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紀 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參禅貴有活趣 不必耽于枯寂
客有耽枯寂者[1],餘語之雲:“瘦到梅花應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
”[2] 今譯 有參禅者沉溺于枯木死灰般的頑空,我對他說: “即使像梅花般清瘦,也應當有生機洋溢的枝幹; 即使像明月般清幽,也不妨在潭水中留下痕迹。
” 注釋 [1]枯寂:指參禅者所體悟的枯木寒灰般的空。
佛教中“空”的意思是虛幻不實,緣起而無自性,但它并不否定存在的種種假相。
參禅所要體證的空,是生機洋溢的澄明心境;而枯木寒灰的頑空,能窒息人的生命,妨礙真性發揮出活潑的妙用,是參禅的大忌。
《古尊宿語錄》卷八首山省念語錄:“莫向白雲深處坐,切忌寒灰煨殺人。
”亦為此意。
[2]“瘦到”二句:分别化用唐黃蘗禅師《上堂開示頌》“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及明洪應明《菜根譚》“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之意。
天籁清人耳 自然閑人心 雅樂所以禁淫,何如溪響、松聲,使人清聽自遠;黼黻所以禦暴[1],何如竹冠、蘭佩,使人物色俱閑。
今譯 高雅的音樂是用來禁止淫靡之音的, 但又怎比溪水的音響、松濤的聲音, 能夠使人耳目一新,心神曠遠; 紋繡的禮服是用來顯示溫文爾雅的, 但又怎比竹制的帽子、香草的佩飾, 使人從外形到心靈都高逸閑适。
注釋 [1]黼黻(fǔfú):古代諸侯的禮服。
意氣與揮霍 俠情有不同 “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氣,今以之加揮霍,隻在氣魄、氣骨之分。
今譯 對于“俠”這種豪氣幹雲的風度氣質, 過去的人把它與意氣豪放聯系在一起, 今天的人把它與無拘無束聯系在一塊, 區别在于表面的倜傥與骨子裡的潇灑。
風流無用 筆硯有靈 風流無用,榆錢不會買宮腰[1];筆硯有靈,書帶亦能邀翰墨[2]。
今譯 風情萬種有何用,榆莢錢不能買來美女的芳心; 筆墨紙硯有靈性,書帶草也能親近大儒的文章。
注釋 [1]榆錢:榆樹的果實。
榆樹未生葉前先生莢,形似錢而小,連綴成串,稱榆錢。
宮腰:泛指女子的細腰。
《後漢書·馬廖傳》:“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 [2]書帶:書帶草,即沿階草。
葉堅韌,相傳漢鄭玄門下取以束書,故名。
志豪華 趣澹泊 志要豪華,趣要澹泊。
今譯 志向應該遠大,情趣應該恬淡。
萬事易滿足 讀書不知足 萬事皆易滿足,惟讀書終身無盡。
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書? 今譯 對萬事都容易心生滿足,隻有讀書終身沒有止境。
為什麼不将不知足之念,運用到讀書求學的上面? 白雲可贈客 明月來照人 鄙吝一銷,白雲亦可贈客[1];渣滓盡化,明月自來照人。
今譯 計較分别的心念一旦消除,白雲也可用以贈客; 卑鄙龌龊的思想一旦融化,明月自然會來照人。
注釋 [1]“白雲”句:南朝梁陶弘景《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增君。
”此反用其意。
存心有意無意 應世不即不離 存心有意無意之妙[1],微雲澹河漢[2];應世不即不離之法,疏雨滴梧桐。
今譯 個人的修養達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就像微雲自由自在飄浮在銀漢間; 應付世事要采取不即不離的态度, 就像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樹上。
注釋 [1]存心:保存本心。
《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
” [2]微雲澹河漢:與下“疏雨滴梧桐”均出自唐孟浩然《省試骐骥長鳴》詩,為曆代詩評家所盛賞。
以青白眼看書 以雌黃口論史 以看世之青白眼[1],轉而看書,則聖賢之真見識;以論人之雌黃口,轉而論史,則左狐之真是非[2]。
今譯 如果用看待世人的青白眼, 轉過來廣泛閱讀圖書典籍, 就會獲得聖賢的真知灼見; 如果用評論人事的雌黃口, 轉過來評論曆史人物得失, 就會獲得良史的大是大非。
注釋 [1]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态度。
眼睛青色,其旁白色。
正視則見青處,邪視則見白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晉阮籍不拘禮法,見凡俗之士,則用白眼相對;見好友嵇康,則用青眼相對。
[2]左狐:左丘明、董狐。
古代的兩位優秀史學家。
幽居好境界 令人忘衰老 駱賓王詩雲:“書引藤為架,人将薜作衣。
”[1]如此境界,可以讀而忘老。
今譯 駱賓王在一首詩裡這樣說: “書引藤為架,人将薜作衣。
” 如果能生活在這樣的境界, 真可以讀書而忘卻衰老啊。
注釋 [1]“書引”二句:出自唐駱賓王《遊長甯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閉戶息交遊 即是幽遠境 眉公雲[1]:“閉戶即是溪山。
”嗟乎!應接稍略,遂來帝鬼之譏[2];剝啄無時,難下葳蕤之鎖[3]。
言念及此,入山惟恐不深。
今譯 陳繼儒先生說:“關起門來就是溪山。
”是啊! 應酬人事稍有不周,就招來故意作梗的譏諷; 敲門打擾無休無止,難落下金縷相連的門鎖。
每當我想到這裡時,隻擔心入山還不夠幽深。
注釋 [1]眉公:陳繼儒,字仲醇,号眉公。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
[2]帝鬼:即帝阍,天帝的守門人。
《離騷》:“吾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
” [3]葳蕤(wēiruí):葳蕤鎖,以金縷相連,可以屈伸。
多讀一句書 少說一句話 眉公曰:“多讀一句書,少說一句話。
”餘曰:“讀得一句書,說得一句話。
” 今譯 陳繼儒先生曾說過: “多讀一句書,少說一句話。
” 我以為這句話的深層意思在于: “讀得一句書,說得一句話。
” 結友 賞花須結豪友;觀妓須結淡友;登山須結逸友;泛水須結曠友;對月須結冷友;待雪須結豔友;飲酒須結韻友。
今譯 賞花須邀請豪放的朋友,觀妓須邀請淡泊的朋友, 登山須邀請高逸的朋友,遊水須邀請曠達的朋友, 對月須邀請冷隽的朋友,待雪須邀請豔麗的朋友, 飲酒須邀請風韻的朋友。
讀史有美酒 談禅須美人 山上須泉,徑中須竹。
讀史不可無酒,談禅不可無美人。
今譯 靈山應該有泉水滋潤,小徑應該有修竹掩映。
讀史書不能沒有美酒,談禅道不能沒有美人。
小心處世 忘利著文 夫處世至此時,笑啼俱不敢[1];論文于我輩,玄白總堪嘲[2]。
今譯 為人處世到了這種光景,歡笑與啼哭都不敢盡情; 文學創作到了這種狀态,成功與失敗都隻能自嘲。
注釋 [1]笑啼俱不敢:南朝陳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在戰亂中分離,公主為權臣楊素所得,後歸還徐德言。
公主賦詩說:“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第一》。
[2]玄白:漢文學家揚雄因祿位容貌不能動人,當世的人都輕視他的著作,揚雄作《自嘲》以抒牢騷。
又仿《易》而作《太玄》。
在他死後四十年,他的著作才開始廣泛流傳。
《漢書·揚雄傳》:“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
”玄為黑色,譏諷揚雄的人說他作不成《太玄》,仍然是白色,所以沒有祿位。
顔師古注:“玄,黑色也。
言雄作之不成,其色猶白,故無祿位也。
” 舉世嫉修眉 随人矜寸舌 舉世嫉修眉[1],不特深宮見妒;随人矜寸舌,猶然列國争長[2]。
今譯 天下所有的人都嫉妒美女, 不隻是在深宮才見到嫉妒; 随人腳跟炫耀三寸不爛舌, 就好似是在列國争短論長。
注釋 [1]修眉:修長的眉毛,指美女。
古人習以美女見妒來比喻才德之士見妒。
[2]列國:古稱諸侯國為列國。
此指春秋戰國。
當時的知識分子遊說列國以博取功名。
貧賤驕人 英雄欺世 貧賤驕人,傲骨生成難改;英雄欺世[1],浪語必多不經[2]。
今譯 地位貧賤而傲視世俗,傲骨生成,永遠難以改變; 英雄欺世以竊取名譽,空話大話,必多荒誕無稽。
注釋 [1]欺世:欺騙世人以竊取名譽。
[2]浪語:缺乏根據的話,空話。
花竹美人 須看其影
”[2] 今譯 有參禅者沉溺于枯木死灰般的頑空,我對他說: “即使像梅花般清瘦,也應當有生機洋溢的枝幹; 即使像明月般清幽,也不妨在潭水中留下痕迹。
” 注釋 [1]枯寂:指參禅者所體悟的枯木寒灰般的空。
佛教中“空”的意思是虛幻不實,緣起而無自性,但它并不否定存在的種種假相。
參禅所要體證的空,是生機洋溢的澄明心境;而枯木寒灰的頑空,能窒息人的生命,妨礙真性發揮出活潑的妙用,是參禅的大忌。
《古尊宿語錄》卷八首山省念語錄:“莫向白雲深處坐,切忌寒灰煨殺人。
”亦為此意。
[2]“瘦到”二句:分别化用唐黃蘗禅師《上堂開示頌》“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及明洪應明《菜根譚》“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之意。
天籁清人耳 自然閑人心 雅樂所以禁淫,何如溪響、松聲,使人清聽自遠;黼黻所以禦暴[1],何如竹冠、蘭佩,使人物色俱閑。
今譯 高雅的音樂是用來禁止淫靡之音的, 但又怎比溪水的音響、松濤的聲音, 能夠使人耳目一新,心神曠遠; 紋繡的禮服是用來顯示溫文爾雅的, 但又怎比竹制的帽子、香草的佩飾, 使人從外形到心靈都高逸閑适。
注釋 [1]黼黻(fǔfú):古代諸侯的禮服。
意氣與揮霍 俠情有不同 “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氣,今以之加揮霍,隻在氣魄、氣骨之分。
今譯 對于“俠”這種豪氣幹雲的風度氣質, 過去的人把它與意氣豪放聯系在一起, 今天的人把它與無拘無束聯系在一塊, 區别在于表面的倜傥與骨子裡的潇灑。
風流無用 筆硯有靈 風流無用,榆錢不會買宮腰[1];筆硯有靈,書帶亦能邀翰墨[2]。
今譯 風情萬種有何用,榆莢錢不能買來美女的芳心; 筆墨紙硯有靈性,書帶草也能親近大儒的文章。
注釋 [1]榆錢:榆樹的果實。
榆樹未生葉前先生莢,形似錢而小,連綴成串,稱榆錢。
宮腰:泛指女子的細腰。
《後漢書·馬廖傳》:“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 [2]書帶:書帶草,即沿階草。
葉堅韌,相傳漢鄭玄門下取以束書,故名。
志豪華 趣澹泊 志要豪華,趣要澹泊。
今譯 志向應該遠大,情趣應該恬淡。
萬事易滿足 讀書不知足 萬事皆易滿足,惟讀書終身無盡。
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書? 今譯 對萬事都容易心生滿足,隻有讀書終身沒有止境。
為什麼不将不知足之念,運用到讀書求學的上面? 白雲可贈客 明月來照人 鄙吝一銷,白雲亦可贈客[1];渣滓盡化,明月自來照人。
今譯 計較分别的心念一旦消除,白雲也可用以贈客; 卑鄙龌龊的思想一旦融化,明月自然會來照人。
注釋 [1]“白雲”句:南朝梁陶弘景《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增君。
”此反用其意。
存心有意無意 應世不即不離 存心有意無意之妙[1],微雲澹河漢[2];應世不即不離之法,疏雨滴梧桐。
今譯 個人的修養達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就像微雲自由自在飄浮在銀漢間; 應付世事要采取不即不離的态度, 就像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樹上。
注釋 [1]存心:保存本心。
《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
” [2]微雲澹河漢:與下“疏雨滴梧桐”均出自唐孟浩然《省試骐骥長鳴》詩,為曆代詩評家所盛賞。
以青白眼看書 以雌黃口論史 以看世之青白眼[1],轉而看書,則聖賢之真見識;以論人之雌黃口,轉而論史,則左狐之真是非[2]。
今譯 如果用看待世人的青白眼, 轉過來廣泛閱讀圖書典籍, 就會獲得聖賢的真知灼見; 如果用評論人事的雌黃口, 轉過來評論曆史人物得失, 就會獲得良史的大是大非。
注釋 [1]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态度。
眼睛青色,其旁白色。
正視則見青處,邪視則見白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晉阮籍不拘禮法,見凡俗之士,則用白眼相對;見好友嵇康,則用青眼相對。
[2]左狐:左丘明、董狐。
古代的兩位優秀史學家。
幽居好境界 令人忘衰老 駱賓王詩雲:“書引藤為架,人将薜作衣。
”[1]如此境界,可以讀而忘老。
今譯 駱賓王在一首詩裡這樣說: “書引藤為架,人将薜作衣。
” 如果能生活在這樣的境界, 真可以讀書而忘卻衰老啊。
注釋 [1]“書引”二句:出自唐駱賓王《遊長甯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閉戶息交遊 即是幽遠境 眉公雲[1]:“閉戶即是溪山。
”嗟乎!應接稍略,遂來帝鬼之譏[2];剝啄無時,難下葳蕤之鎖[3]。
言念及此,入山惟恐不深。
今譯 陳繼儒先生說:“關起門來就是溪山。
”是啊! 應酬人事稍有不周,就招來故意作梗的譏諷; 敲門打擾無休無止,難落下金縷相連的門鎖。
每當我想到這裡時,隻擔心入山還不夠幽深。
注釋 [1]眉公:陳繼儒,字仲醇,号眉公。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
[2]帝鬼:即帝阍,天帝的守門人。
《離騷》:“吾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
” [3]葳蕤(wēiruí):葳蕤鎖,以金縷相連,可以屈伸。
多讀一句書 少說一句話 眉公曰:“多讀一句書,少說一句話。
”餘曰:“讀得一句書,說得一句話。
” 今譯 陳繼儒先生曾說過: “多讀一句書,少說一句話。
” 我以為這句話的深層意思在于: “讀得一句書,說得一句話。
” 結友 賞花須結豪友;觀妓須結淡友;登山須結逸友;泛水須結曠友;對月須結冷友;待雪須結豔友;飲酒須結韻友。
今譯 賞花須邀請豪放的朋友,觀妓須邀請淡泊的朋友, 登山須邀請高逸的朋友,遊水須邀請曠達的朋友, 對月須邀請冷隽的朋友,待雪須邀請豔麗的朋友, 飲酒須邀請風韻的朋友。
讀史有美酒 談禅須美人 山上須泉,徑中須竹。
讀史不可無酒,談禅不可無美人。
今譯 靈山應該有泉水滋潤,小徑應該有修竹掩映。
讀史書不能沒有美酒,談禅道不能沒有美人。
小心處世 忘利著文 夫處世至此時,笑啼俱不敢[1];論文于我輩,玄白總堪嘲[2]。
今譯 為人處世到了這種光景,歡笑與啼哭都不敢盡情; 文學創作到了這種狀态,成功與失敗都隻能自嘲。
注釋 [1]笑啼俱不敢:南朝陳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在戰亂中分離,公主為權臣楊素所得,後歸還徐德言。
公主賦詩說:“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第一》。
[2]玄白:漢文學家揚雄因祿位容貌不能動人,當世的人都輕視他的著作,揚雄作《自嘲》以抒牢騷。
又仿《易》而作《太玄》。
在他死後四十年,他的著作才開始廣泛流傳。
《漢書·揚雄傳》:“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
”玄為黑色,譏諷揚雄的人說他作不成《太玄》,仍然是白色,所以沒有祿位。
顔師古注:“玄,黑色也。
言雄作之不成,其色猶白,故無祿位也。
” 舉世嫉修眉 随人矜寸舌 舉世嫉修眉[1],不特深宮見妒;随人矜寸舌,猶然列國争長[2]。
今譯 天下所有的人都嫉妒美女, 不隻是在深宮才見到嫉妒; 随人腳跟炫耀三寸不爛舌, 就好似是在列國争短論長。
注釋 [1]修眉:修長的眉毛,指美女。
古人習以美女見妒來比喻才德之士見妒。
[2]列國:古稱諸侯國為列國。
此指春秋戰國。
當時的知識分子遊說列國以博取功名。
貧賤驕人 英雄欺世 貧賤驕人,傲骨生成難改;英雄欺世[1],浪語必多不經[2]。
今譯 地位貧賤而傲視世俗,傲骨生成,永遠難以改變; 英雄欺世以竊取名譽,空話大話,必多荒誕無稽。
注釋 [1]欺世:欺騙世人以竊取名譽。
[2]浪語:缺乏根據的話,空話。
花竹美人 須看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