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姚氏三瑞堂 閶門之西,有姚氏園亭,頗足雅緻。

    姚名淳,家世業儒,東坡先生往來必憩焉。

    姚氏素以孝稱,所居有三端堂,東坡嘗為賦詩雲:「君不見董召南,隱居行義孝且慈。

    天公亦恐無人知,故令雞狗相哺兒,又令韓老為作詩。

    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

    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時有。

    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後。

    惟有此詩非昔人,君更往求無價手。

    」東坡未作此詩,姚以千文遺之。

    東坡答簡雲:「惠及千文,荷雅意之厚。

    法書固人所共好,而某方欲省緣,除長物舊有者,猶欲去之,又況復收邪?」固卻而不受。

    此詩既作之後[23],姚復緻香為惠。

    東坡於《虎丘通老簡》尾雲:「姚君篤善好事,其意極可嘉,然不須以物見遺。

    惠香八十罐[24],卻託還之,已領其厚意,與收留無異。

    實為它相識所惠皆不留故也。

    切為多緻,此懇。

    」予家藏三瑞堂石刻,每讀至此,則歎美東坡之清德,誠不可及也。

     丁氏賢惠錄 《丁氏賢惠錄》,安定先生文,蘇子美書。

    丁氏乃晉公之女弟,陳君子之母也。

    封長安縣君,賢行甚著。

    晉公鍾愛其甥,欲官之,丁氏固辭,俾其以學術進,晉公竦然稱歎。

    已而同其弟繼登進士科。

    觀此,足以知夫人之賢矣。

     裡人張紳,世與陳舊,其婦娩而沒,夫人褓其嬰歸,付乳媼,親加拊視,能言而還之。

    相兄既南謫,家日淪困,有姪孫女幼孤,夫人訓育篤於己生。

    及歸馮氏子,婦式閒淑,甚宜其家。

    時工部黃郎中宗旦守蘇,聞而謂人曰:「玆事可書于史。

    」 張文定公知崑山 張文定公方平,景祐中宰崑山。

    時蔣堂侍郎為郡守,得公著《芻蕘論》五十篇上之[25],因舉為賢良。

    公知崑山時,吳越歸國未甚久,郡邑地曠,民占田無紀,歲遠多侵越,訟數十年不能決。

    公召問所輸租稅幾何?大約百一二。

    悉收其餘,以賦貧民,自是無訟。

     傳燈錄 永安禪院僧道元,纂佛祖訖近世名僧禪語,為《傳燈錄》三十卷以獻。

    祥符中,詔翰林學士楊億、知制詻李維、太常丞王曙刊定,刻闆宣布。

     曾大父 曾大父諱宗元,字會之。

    自幼穎悟絕人,讀書於虎丘寺,晝夜不絕。

    舉進士,為鄉裡首選。

    繼登天聖五年第,主杭州仁和縣簿。

    時範文正公為帥,改容禮之曰:「公器業清修,他日必為令器,謹勿因人以進。

    」曾大父敬服其訓。

    高祖既抱疾,因乞便親,移吳縣簿。

    後以居憂服闋,調建安尉。

    藹有稱聲,保任者二十有二章。

    召見,改大理寺丞,知句容縣。

    發擿姦伏,政如神明。

    葉道卿內翰時開府金陵,甚為之前席。

    楊紘持使節行部,號為深酷,吏望風投劾而去。

    紘過境上,獨不入縣,或問其故,紘曰:「龔君治民,所至有聲,吾往徒為擾耳。

    」其見重如此。

    自登朝,未嘗遊公卿之門,皆文正公之教也,士論美之。

    嘗通判衢、越二州,終都官員外郎,葬南峰山。

    有文集十卷,號《武丘居士遣稿》。

    子程、孫況,俱擢第。

    曾大父善作詩,嘗有《六月吟》雲:「曦輪獵野枯杉松,火焚泰華雲如峰。

    天地爐中赤煙起,江湖煦沫烹魚龍。

    生獰渴獸脣焦斷,峻翮無聲落晴漢。

    飢民逃生不逃熱,血迸背皮流若汗。

    玉宇清宮徹羅綺,渴嚼冰壺森貝齒。

    炎風隔斷真珠簾,池口金龍吐寒水。

    象牀珍簞凝流波,瓊樓待月微酣歌。

    王孫晝夜縱娛樂,不知苦熱還如何?」《夜宴》詩雲:「兔魄侵堦夜三刻,蜀錦堆香花院窄。

    風動簾旌玳瑁寒,露垂蟲網真珠白。

    美人匝席羅弦管[26],綺幄雲屏爐麝暖。

    隻恐金壺漏水空,不怕鸞觴琥珀滿。

    勸君莫負秉燭遊,曾見古人傷晝短。

    」《贈處士林逋》詩雲:「高蹈遺塵蛻,含華傲素園。

    璜溪頻下釣,蕙帳不驚猿。

    養浩時清嘯,忘機隻寓言。

    幾回生蝶翅,明月在西軒。

    」《送陳君子之四明》詩雲:「短亭祖帳接平川,柳拂迴波繫畫船。

    漸向落暉分繡袖,忍聽離曲怨鵾絃。

    雲連稽嶺應懷古,路近花源好訪仙。

    那更憑高望天際,江堤煙重草綿綿。

    」《搗砧詞》雲:「星河耿耿寒煙浮,白龍銜月臨霜樓。

    誰家砧弄細腰杵,一聲擣破江城秋。

    雙桐老翠墮金井,高低冷逐西風緊。

    靜如秋籟暗穿雲,天半驚鴻斷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處離情先喚起。

    長信宮中葉滿堦,洞庭湖上波平水。

    萬裡征夫眠未成[27],搖風搗月何丁丁。

    楚關秦嶺有歸客,一枕夜長無限情。

    」曾大父嘗以所業投範文正,文正曰:「子之文,溫厚和平而不乏正氣,似其為人也。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