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自己必親師取友

關燈
做人必須要時時調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條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簡直是一生受用不盡;如果不能夠注意這話,就是自暴自棄,就是自己不要自己。

    但在這調理自己的上面,有什麼好方法呢?前次曾說過調理自己要自覺,要反省,時刻去發見自己的毛病;比如自己的毛病在于性子太急,或在于太亂太散懈,這都須自覺地去求醫治。但是每不易做到,不易自知其病,雖治病又不易去管理自家。古人雲:“智者不能自見其面,勇者不能自舉其身。”這就是說人不易看清楚自己的面孔;即看清楚了又不易随時可以自主的調理自己。于是這時唯一的方法,就是“親師取友”。此外别無他法。為什麼呢?因為每人常會把自己忽忘了,如果不忽忘,就一切都無問題;無奈都易于忽忘,因此就得師友常常提醒你,使你不忽忘。

    靠朋友之提醒以免于忽忘,這是一層;更進一層,就是靠朋友的好處,以融化感應自己的缺短而得其養,假定我的脾氣是急躁的,與脾氣和平者相處,可以改去急躁;我的精神不振,而得振作的朋友,我處于其中,也自然會于無形中振作起來。

    所以如果我們有意去調理自己,則親師取友,潛移默化,受其影響而得其養,是一個最好的辦法。說得再廣泛一些,如果要想調理自己,就得找一個好的環境。所謂好的環境,就是說朋友團體,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如果在一塊的人是不好的,那就很危險,不知不覺地就會日趨于下流。

    再則,朋友彼此幫忙時所應注意的,就是:以同情為根本,以了解為前提。我們對朋友如果是愛護他的,自然要留意他的毛病短處,而頂要緊的,還是要對于他的毛病短處,須有一種原諒的意思。我們指點他的毛病短處的時候,應當是出于一個好的感情,應當是一個領導他幫助他的意思。是要給他以調理,不是隻給他一個刺激就算完了。自然,有時候一個嚴重的刺激,也是不可少。即是說有時候有給他一個痛責的必要。但大體上說,你不要隻給他一個刺激算完,必須給他一種調治。如果愛惜他的意思不夠,說話就不會發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