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語卷下

關燈
館中。

    夜有人長九尺馀,皂衣高冠,大咤,聲動左右。

    子路引出,與戰于庭,仆于地,乃大鳀魚也。

    〈鳀,大計切,鲇也。

    〉子曰:吾聞物老則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來也。

    夫六畜之物及龜蛇魚鼈及草木,乆者皆神為妖怪,故謂之五酋。

    五酋,五行之方皆有其物。

    酋者,老也,故物老皆為怪。

    殺之則已,夫何患焉?〈搜神記〉 曽子第二十 曽子從仲尼在楚,心動,問母。

    母曰:思之齧指。

    孔子聞之曰:參之至誠,精感萬裡。

    〈搜神記〉 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動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稱皇,德合天地者稱帝,義名曰王〈。

    帝王世紀〉。

     孔子與聞魯國之政,齊人懼,曰:孔子為政必伯,伯則吾地近焉,我為之先并矣,盍緻地焉?犁鋤曰:請先沮之,沮之不可,緻地庸遲乎?于是選國中女子八十人,皆衣文衣,舞康樂,文馬三十驷,以遺魯君。

    魯君遊觀終日,卒受之。

    三日不朝,孔子遂行。

    師己送之,曰:夫子則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谒,可以死敗。

    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師己反,季桓子曰:孔子何言?師己以實告。

    桓子歎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

    孔子去魯十三年,适衛者五,适陳、蔡者再,适曹、适宋、适鄭、适葉、适楚各一,諸侯皆莫能用,卒自衛反魯。

    蓋定公十四年由大司冦攝相事時也。

    齊歸女樂,孔子行〈。

    孔子世家:〉, 魯沈猶氏旦飲其羊,飽之,以市欺人。

    公慎氏有妻而惡慎潰氏,奢侈驕佚。

    魯市鬻牛馬者善豫價。

    孔子為魯司冦,沈猶氏不敢飲其羊。

    公慎氏岀其妻,慎潰氏逾境而走。

    鬻牛馬者不豫價,布正以持之也。

    既為司冦,季孟堕郈、費之城,齊人歸所侵魯之地,由積正之所緻也。

    故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劉向新序:〉, 楚昭王召孔子,欲使執政,而封以書社七百裡。

    子西謂楚王曰:楚之祖封于周,為子男五十裡。

    今孔子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裡乎?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裡之君卒王天下。

    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

    〈史記〉:衛孔文子将攻子太叔,問策于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

    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去魯凡十四年而反乎魯。

    〈孔子世家〉: 孔子曰:孝弟之至,通乎神明,光于四海,舜之謂也。

    孔子謂曽子曰: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

    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并見新序〉 子曰:聽逺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

    望逺者,察其貎而不察其形。

    立乎定哀之間,而指乎隠桓。

    隠桓之日逺矣。

    〈榖梁子:〉: 定公?齊侯于夾谷孔子相兩君就壇兩相相揖齊人。

    鼓噪而起欲執魯君孔子曆階而止不盡一等命司馬。

    止之孔子視歸乎齊侯曰兩君之合而夷狄之人何為。

    來為齊侯謝曰寡人之過也退而屬二三大夫曰大夫。

    率君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率我入夷狄之俗何為乃罷。

    ?齊君使優施舞于魯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當。

    死司馬行法首足異門出齊人懼來歸郓讙龜陰之田。

    蓋為此也因是以見有文事必有武備孔子夾谷之?。

    見之。

    〈公羊傳〉。

     孔子之宋,匡簡子将殺陽虎,孔子似之。

    甲士圍孔子之舍,子路奮?将下鬥。

    孔子止之曰:何仁義之不免俗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脩也,是丘之過也。

    若似陽虎,非丘之罪也。

    命也夫!由,歌,吾和汝。

    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甲罷。

    〈說苑〉 孔子母顔氏徴在遊大澤之陂,夢黑帝使請己,己往,夢交語曰:汝乳必于空桑之中。

    覺則若感,生丘于空桑首,類尼丘山,故以為名。

    〈孔演圖〉。

     孔子生之夜,有二蒼龍自天而下,有二神女擎香霧于空中,以沐徴在。

    先是有五老列于庭,則五星之精。

    有麟吐玉書于阙裡人家,雲水精之子,繼商周而素王出,故蒼龍繞室,五星降庭。

    徴在知其為異,乃以繡绂系麟角而去。

    至敬王末,魯定公二十四年,魯人鋤商田于大澤,得麟,以示夫子。

    夫子知命之終,乃抱麟解绂而涕泗焉。

    〈伏侯古今注:〉, 仲尼,魯人,生不知易本。

    偶筮其命,得旅,請益于商瞿氏,曰:子有聖智而無位。

    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

    鳳鳥不來,河無圖至。

    嗚呼,天命之也!歎訖而息。

    志〈庖犧氏先文〉。

     仲尼牛唇吐教,陳機受度。

    又仲尼虎掌,是謂威。

    射胸應矩,是謂儀古。

    又仲尼龜脊。

    又孔子海口,言若含澤。

    又夫子輔喉〈。

    孝經鈎命決〉: 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闗,勇複孟諸,足蹀狄兔,不以力聞。

    〈呂氏春秋〉 孔子去魯,佩象環五寸。

    象,言其有文理也。

    環,可循而無窮也。

    〈,古禮記〉。

     西狩獲麟,有告者曰:有麇而角者。

    子曰: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窮矣。

    〈公羊傳:〉。

     孔子将死,遺袐書曰:不知何一男子,自稱秦始皇,上我堂,踞我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

    後始皇至魯,觀孔子宅,至沙丘而亡。

    〈王充論衡〉 鮑永為魯郡太守,時彭豐等不降,阙裡無故荊棘自辟,從講堂埽除至孔子廟。

    永異之,謂府丞曰:方今阸急,而阙裡無故自滌,豈夫子欲行大飨誅無狀也?乃脩學行鄉禮,請豐?手格殺之。

    〈東觀漢記〉 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醜,孔子卒。

    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餘在疚。

    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國語〉 孔子卒,受魯君璜玉,葬郭之北,泗水為之卻流。

    〈白虎通〉锺離意為魯相,出私錢付戶曹。

    孔?脩孔子車,身入廟,拭幾席劍履。

    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得璧七枚,懷其一,以六枚白意。

    孔子教授堂下床頭懸一甕,召?問,?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

    意發視之,中有素書,曰:後世脩吾書,董仲舒;?吾車,拭吾履,發吾笥,锺離意。

    璧有七,張伯懷其一。

    〈锺離意傳〉 孔子集語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