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正謬

關燈
則不能矣。

    故必於己身之外,求助于耶稣。

     2、功德是上帝所賜 蓋耶稣一身純德全行,其徒信之,即耶稣以其功德,賦于其徒之身矣。

    聖書雲:“因基督流血,托上帝厚恩,我侪得贖罪、赦過。

    ”又雲:“宗基督耶稣,而知旨由以成,義由以稱,聖由以作,罪由以贖。

    ”斯之謂也。

    又雲:“爾曹以恩得救,由於信主非由己也。

    上帝所賜,非恃功,無可誇。

    ” 第九節論偶像 一、對偶像的态度 1、佛教不禁拜偶像 《釋迦牟尼預記》雲:“後五百年将興象教。

    ”於是乎有正法、象法、末法之說。

    曰教、曰法,偶像之所由昉也。

    第後五百年,則偶像不始於此。

    如來以前,五天竺國事諸天、事火者,為婆羅門、波斯二教。

    婆羅門事天有象。

    漢孝武時,骠騎将軍霍去病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是也。

    波斯事火,雖無象,佛氏視之,與婆羅門同為異端。

    如來教人出家念佛,以成涅■(般+木),獨不言勿拜偶像,則猶未離乎色相也。

    夫莊嚴佛像,乃彼教中人天小果,甚少福德,一切愚民,任其拜跪。

     2、耶稣教禁拜偶像 在吾耶稣聖教,則以為莫大罪過矣。

    往昔上帝,降於西乃山,親垂十誡。

    第二條即雲:“毋拜偶像。

    ”煌煌帝訓,普天下聞之,宜如何寅畏恪遵。

    而乃故違此誡,罪莫大焉。

    上帝曰:“勿作偶像,勿立偶像,勿勒像于石而崇拜之,是我所禁。

    ”又曰:“凡不信及淫亂巫觋拜偶像者,皆必受苦于火坑。

    坑有硫火,沒後之沉淪如此。

    ” 二、論拜偶像之非 1、拜偶像是拜死人 佛興象教,漢明帝時,既入中國。

    今各處塑象,且言拜佛進香,可以消災獲福。

    如《地藏經》所言:“婆羅門女,瞻禮古佛尊容。

    空中佛來,告以救母。

    ”此大荒謬,佛亦世人,其死已久。

    久死之人,如何得聞土木之體?如何開口?蓋惟上帝全能,無所不在。

    不識上帝而拜死人,其惑甚矣。

     2、拜偶像是哄人禮拜 若雲:“即心即佛。

    ”何以金碧裝潢、費用浩繁、騙人财物、哄人禮拜乎? 3、拜偶像是愚暗行為 若雲:“明眼人不拜偶像。

    ”則彼愚暗者拜之,何不力為勸止乎? 4、拜偶像無益 吾教聖書有雲:“偶像目不能視、耳不能聽。

    ”即此,亦不必拜。

    不能啟迪於我,如何事同師長乎?能生育我者,父母;能治理我者,君上;能輔佐我者,朋友。

    偶像何能?拜之何益? 5、拜偶像不是拜神 或雲:“此非拜偶像,乃祭神如神在之意也。

    ”假孔氏之言,為拜偶像者作證。

    不知往古祭神,未嘗有像。

    曰如在者,乃心盡其誠,非謂神憑於物也。

    且神固不在,下土朽木,安有靈性,能作神之威福耶? 6、不宜拜神 即真有神在,亦不宜拜。

    彼非吾主,我之禍福了不相關。

    而況上帝明明不許我拜,則無論何神皆不可拜矣。

    約翰曰:“世間惡人不改厥行,仍事諸鬼,拜不見、不聞、不行金、銀、銅、木、石之偶像,殺人,巫觋,淫行,寇攘。

    怙過不悛,終必淪亡。

    ” 7、誠心拜偶像之非 論此事時,或雲:“拜偶像者,不過發其誠心,有何不可?”答雲:“誠心之發,當向真主。

    非真主而發,不特無功,抑且有罪。

    ”何也?如人事父母,以孝可也;離其父母,而拜他人之父母,有稱之曰孝乎否?事君以忠,可也;背其君而服他人為君,則王法之所必誅者矣。

    故拜偶像者,縱發誠心,倍增惡業。

     三、勸佛門弟子勿拜偶像 普勸佛門弟子,勿睹如來丈六身、滿月相,螺髻蓮台、莊嚴妙好,因而至心皈命,走錯路頭。

     1、勿拜偶像的三個原因 其故有三:此木土形骸,非真如來也,一。

    上帝不許吾拜,安得違逆帝旨?二。

    即是真如來,彼不能佑我救我,我奚拜之?三。

    畢身心力,盡傾倒于上帝,斯可矣。

     2、拜偶像與禅宗不合 吾觀禅門法器,凡滞於名相者,必遭棒喝。

    可見拜偶像者,在彼教中,亦非功德,可惜不能遍喻于人。

     3、當皈依上帝 所以耶稣門徒入中國,不能不廣行勸誡也。

    保羅曰:“凡我良朋,宜戒拜偶像,當棄之,歸真有永生之上帝,俟其所甦之子耶稣,自天拯我,免後日之刑。

    ” 第十節論淨土 一、淨土說與佛理矛盾 1、淨土說與涅說不同 淨土之說,佛氏以身後之福,誘人皈依此門,恐不能發其本心,乃說出許多樂境。

    “阿彌陀”三字,梵語“無量”,言彼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也。

    西方極樂世界,離此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

     案:《阿彌陀》、《無量壽》諸部經典,皆在大乘中,與涅之理不合,疑非如來親口所說。

    涅滅度者,無有生死,無有自他;而淨土國中極樂世界,生于蓮華,是為長生。

    其途自是兩歧,不能出于一如來之口。

    然則如來親口所說,不過涅。

    彼法以死為入涅,如《小涅經》雲雲。

     2、淨土宗與禅宗大異 後來,釋子見了無生死非足樂也,於是造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身坐蓮台;觀音勢至左右大士;台前七寶池、八功德水;四邊沿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淨土;弟子生蓮華中,聞禽鳥聲,一齊念佛、念法、念僧。

    凡此皆用烘雲托月之法,使人欣羨無已,自然樂從。

    此教與禅門空趣大異,亦已屢遭駁诘,可毋庸置辨矣。

     二、淨土說虛假不可信 1、誦佛拜佛無益 然常人信佛,每倚淨土所雲,淨業超度西方。

    彼實未知阿彌陀與其四十八願,皆僞造出來。

    何以将此六字或四字佛号,镌于石幢,書之牆壁,俾人尊敬受持耶?今之僧人,開口不離“阿彌陀佛”四字;行、住、坐、卧,自在流出,不假思惟。

    使彼誠心祝贊上帝,如此念念不忘,豈不善乎?可惜背上天真有之恩主,而拜無有影響之彌陀。

     2、淨土福地非真 如謂身後樂境,可勸人為善,則當示之以天上真福。

    徒勞捏造假言,安能使人修行本分?如欲以淨土為必有,則必離此娑婆,往彼極樂,親曆光景,來告真情,方為可信。

    如吾耶稣,從天而降,明言於《新約》書内雲:“義者輝光如日,在其父之國。

    ”又雲:“無敝、無玷、無廢之業,為我備於天。

    ”吾教中人,在天堂獲福者,居恒祝贊上帝為天地萬物之主,此特盡其本分耳。

    較之念彌陀佛者,不列於倫類,奚啻霄壤?彼佛乃一虛空教主,不能錫佑我,使吾感頌;不能庇蔭我、使吾倚賴。

    欲人陡發信心,不亦難哉? 三、淨土說與生活有害 1、淨土使人日益懶慢 觀世之皈於淨土者,大約如迷魂遇魇,廢其職業,徒發不根之想,使日益懶慢而已。

     2、淨土無益于事 更以《雲栖疏鈔》言之:“佛即自性覺,阿彌陀即自性覺無量,娑婆、極樂二土,即自性本始二覺。

    自性堅固清淨是西方,自性離障絕非是過十萬,自性橫該豎徹是世界。

    ”如此說來,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推入汪洋大海,同於禅門之“即心即佛”矣。

    蓋其始以假,一路說去,繼知假不可訓,又撇去了假。

    譬如以杖扶老,既而舍杖獨行,安得不東撞西跌耶?聖書雲:“有子求餅,而與之石?”淨土炫人,技止此耳。

    土既非實,望乃全失。

    資糧實際,可以養身;道理實際,可以養心。

    徒弄虛頭,何益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