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詭論

關燈
“周文璞,我請問你,你是否相信一切真理是相對的?”吳先生開頭便問。

     “我相信這個道理。

    ”周文璞說。

     “你根據什麼理由呢?”吳先生追問。

     “因為從古至今,所謂的真理是很多的,往往從前認為是真理的,到後來随着人類的知識進步,發現那并不是真理。

    道爾頓的原子論中‘同元素同原子量’之說曾被認為是真理,但後來的發現,打破此說。

    科學中似此的情形是非常多的。

    人類的知識不斷進步,所謂的真理也不斷地被修改。

    可見所謂真理并不是絕對的,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可變的、相對的。

    ” “還好,你所舉的理由很斯文,”老教授笑着說,“你沒有說,這一群人以為是真理的,另一群人以為不是真理;一切真理是以情感利害為轉移;一切真理是以物質的利害沖突為準繩的,所以一切真理是相對的……不過,我要問你,你說‘一切真理是相對的’,在你說這話的時候,你就是肯定(assert)這話是真的,是不是?” “當然。

    ” “那麼,你就是說……”老教授寫着: “一切真理是相對的”是真的。

     “你既然說‘一切真理是相對的’是真的,這一句話就不是相對的了。

    因為,如果‘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話也是相對的,那麼你所說的‘一切真理是相對的’便是一句假話。

    在這樣一句假話中,你不能表示‘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一真話。

    為了表示‘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一真話,你必須說‘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話是真的。

    可是,當你說‘一切真理是相對的’是真的時,‘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話就不能是相對的。

    ‘一切真理是相對的’這話既不是相對的,那麼‘一切真理是相對的’豈不是一句假話嗎?是不是?” 周文璞給這意外的一問,不知所措。

     王蘊理也給困惑住了。

     “由上面所說的看來,”老教授笑道,“如果我們說‘一切真理是相對的’,如果我們相信這話真的話,那麼這話的本身是一真理。

    在我們肯定這一真理時,我們相信它不是相對的,而是确定可信的。

    所以,由肯定‘一切真理是相對的’是真的,會得到一個否定的結論。

    即‘一切真理是相對的’是假的。

    我們以P代表上句則為: 如果P,那麼-P。

     “這個表式說:如果P真,則-P即非P也真。

    這種推論顯然是無效的。

    ” “這個說法真有點兒古怪。

    ”王蘊理說。

     “你覺得古怪嗎?”吳先生說,“類似的古怪說法多着呢,我再舉一個吧!絕對的懷疑論者以為,世界上的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

    絕對的懷疑者這樣想的時候,他要表示懷疑,他就要肯定說,‘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

    在他肯定地說‘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之時,他就是對于‘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這個道理不懷疑了。

    所以,如果他說‘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為真,那麼就是說‘一切道理都是可以懷疑的’為假。

     “有些人常常發牢騷,說:‘唉!這個世界沒有真理。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就是表示‘世界沒有真理’這句話是真的。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那麼‘世界沒有真理’之說便假,因為他所說的‘世界沒有真理’這句話應該是真的。

    ” “這真是些奇詭之論!”周文璞驚異得很。

     “不過,以上所舉的情形都隻是從真推出假。

    ”吳先生深深吸一口煙,接着說,“這些情形似乎都有點兒詭異(paradoxical),但是嚴格地說,都不是真正的paradox,這個字我們暫且譯作‘詭論’。

    真正的詭論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由真推出假;(2)由假推出真。

    我再舉一種情形。

     “假若我說:‘我是在說謊。

    ’所謂‘說謊’當然是‘說假話’。

    如果‘我是在說謊’是真的,那麼我的确是在說謊。

    如果我的确是在說謊,那麼我是在說假話。

    所以,如果‘我是在說謊’是真的,那麼這話便是假的。

    可是,如果‘我是在說謊’是假的,那麼說這話是假的,這話就是真的,因為假假得真。

    所以,如果‘我是在說謊’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