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聯璧》原序
關燈
小
中
大
餘自道光丙午歲[1],敬承先志,輯《幾希錄續刻》,工竣後,遍閱先哲語錄,遇有警世名言辄手錄之[2],積久成帙[3],編為十類,曰《覺覺錄》。惟卷帙繁多,工資艱巨[4],未能遽付梓人[5],因将《錄》内整句先行刊布[6],名《格言聯璧》,以公同好[7]。至全《錄》之刻,姑俟異日雲[8]。
鹹豐元年仲夏[9],山陰金纓蘭生氏謹識[10]。
【譯文】
我從道光二十六年開始,恭敬地承襲先人志向,輯錄《幾希錄續刻》,任務完成之後,遍覽先賢語錄,遇到名言警句便親手抄錄,積累久了便漸成卷冊,将所輯内容編排為十類,名為《覺覺錄》。隻因卷帙浩繁,工程浩大、費用昂貴,因而未能及時交給刊刻的工匠,于是将《覺覺錄》中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先行刊刻發布,取名為《格言聯璧》,分享給志趣相同之人。至于全部《覺覺錄》的刊刻,姑且等将來吧。
鹹豐元年仲夏,浙江山陰金纓鄭重記叙。
***
[1]道光丙午歲:道光二十六年(1846)。
[2]手:親手。
[3]帙(zhì):卷,冊。此處指文獻輯錄頗具規模。
[4]工資艱巨:工程浩大,費用昂貴。工,工程。此處指刊刻所需人工。資,費用。此處指刊刻所需費用。
[5]遽付梓人:及時交給刊刻的工匠。遽(jù),立刻,及時。梓(zǐ)人,古代從事印刷業的刻版工人。
[6]因将《錄》内整句先行刊布:于是将《覺覺錄》中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先行刊刻發布。因,于是,就。《錄》,即《覺覺錄》。整句,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刊布,刊刻發布。
[7]公同好:又作“公諸同好”,把自己珍藏的東西拿出來分享給志趣相同的人。公,公開。此處指分享。同好,有共同愛好的人。語出曹植《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傳之于同好。”
[8]姑俟(sì)異日雲:姑且等将來吧。姑,姑且。俟,等待。異日,他日,将來。
[9]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
[10]山陰:清代浙江紹興府轄下山陰縣。謹識:鄭重記叙。
鹹豐元年仲夏[9],山陰金纓蘭生氏謹識[10]。
【譯文】
我從道光二十六年開始,恭敬地承襲先人志向,輯錄《幾希錄續刻》,任務完成之後,遍覽先賢語錄,遇到名言警句便親手抄錄,積累久了便漸成卷冊,将所輯内容編排為十類,名為《覺覺錄》。隻因卷帙浩繁,工程浩大、費用昂貴,因而未能及時交給刊刻的工匠,于是将《覺覺錄》中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先行刊刻發布,取名為《格言聯璧》,分享給志趣相同之人。至于全部《覺覺錄》的刊刻,姑且等将來吧。
鹹豐元年仲夏,浙江山陰金纓鄭重記叙。
***
[1]道光丙午歲:道光二十六年(1846)。
[2]手:親手。
[3]帙(zhì):卷,冊。此處指文獻輯錄頗具規模。
[4]工資艱巨:工程浩大,費用昂貴。工,工程。此處指刊刻所需人工。資,費用。此處指刊刻所需費用。
[5]遽付梓人:及時交給刊刻的工匠。遽(jù),立刻,及時。梓(zǐ)人,古代從事印刷業的刻版工人。
[6]因将《錄》内整句先行刊布:于是将《覺覺錄》中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先行刊刻發布。因,于是,就。《錄》,即《覺覺錄》。整句,格式整齊、音韻和諧的句子。刊布,刊刻發布。
[7]公同好:又作“公諸同好”,把自己珍藏的東西拿出來分享給志趣相同的人。公,公開。此處指分享。同好,有共同愛好的人。語出曹植《與楊德祖書》:“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傳之于同好。”
[8]姑俟(sì)異日雲:姑且等将來吧。姑,姑且。俟,等待。異日,他日,将來。
[9]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
[10]山陰:清代浙江紹興府轄下山陰縣。謹識:鄭重記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