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正 月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
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
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
家家飲宴,笑語喧嘩。
此杭城風俗,疇昔侈靡之習,至今不改也。
元旦大朝會 元旦侵晨,禁中景陽鐘罷,主上精虔炷天香,為蒼生祈百谷于上穹,宰執百僚,待班于宮門之次,猶見疏星繞建章。
但禁門未啟,而蝦蟆梆鼓并作,攢點即放魚鑰,阊阖門下,方啟龍,執梃人傳呼,頭帽号紛然,衛士雜廷紳報到。
開,百僚聯辔入宮城,簇擁皆從殿庑行。
遇大朝會,駕坐大慶殿,有介胄長大武士四人,立于殿陛之角,謂之"鎮殿将軍"。
殿西庑皆列法駕、鹵簿、儀仗,龍墀立青涼傘十把,效太宗朝立諸國王班次,如錢武肅、孟蜀王等也。
百官皆冠冕朝服,諸州進奏吏各執方物之貢。
諸外國正副賀正使随班入賀。
百僚執政,俱于殿廊侍班,而閣門催班吏高喚雲:"那行!"吏進序班立畢,内侍當殿厲聲問:"班齊末?"禁衛人員随班奏:"班齊!"千官聳列朝儀整,已見龍章轉禦屏,日表才瞻臨玉座,連聲清跸震班庭。
上禦正衙,有綠衣吏執儀劍突趨殿前,聲谇厲,不可曉,乃大走辦耳。
宰執百僚聽召宣,領班蹈舞,皆稱壽再拜,聲傳折檻邊。
禁衛人高聲嵩呼,聲甚震,名為"繞殿雷"。
樞密臣候稱壽畢,登殿,立折檻側,百僚俱鞠躬聽制。
宣制曰:"履茲新慶,與卿等同。
"朝賀畢,就殿賜燕宰執、百僚。
外國正副使人,次日就館賜宴,使副及三節人俱與焉。
翼日,至明慶、靈隐等寺燒香。
次至玉津禦園射弓,朝家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園賜宴。
先列招箭班士十餘人于垛子前,使人多用弩子射,其班士裹無腳小帽子、錦襖子,踏開弩子,舞旋搭箭,過與使人,彼窺得端正,止令使人發牙。
例朝廷差來伴射武臣,用弓箭中的則得捷,上賜鬧裝、銀鞍、馬匹、衣帛、金銀器物有差,迎迓還舍,觀者紛然。
如朝使入朝辭,賜宴餞行,仍賜馬匹銀帛,禮物甚盛。
三節人依例給賜而去。
立 春 臨安府進春牛于禁庭。
立春前一日,以鎮鼓鑼吹妓樂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館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儀。
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應陽春之象。
街市以花裝欄,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勝,各相獻遺于貴家宅舍,示豐稔之兆。
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于幞頭上,入朝稱賀。
元 宵 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昨汴京大内前縛山棚,對宣德樓,悉以彩結,山沓上皆畫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各手指内五道出水。
其水用辘轳絞上燈棚高尖處,以木櫃盛貯,逐時放下,如瀑布狀。
又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
上禦宣德樓觀燈,有牌曰"宣和與民同樂"。
萬姓觀瞻,皆稱萬歲。
今杭城元宵之際,州府設上元醮,諸獄修淨獄道場,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以寬民力。
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
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
元夕之時,自十四為始,對支所犒錢酒。
十五夜,帥臣出街彈壓,遇舞隊照例特犒。
街坊買賣之人,并行支錢散給。
此歲歲州府科額支行,庶幾體朝廷與民同樂之意。
姑以舞隊言之,如清音、遏雲、掉刀、鮑老、胡女、劉衮、喬三教、喬迎酒、喬親事、焦錘架兒、仕女、杵歌、諸國朝、竹馬兒、村田樂、神鬼、十齋郎各社,不下數十。
更有喬宅眷、龍船、踢燈、鮑老、駝象社。
官巷口、蘇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裝鮮麗,細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兒,腰肢纖袅,宛若婦人。
府第中有家樂兒童,亦各動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聽,攔街嬉耍,
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
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
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
家家飲宴,笑語喧嘩。
此杭城風俗,疇昔侈靡之習,至今不改也。
元旦大朝會 元旦侵晨,禁中景陽鐘罷,主上精虔炷天香,為蒼生祈百谷于上穹,宰執百僚,待班于宮門之次,猶見疏星繞建章。
但禁門未啟,而蝦蟆梆鼓并作,攢點即放魚鑰,阊阖門下,方啟龍,執梃人傳呼,頭帽号紛然,衛士雜廷紳報到。
開,百僚聯辔入宮城,簇擁皆從殿庑行。
遇大朝會,駕坐大慶殿,有介胄長大武士四人,立于殿陛之角,謂之"鎮殿将軍"。
殿西庑皆列法駕、鹵簿、儀仗,龍墀立青涼傘十把,效太宗朝立諸國王班次,如錢武肅、孟蜀王等也。
百官皆冠冕朝服,諸州進奏吏各執方物之貢。
諸外國正副賀正使随班入賀。
百僚執政,俱于殿廊侍班,而閣門催班吏高喚雲:"那行!"吏進序班立畢,内侍當殿厲聲問:"班齊末?"禁衛人員随班奏:"班齊!"千官聳列朝儀整,已見龍章轉禦屏,日表才瞻臨玉座,連聲清跸震班庭。
上禦正衙,有綠衣吏執儀劍突趨殿前,聲谇厲,不可曉,乃大走辦耳。
宰執百僚聽召宣,領班蹈舞,皆稱壽再拜,聲傳折檻邊。
禁衛人高聲嵩呼,聲甚震,名為"繞殿雷"。
樞密臣候稱壽畢,登殿,立折檻側,百僚俱鞠躬聽制。
宣制曰:"履茲新慶,與卿等同。
"朝賀畢,就殿賜燕宰執、百僚。
外國正副使人,次日就館賜宴,使副及三節人俱與焉。
翼日,至明慶、靈隐等寺燒香。
次至玉津禦園射弓,朝家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園賜宴。
先列招箭班士十餘人于垛子前,使人多用弩子射,其班士裹無腳小帽子、錦襖子,踏開弩子,舞旋搭箭,過與使人,彼窺得端正,止令使人發牙。
例朝廷差來伴射武臣,用弓箭中的則得捷,上賜鬧裝、銀鞍、馬匹、衣帛、金銀器物有差,迎迓還舍,觀者紛然。
如朝使入朝辭,賜宴餞行,仍賜馬匹銀帛,禮物甚盛。
三節人依例給賜而去。
立 春 臨安府進春牛于禁庭。
立春前一日,以鎮鼓鑼吹妓樂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館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儀。
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應陽春之象。
街市以花裝欄,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勝,各相獻遺于貴家宅舍,示豐稔之兆。
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于幞頭上,入朝稱賀。
元 宵 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昨汴京大内前縛山棚,對宣德樓,悉以彩結,山沓上皆畫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各手指内五道出水。
其水用辘轳絞上燈棚高尖處,以木櫃盛貯,逐時放下,如瀑布狀。
又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
上禦宣德樓觀燈,有牌曰"宣和與民同樂"。
萬姓觀瞻,皆稱萬歲。
今杭城元宵之際,州府設上元醮,諸獄修淨獄道場,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以寬民力。
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
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
元夕之時,自十四為始,對支所犒錢酒。
十五夜,帥臣出街彈壓,遇舞隊照例特犒。
街坊買賣之人,并行支錢散給。
此歲歲州府科額支行,庶幾體朝廷與民同樂之意。
姑以舞隊言之,如清音、遏雲、掉刀、鮑老、胡女、劉衮、喬三教、喬迎酒、喬親事、焦錘架兒、仕女、杵歌、諸國朝、竹馬兒、村田樂、神鬼、十齋郎各社,不下數十。
更有喬宅眷、龍船、踢燈、鮑老、駝象社。
官巷口、蘇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裝鮮麗,細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兒,腰肢纖袅,宛若婦人。
府第中有家樂兒童,亦各動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聽,攔街嬉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