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養類

關燈
graven):猶天性,本性。

     [2]窮理:探究天下萬事的道理。

    窮,探究。

     [3]盡性:充分探究天下萬物的本性。

    盡,充分探究,徹底了解。

    《周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 [4]達天:洞悉天地變化的規律。

    達,洞悉,知曉。

     [5]入神:探察自然萬物内在的精妙與神奇。

     [6]緻廣大:實現人生氣象的寬廣和博大。

    緻,實現,達到。

     [7]高明:指眼界高遠與思想睿智。

     [8]情欲:泛指人的嗜好和欲念。

     [9]約己:約束自己,管束自己。

    約,約束,管束。

     [10]清心:去除雜念,使内心平和安甯。

     [11]寡嗜欲:戒除不良嗜好。

    寡,減少。

    此處指去除、戒除。

    嗜欲,感官上的享樂。

     [12]虛:使……虛心。

    此處指謙虛。

     [13]善:美德。

     [14]平:使……平和。

    此處指平靜。

     [15]潛:使……潛心。

    此處指專注。

     [16]定:使……安定。

    此處指沉穩。

     [17]清明:清淨明澈。

     [18]湛(zhàn)一:精純專一。

    湛,精純。

     [19]沉警以養吾之識:培養膽識,使之沉穩機警。

    沉警,沉穩機警。

    識,膽識,膽量。

     [20]剛大:剛正寬宏。

     [21]凝重:莊嚴穩重。

     [22]寬裕:寬廣豁達。

     [23]嚴冷:嚴正肅穆。

     [24]涵育:涵養化育。

    此處指個人内心德行的修煉。

    深:深度。

    此處指有深厚的德行修養。

     [25]渾厚:質樸敦厚,原指人心地淳樸。

    此處作動詞,使人變得質樸敦厚。

    大:大度,寬容。

     [26]虛:謙虛,虛心。

    養:培養,修養。

    心:内心,心地思想。

     [27]德:道德,德行。

    養:培養。

    此處指約束。

    身:此處指行為。

     [28]涵養:修養内心。

    沖虛:淡泊謙遜。

     [29]身世:人生在世。

     [30]省除:排除,去除。

     [31]心性:内心。

    安和:安甯平和。

     [32]顔子四勿:所謂“四勿”,即孔子教誨顔回的四條戒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語出《論語·顔淵》:“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33]收入:放在心裡,牢記在心。

     [34]閑存:閑暇時修養心性。

    閑,閑暇。

    存,存養,存心養性。

    此處指修身養性。

     [35]制外以養中也:抵制外界的幹擾以修養自己的内心。

    制,抵制。

    中,内心。

     [36]孟子四端:所謂“四端”,即孟子提出人應當具備恻隐、羞惡、辭讓、是非四條基本标準。

    語出《孟子·公孫醜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 [37]擴充:推廣發揚。

     [38]格緻:格物緻知。

    探尋事物本源,獲取知識真理。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39]推近以暨(jì)遠也:由近及遠。

    此處指要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而後逐漸上升到家國天下的境界。

     [40]發:表現,表露。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41]人心:人的本心本性。

    溯:此處指上升。

    道心:道德修為之性。

     [42]指:此處指回歸。

     [43]省(xǐng)察:内省,用心體悟。

     [44]沖粹:中和純正。

     [45]近春溫:好像春天般溫暖和潤。

    近,好比,好像。

    春溫,春天般溫暖和潤。

     [46]謹嚴:謹慎嚴格。

     [47]近秋肅:好像秋天般嚴正肅穆。

     [48]性情:性格脾氣。

    理會:關心,在意。

     [49]念慮:念頭,想法。

    此處指思想意識。

    提撕:提醒,注意。

    《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漢鄭玄注:“我非但對面語之,親提撕其耳。

    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啟覺。

    ” [50]氣質:此處指品格德行。

    銷熔:熔解。

    此處指改變、改善。

     [51]克治:克己自制。

     [52]動:萌動,萌生。

     [53]任乎氣:即任氣,意氣用事。

     [54]锢:禁锢,束縛。

    滞:使……停滞。

    此處指使……無法生長。

     [55]薰:熏染,習染。

     [56]果決:果斷堅決。

     [57]餘閑:閑暇,悠閑。

     [58]因循:此處指遲延拖拉。

     [59]餘忙:忙碌,忙亂。

     [60]寡欲:欲望少。

    靜:此處指内心清淨,沒有雜念。

     [61]主:主見。

    此處指遠大的目标與堅定的志向。

    虛:虛心求教,虛懷若谷。

     [62]聖:聖人,指德行完備建立功業的人,如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

     [63]賢:賢人,指德才兼備的人。

     [64]凡:凡人,普通人。

     [65]徇欲:縱欲,放縱欲望而不加節制。

    徇,順從。

    狂:任性放蕩之人。

     [66]心術:心思。

     [67]險:陰險,狠毒。

     [68]平:平和。

     [69]心事:心緒。

     [70]心氣:此處指人的精神狀态。

     [71]餒(něi):頹廢,喪氣。

     [72]剛:此處指剛健有力,精神飽滿。

     [73]靜默:沉靜少言。

    靜,沉靜。

    默,少言。

     [74]儉約:勤儉節約。

     [75]切己良箴(zhēn):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勸誡良言。

    切己,與自身密切相關。

    箴,勸誡之言。

     [76]妄動:草率行事。

     [77]坐馳:終日安坐空想。

    《莊子·人間世》:“瞻彼阕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晉郭象注:“此為以應坐之日而馳骛不息也。

    ” [78]旁骛(wù):心神不專。

     [79]病:缺點,問題。

     [80]常操常存:長久地堅持與存養。

     [81]得一恒字訣:訣竅在一個“恒”字。

    恒,恒久,持久。

    訣,訣竅,秘訣。

     [82]敬:恭敬謹慎。

    守:堅守。

    此心:人之本心。

     [83]斂抑:收斂抑制。

    氣:此處指人的虛妄浮躁之氣。

     [84]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