此一段,很鄰近于機械化,他不複是不能追問其所由然的第一動,不複是自動,而為被動矣。人類生活中必須養成許多習慣,亦是此例。習慣化即機械化。騎腳踏車未成習慣時,必得操心;既熟練後,不需再用心力,而可遊心于更高一段的活動:在車上玩種種把戲之類。在生理現象與習慣之間的本能,亦是生命之機械化者;人類社會中之有禮法制度,正亦相同。這都是省出力量,再向前開展;一步步向上創造,一步步機械化,在一步步地開展去;生命就是始終如此無目的地向上創造。人類的向善心,愛好真理,追求真理,都從此一個趨向而來,不是兩回事。這一趨向極明朗;但趨向隻是趨向,不是目的。
生命與生活,在我說實際上是純然一回事;不過為說話方便計,每好将這件事打成兩截。所謂兩截,就是,一為體,一為用。其實這隻是勉強的分法,譬如以動言之,離開動力便沒有活動;離開活動就沒有動力,本是一回事。宇宙之所表現者雖紛繁萬狀,其實即體即用,也隻是一回事,并非另有本體。猶如說:我連續不斷的生活,就是“我”;不能将“我”與連續不斷的生活分為二。生命與生活隻是字樣不同,一為表體,一為表用而已。
“生”與“活”二字,意義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唯“生”、“活”與“動”則有别。車輪轉,“動”也,但不謂之“生”或“活”。所謂生活者,就是自動的意思;自動就是偶然。偶然就是不期然的,非必然的,說不出為什麼而然。自動即從此開端動起——為第一動,不能更追問其所由然;再問則唯是許多外緣矣。
生命是什麼?就是活的相續。活就是向上創造。向上就是有類于自己自動的振作,就是活;活之來源,則不可知。如詩文詩畫,興來從事,則覺特别靈活有神,此實莫名其所以然。特别靈活就是指着最大的向上創造,最少機械性。雖然在人的習慣上,其動的方式可以前後因襲,但此無礙于特别靈活,因為它是促進創造的。
一般人大都把生活看做是有意識的,生命當作是有目的的,這是錯誤。整個生命的本身是毫無目的的。有意識的生活,隻是我們生活的表面。就人的一生那麼長的時間言之,仍以無意識生活為多。并且即在自己覺得好像有目的,其實仍是沒有目的。就一段一段瑣碎的生活上,分别目的與手段,是可以的;就整個生活說,沒法說目的——實在也沒有目的。如果有目的,在有生之初就應當有了,後來現安上去一個目的就不是了。
向上創造就是靈活奮進,細分析之可有兩點:(一)向上翻高;(二)往廣闊裡開展。生命(或生物)自開頭起就是這麼一回事,一直到人類——到現在的人類,仍是這麼一回事。生物進化史、人類文化史,處處都表明這向上與擴大。以至現在我們要好的心、奔赴理想的精神,還無非是這回事。發展到此,已證明生命的勝利。但這個勝利,不是開頭就是規定如此,今後的歸趨,仍然是不能有一個究竟的!
與向上創造相反的就是呆闆化機械化的傾向。很奇怪的,亦是奇妙的事,生命為了求得更進一步之向上與擴大,恒必将其自身機械化了才行。他像是沒有法子一蹴的就上去,必須逐步進展,走上一步是一步。要邁進于第二步時,即把第一步交代給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把他機械化了,但這一段生活裡面就不用再去操心。例如動物生理現象中,,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種種運轉活動,就是生命之機械化。生命在此一段,很鄰近于機械化,他不複是不能追問其所由然的第一動,不複是自動,而為被動矣。人類生活中必須養成許多習慣,亦是此例。習慣化即機械化。騎腳踏車未成習慣時,必得操心;既熟練後,不需再用心力,而可遊心于更高一段的活動:在車上玩種種把戲之類。在生理現象與習慣之間的本能,亦是生命之機械化者;人類社會中之有禮法制度,正亦相同。這都是省出力量,再向前開展;一步步向上創造,一步步機械化,在一步步地開展去;生命就是始終如此無目的地向上創造。人類的向善心,愛好真理,追求真理,都從此一個趨向而來,不是兩回事。這一趨向極明朗;但趨向隻是趨向,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