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關燈
地道:「父皇,肅王所言兒臣不懂,兒臣并未參與戰情,僅負責糧草的運送。

    」 皇上一點頭。

    「肅王,朕也不懂。

    」 一問到關鍵處,略感興奮的陸定宗小心的掩去眼中的得意。

     「啟禀父皇,就是糧草出了問題呀!将士們吃不飽才想趕緊打完仗回京,六皇弟他急呀!一急就躁進了,心浮氣躁的身先士卒,才會一去不複返。

    」少了燕王,再少了甯王,這天下已經有一半掌握在他手中。

     「糧草?」 「是呀!父皇,兒臣接到了消息,說是四皇弟準備的糧草全是發黴的陳米,那是有毒的,根本吃不得,不少兵士吃了上吐下瀉,連拉了數日仍未癒,奄奄一息地躺着,連弓都拉不開怎麼殺敵?」快下旨降罪吧!父皇,削職下獄。

     陸定宗的笑藏在眼底,不容易察覺。

    他費了三年的時間打通和南蠻的關節,又送鹽、又送茶葉、種子的才把南蠻各部落的首領攏在一塊,煽動他們和朝廷為敵,允諾糧食的供給和送其一片草原地讓他們自給自足的放牧、耕種。

     他就快要成功了,一切照他的計畫進行着,隻要他再鼓動父皇一番,削去老四的甯王封号,他便能毫無顧忌地收拾太子,以他在朝中的人望和母妃的枕頭風,何愁一朝天子之位不落到他手上。

     「老四,你有什麼話要說,朕給你一個機會。

    」他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了,不想知道另一名皇兒包藏禍心。

     陸定淵神色沉着,不急着為自己辯解,似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反倒是一旁的太子掩着唇,咳嗽着挺身而出。

     「三皇弟的假消息是誰給你的,此人居心叵測,快快拿下,定是敵國奸細,不容輕忽。

    」 「假消息?!」 「消息是假?」 皇上訝然,陸定宗大驚。

     「父皇,兒臣亦關切邊關戰事,故與邊關大将聯系,六皇弟失蹤前兒臣還收到餘副将的飛鴿傳書,告知二百八十輛裝滿白米、軍袍、藥材、兵器的大車已抵達數日,衆将士衣食無缺,馬壯兵足。

    」 「什麼?!」怎麼可能?! 看到陸定宗難以置信的錯愕表情,陸定傑又再度進言,「原本朝廷的财源吃緊,最多隻能出一百二十輛,是甯王來和兒臣商議,各自又拿出三十萬兩白銀購米置衣,方解燃眉之急,哪來發黴的陳米?這消息簡直荒誕、一派胡言…… 「而且四皇弟拿的可是他媳婦兒的嫁妝,周側妃的陪嫁大都是香料,她又善于調香,為了幫四皇弟籌措軍饷,她甘于操行賤業,制香、調香來售予夫人、小姐們,積少成多補足了欠缺的銀兩,否則真要如三皇弟而言,我朝軍士要餓着肚子打仗了。

    」 「嗯!難得、難得,不愧是我皇家好兒媳,周側妃是那日在圍場狩獵時用迷香幫端敬公主赢得頭籌的小丫頭吧!」他印象深刻,連着大半月,公主老在他耳邊念着這事。

    那時忘了封賞,應該補上。

     「是兒臣愛妃。

    」陸定淵拱手一揖,不提側字,以愛妃帶過。

     「好,有賞,等此次戰事過後再行賞賜。

    」賞罰分明的皇上金口玉言,不因燕王的去向不明而有所怠忽。

     「謝父皇。

    」這一關挺過了,接下來換他出招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的陸定宗一臉懊惱的上前。

    「父皇,是兒臣一時不察,幾乎令四皇弟蒙冤了,兒臣有罪,誤信議言,請父皇允許兒臣戴罪立功,親赴邊關找尋六皇弟下落,并把南蠻人悉數打回沼澤之地。

    」 他主動請纓隻有一種用意,打仗是假,手握兵權是真。

     「你有此心,朕甚為欣慰,即日起朕命你……」邊關大城不能丢,沒了燕王,也要有人頂住。

     皇上的話尚未說完,陸定淵便聲若洪鐘地出言打斷—— 「讓兒臣去吧!父皇,兒臣先前與六皇弟為了一點小事鬧得不愉快,而後雖然合好了,但内心始終有愧,想為他做些事好彌補一時的荒唐。

    」 肅王去,六弟就真的活不成。

     「你想去?」這孩子……唉!真是重情重義,為了讓燕王好好打一場勝仗,連那點家底都掏光了。

     「是的,兒臣迫不及待。

    」速戰速決。

     看他一臉急切,皇上笑了。

    「果然手足情深,朕心快慰呀!若是皇家子弟都能如你一般友愛兄弟,朕的江山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