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問題所需的态度

關燈
研究問題必須具有的态度,大概可分三點來說:

    (一)要有一個追求不放松的态度。不追求則很容易隻看見一些廣泛的材料,而不能很把握其要點。凡能把握問題所在者必能追求不已。譬如我講話好繞大圈子,實則我沒有法子不繞大圈子。因追求乃能輾轉深入而探到問題的根本。等到講話時就仿佛繞圈子了。

    (二)要不怕問題牽連廣大。并且不要這個,就忘去了那個,要能将與本問題有關系之各方面都照顧得到。要能輾轉牽引,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可是始終還是一個球。

    (三)要從容有含蓄,不要性急。性急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當你對他講這樣不好,他就以為你主張那樣。你說民主制度不好,他就想到你是相信獨裁;你批評資本主義,你就想到你是共産黨。諸如此類,這都是由于性急之故。我說話時常常不願說一面理,譬如講近代西洋政治制度時,先說明其牽掣均衡的巧妙處,但我的意思卻不在這裡。這裡是賓;其與我之主張結論相去不知多少路遠,在這底下要轉彎的;因為我的思想經過了許多變化,隻要憑此曲折以襯托我的正面意思而已。若還以為我的主張是這樣,便是一個大錯誤。可是在心性淺急的人,卻很容易辨不清賓主本末而發生誤會。

    我最不想發表單篇短文章,不願在許多問題中抽出一個問題來談,除非在不得已的時候;因為短文很難将自己整套意思前後曲折發表出來。不能全部拿出來,是我最不甘心的。譬如一幅圖畫,是由陰陽明暗幾面配合成功的;假如陰陽明暗左右前後沒有完全排比出來,支節片段的東西就不能供人家的欣賞領略。有時為事實所迫,這不甘心的事卻亦作了不少。

    現在外面對我有誤會的太多。其故蓋在一般人心淺性急,而我的理論主張又未全盤發表(編者按:全部理論現已出版)。再則道理雖同一道理,而在普通人于事實來到,固可一點即破,不難相遇;事實未到眼前,則千言萬語亦殊難了了。這是無可奈何的!中國問題的複雜性與深曲性均達極高程度,大家不了解我倒是件小事;沒有研究問題的态度,而耽誤了民族社會的前途,卻甚可懼!有志青年幸其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