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錯誤

關燈
對旁人人格總不懷疑,對自己知識見解總覺得不夠,人類彼此才可以打通一切。這态度是根本的。頂要緊的是徹始徹終不懷疑人家心術,徹底地覺得自己的知識見解不夠。徹始徹終追求下去,才能了解各派;了解各派到什麼程度,才可以超越各派到什麼程度。最後的真理獲得是可能的。隻怕你自滿,隻怕你不去追求。

    真理同錯誤,似乎極遠,卻又極近。任何錯誤都有對,任何不對都含有真理;他是錯,已經與對有關系,他隻是錯過了對。怎樣的錯,總還有一點對;沒有一絲一毫的對,根本沒有這回事。任何錯誤意見都含有對;較大的真理是錯誤很少,最後的真理是錯誤的綜合。錯就是偏,種種的偏都集合起來,容納起來,就是真理。容納各種派,也就超越了各種偏,他才得有各種偏。最後的真理就是存在這裡。

    我說每種學說都有他的偏處,并不是說沒有最後的結論。凡學問家都是搜集各種偏,而人類心理都是要求統一。不斷地要求統一,最後必可做到統一。最有學問的人,就是最能了解錯誤來源的人;有最高見解的人。是能包括種種見解的人。人類心理有各種的情,常常表現在各種的偏上,好惡可以大相反。可是聰明一點的人,生命力強、感情豐富的人,他能了解各種偏的來源,而能把種種的偏都包含進去,所以他就能超。聖人能把各種心理都容進來,他都有,所以他是最能了解一切的人而通天下之情。所以說真理是通天下之見,是一切對或一切錯誤的總彙。孟子說:“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孟子所謂同然有所指,姑為借用)聖人對人都有同然;性情很好的人,聖人與他有同然,即性情極怪的人,聖人也與他也有同然,聖人完全了解他,所以同然。聖人與天下人無所不同然。最有高明見識的人。才是最能得真理的人;他對于各種意見都同意,各種錯誤都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