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關燈
今日早晨想到《論語》上“盍各言爾志”一句話,現在就言我之志。

    “你的志願何在?”如果有人這樣問我,那我可以回答:

    我願終身為民族社會盡力;并願使自己成為社會所永久信賴的一個人。

    在這混亂的中國社會,無論在思想上、在事實上,都正是彷徨無主的時候。這時候做人最難有把握,有腳跟。常見有許多人,在開頭的時候都很有信望,但到後來每每失去了社會的信任,促使社會益發入于混亂。我覺得現在的中國,必須有人一面在言論上為大家指出一個方向,更且在心地上、行為上大家都有所信賴于他。然後散漫紛亂的社會才仿佛又所依歸,有所宗信。一個複興民族的力量,要在這個條件下才能形成。我之所以自勉者唯此;因我深切感到社會多年來所需要者唯此。

    八十年來,中國這老社會為新環境所刺激壓迫,而落于不幸的命運,民族自救運動一起再起,都一次一次的先後失敗了。每一次都曾引動大家的熱心渴望,都曾漲到一時的高潮;但而今這高潮都沒落了,更看不見一個有力量的潮流可以系屬多數的人心,而卻是到處充滿了灰心、喪氣、失望、絕望。除了少數人盲目地幹而外,多數人無非消極鬼混,挨磨日子,而其實呢,中國問題并不是這樣一個可悲觀的事。悲觀隻為蔽于眼前。若從前後左右通盤觀測,定能于中國前途有很深的自信;隻可惜多數人蔽于眼前,沒有這眼光罷了!我是對中國前途充滿了希望,絕對樂觀的一個人。我胸中所有的是勇氣,是自信,是興趣,是熱情。這種自信,并不是盲目的、随便而有的;這裡面有我的眼光,有我的分析與判斷。(我講的《鄉村理論建設》便是這個,不複贅。)我是看到了前途應有的轉變與結局,我相信旁人亦能慢慢地看到;因為從事實上一天一天在暗示我們所應走的而唯一可能的方針路線(鄉村建設)。我的自信不難成為大家的共信;我的勇氣可以轉移大家的灰頹之氣。大概中國社會不轉到大家有自信、有勇氣之時,則中國将永遠沒有希望。然而民族自救的最後覺悟、最後潮流畢竟是到了!我們就是要發動這潮流,釀成這潮流!這方向指針我是能以貢獻給社會的;——我充分有這自信。單有方向指針還不夠,還須有為社會大衆所信托的人格,為大家希望之所寄。因此,我要自勉作一個有信用的人,不令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