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五曰曆數」之下,謂九疇皆有衍文,惟「四、五紀」無之。
至於「八,庶徵」之後[38],既言「肅,時雨若」止「蒙,常風若」,意已斷矣[39],而又加「王省惟歲」,已下之文,則近於贅。
或者是其說,然為臺諫所彈,不果施行。
範文正四子 文正四子,純佑字天成,純仁字堯夫,純禮字彜叟,純粹字德孺。
。
長子少有大志,借乎享壽不遐,終軍器簿;堯夫位丞相;彜叟為右丞;德孺亦躋法從。
平時文正喜收接名士,如孫明復、胡安定之徒,皆出其門。
朝夕與其子弟講論道德,故賢行成於所習雲。
林酒仙 國初時,長洲縣東禪寺有僧曰遇賢,姓林氏,以其飲酒無算,且多靈異,故鄉人謂之林酒仙。
口中可容兩拳,賞醉於酒家,每出,羣聚而觀之者不絕。
能自圖其形,無毫釐不相似。
好賦詩,雖多俗語,中含理緻,然亦有清婉者,如雲:「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沉吟。
它時若向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門前綠柳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
聊與東風論箇事,十分春色屬誰家?」「心閒增道氣,忍事敵災屯。
謹言終少禍,節儉勝求人。
」若此之類,皆名言也。
真身塑寺中。
章岷 章岷,字伯鎮,嘗為平江軍推官,文聲甚著。
與曾大父同登天聖五年第,情好極密。
高祖殿院墓銘,乃其所作也。
範文正公有《和章岷從事鬭茶歌》及《同登承天寺竹閣》詩。
鮠魚(《廣韻》:鮠,吾灰切,魚名,似鮎。
《集韻》:吾回切,魚名,鯷之小者。
) 鮠魚出吳中,其狀似鮎。
隋大業中,吳郡嘗獻海鮠魚乾膾四缶,遂以分賜達官。
皮日休詩雲:「因逢二老如相問,正滯江南為鮠魚。
」 徐都官九老會 徐祜,字受天,擢進士第,為吏以清白著聲。
慶曆中,屏居於吳,日涉園廬以自適。
時葉公參亦退老于家,同為九老會。
晏元獻、杜正獻皆寓詩以高其趣。
晏之首題雲:「買得梧宮數畝秋,便追黃綺作朋儔。
」杜之卒章雲:「如何九老人猶少,應許東歸伴醉吟。
」時與會者纔五人,故杜詩及之。
享年七十有五,終都官員外郎。
(子仲謀,屢把麾持節;女適樞密直學士施昌言。
) 注釋 [23]「此詩」,「詩」原作「書」,據各本改。
[24]「八十」,各本同。
按《東坡集續集》卷五《書簡·答水陸通長老五言》之四作「十八」。
[25]「五十篇」,「五」原作「三」,據《東坡續集》卷十七《張文定公墓誌銘》及《樂全集》卷六至十五《芻蕘論》改。
[26]「匝」,弘本、若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及《宋詩紀事》卷十一龔宗元《夜宴作》均作「正」。
[27]「夫眠」,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均作「衣成」,「衣成」較善。
[28]「知蒲」,「蒲」,《蘇東坡集後集》卷十八《故龍圖閣學士滕公墓誌銘》及《宋史》卷三百三十二《滕元發傳》均作「齊」。
[29]「為韓王所得矣」,此句下何焯校有雲:「承祐本出教坊,《宋太宗實錄》有傳。
」 [30]「少列」,宋祁《景文集》卷五十九《故光祿卿葉府君墓誌銘》及《嘉泰吳興志》卷十七《葉參傳》:參,字次公。
下同。
[31]「公秉」,「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乘」。
[32]「雲物」,「雲」,各本及《吳郡志》卷三《城廓》、《宋詩鈔·滄浪集·秋懷》及《蘇舜欽集》卷七《秋懷》均作「風」。
[33]「城下住」,《宋詩鈔·滄浪集·秋懷》作「城闕下」,《吳都文粹》及《吳郡志》卷三作「山下住」。
[34]「岷之弟」,原作「弟岷」,據各本改。
[35]「後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復」。
[36]「亦非偶然者」,此句下弘本、正德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有小字注「賁色一作祕色」。
[37]「常熟」,「熟」原作「熱」,據各本改。
[38]「八庶徵」,「徵」原作「證」,據《尚書·洪範》改。
[39]「常風若」,「常」,《尚書·洪範》作「恒」,此避宋真宗諱。
至於「八,庶徵」之後[38],既言「肅,時雨若」止「蒙,常風若」,意已斷矣[39],而又加「王省惟歲」,已下之文,則近於贅。
或者是其說,然為臺諫所彈,不果施行。
範文正四子 文正四子,純佑字天成,純仁字堯夫,純禮字彜叟,純粹字德孺。
。
長子少有大志,借乎享壽不遐,終軍器簿;堯夫位丞相;彜叟為右丞;德孺亦躋法從。
平時文正喜收接名士,如孫明復、胡安定之徒,皆出其門。
朝夕與其子弟講論道德,故賢行成於所習雲。
林酒仙 國初時,長洲縣東禪寺有僧曰遇賢,姓林氏,以其飲酒無算,且多靈異,故鄉人謂之林酒仙。
口中可容兩拳,賞醉於酒家,每出,羣聚而觀之者不絕。
能自圖其形,無毫釐不相似。
好賦詩,雖多俗語,中含理緻,然亦有清婉者,如雲:「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沉吟。
它時若向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門前綠柳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
聊與東風論箇事,十分春色屬誰家?」「心閒增道氣,忍事敵災屯。
謹言終少禍,節儉勝求人。
」若此之類,皆名言也。
真身塑寺中。
章岷 章岷,字伯鎮,嘗為平江軍推官,文聲甚著。
與曾大父同登天聖五年第,情好極密。
高祖殿院墓銘,乃其所作也。
範文正公有《和章岷從事鬭茶歌》及《同登承天寺竹閣》詩。
鮠魚(《廣韻》:鮠,吾灰切,魚名,似鮎。
《集韻》:吾回切,魚名,鯷之小者。
) 鮠魚出吳中,其狀似鮎。
隋大業中,吳郡嘗獻海鮠魚乾膾四缶,遂以分賜達官。
皮日休詩雲:「因逢二老如相問,正滯江南為鮠魚。
」 徐都官九老會 徐祜,字受天,擢進士第,為吏以清白著聲。
慶曆中,屏居於吳,日涉園廬以自適。
時葉公參亦退老于家,同為九老會。
晏元獻、杜正獻皆寓詩以高其趣。
晏之首題雲:「買得梧宮數畝秋,便追黃綺作朋儔。
」杜之卒章雲:「如何九老人猶少,應許東歸伴醉吟。
」時與會者纔五人,故杜詩及之。
享年七十有五,終都官員外郎。
(子仲謀,屢把麾持節;女適樞密直學士施昌言。
) 注釋 [23]「此詩」,「詩」原作「書」,據各本改。
[24]「八十」,各本同。
按《東坡集續集》卷五《書簡·答水陸通長老五言》之四作「十八」。
[25]「五十篇」,「五」原作「三」,據《東坡續集》卷十七《張文定公墓誌銘》及《樂全集》卷六至十五《芻蕘論》改。
[26]「匝」,弘本、若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及《宋詩紀事》卷十一龔宗元《夜宴作》均作「正」。
[27]「夫眠」,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均作「衣成」,「衣成」較善。
[28]「知蒲」,「蒲」,《蘇東坡集後集》卷十八《故龍圖閣學士滕公墓誌銘》及《宋史》卷三百三十二《滕元發傳》均作「齊」。
[29]「為韓王所得矣」,此句下何焯校有雲:「承祐本出教坊,《宋太宗實錄》有傳。
」 [30]「少列」,宋祁《景文集》卷五十九《故光祿卿葉府君墓誌銘》及《嘉泰吳興志》卷十七《葉參傳》:參,字次公。
下同。
[31]「公秉」,「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乘」。
[32]「雲物」,「雲」,各本及《吳郡志》卷三《城廓》、《宋詩鈔·滄浪集·秋懷》及《蘇舜欽集》卷七《秋懷》均作「風」。
[33]「城下住」,《宋詩鈔·滄浪集·秋懷》作「城闕下」,《吳都文粹》及《吳郡志》卷三作「山下住」。
[34]「岷之弟」,原作「弟岷」,據各本改。
[35]「後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復」。
[36]「亦非偶然者」,此句下弘本、正德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有小字注「賁色一作祕色」。
[37]「常熟」,「熟」原作「熱」,據各本改。
[38]「八庶徵」,「徵」原作「證」,據《尚書·洪範》改。
[39]「常風若」,「常」,《尚書·洪範》作「恒」,此避宋真宗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