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土俗類四
關燈
小
中
大
大而黑者,名棕。
皂莢有雌雄。
雄者不實,鑿木幹方寸,以雌木填之,乃實。
槠郭璞雲:“此木似柞,子可食,為柱不腐。
” 白牙最白潔。
可為器玩。
水楊葉圓而闊。
枝條短硬。
多生水岸。
柳柯條與北土無異,但飛絮者稀。
桑與柘為二種,皆可以蠶,亦可為鞍橋。
·竹 慈竹叢生。
任昉所謂“子母竹”。
蔡公襄嘗賦之。
斑竹生永福縣鶴洋,差及湘江者。
又有紫竹。
今山邑皆有之。
鶴膝竹生古田縣,似靈壽藤。
不須琢削,自合杖制。
箭竹可為箭幹。
生長在古田山中。
苦竹筍味甚苦。
又有苦伏竹,筍冬生,掘而食之,味尤珍。
淡竹肉薄,節間有粉,南人以燒竹瀝者。
石竹連江等縣為多。
節疏而平,可為器用。
麻竹大至徑七八寸,葉亦大,筍夏生。
江南竹粗大而堅直。
秋竹甚小,以為篾用。
蟲竹叢生如蘆。
每節生蟲,如新蟬之未翼者,□無竅隙,随竹而長。
竹将枯,乃穴其旁而出。
豁竹節長細,可為笛材。
筍味最美。
筋竹肉厚而竅小。
可為弓弩材。
·草 萱《詩》曰:“焉得蘐草”。
《埤雅》謂:“一名鹿蔥,草之可以忘憂者。
”夏開者,梗高葉大;秋開者,短而葉細。
别有鞓紅而百葉者,有鵝黃而香者,非一種也。
蘭一名水香。
顔師古雲:“即澤蘭也”。
生水旁,葉光潤尖長,花蠟色六出,一桠敷蕊,(底本作“一桠敷□”,缺一字,崇抄作“三桠敷生”,據庫本補。
)聳若鼠耳一卷,而紫暈、檀心,氣清遠,蓋國香也。
春秋兩種。
《楚詞》雲:“春蘭兮秋菊”,又雲:“秋蘭兮青青”。
或雲:“一幹一花而香勝者蘭;一幹五七花而香薄者蕙。
” 剪刀股葉如剪刀,苗甚軟嫩。
色深青綠,每叢十餘莖,内一莖分枝,開小白花。
瓊田春生苗葉,無花。
三月,采根葉焙幹,土人用治風。
建水枝葉似桑,四時常有。
土人取其葉焙幹碾末,治走疰風。
(崇抄作“走■〈疒外圭内〉風”。
) 雞項葉紅,花葉上刺青色,亦名千針草,根似小蘿蔔,枝條直上。
三四月,苗上生紫花,八月葉凋,十月采根。
火杴春生苗,葉似紫蘇大而尖長,白花。
州人呼其葉為火杴草。
馬蘭葉類苦荬菜,(底本、崇抄作“苦益菜”,據庫本改。
)土人連根采之。
(底本、崇抄皆作“土人連□采之”,缺一字,據庫本補。
)即《爾雅》所謂“箴馬蘭”是也。
治■〈魚規〉魚毒。
石龍蒭叢生,俗名龍須草。
今人以為席。
莎草根名香附子。
燈心生澤地,叢生。
莖圓細而長直。
人以為席。
雞腸一名蘩■〈艹縷〉。
葉似荇菜而小,其莖梗作蔓,斷之有綠縷,細而中虛,似雞腸,因名。
鳢腸即蓮子草也。
一種,葉似柳而光澤,莖似馬齒苋,花細而白,其實如小蓮房。
一種,苗頗似蓮花而黃色,實亦作房而圓,可以止血,方言謂之斷血草。
羊蹄秃菜也。
葉狹長色深,莖節間紫赤。
采根醋磨,塗癬速效。
通草一名通脫木,葉如蓖麻。
(底本、崇抄作“草麻”,據庫本改。
)中虛,有軟白,可為輕花。
出長溪。
紫背解一切蛇毒。
佛甲多附石向陽而生,似馬齒苋,細小而長。
仙人掌多于石壁上貼而生,如人掌,故名。
治腸痔,瀉血。
蒲生陂湖中,嫩者可食。
漢嘗以裹輪。
蒉生有三棱。
《爾雅》謂之“蔧”。
江生者為淡蒉,近海者為鹹蒉。
土人以為纜、為席、為屦。
莣似茅。
可以為繩索、履屦。
虎杖草《爾雅》曰:“似紅草而大,可染赤。
”煎以為飲,色如琥珀。
戒火草人家用瓦缶植之,以警火。
獨掃草《爾雅》曰:“馬帚”,注雲:“可以為帚”。
茭生泥浦中。
葉如蒲葦,人縛為薦蓆,(底本作“薦□”,缺一字,崇抄作“薦藉”,據庫本補。
)謂之菰。
又有白色者,其根可食,謂之茭郁子。
中有黑點,歲久長白台,如小兒臂,謂之茭手。
·藤 丁公藤生依南木,故号南藤。
(底本作“生□南木□号南藤”,缺二字,據庫本補。
)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
(底本作“馬鞭□□□褐色”,缺一字,據庫本補。
)《南史》:“解叔謙,(底本作“南史□叔謙”,缺一字,據庫本補。
)母有疾,夜于庭中禱告,(底本作“庭中□告”,缺一字,據崇抄補。
)聞空中雲:‘得丁公藤,治即瘥’”。
(底本作“□丁公藤治即瘥”,缺一字,據崇抄補。
)即此藤也。
千金藤主一切血毒,(底本作“血□”,缺一字,據崇抄補。
)生南土者黃赤如細辛。
(底本作“赤□細辛”,缺一字,據崇抄補。
) 紫金藤生山中。
初春生,(底本作“初□生”,缺一字,據崇抄補。
)葉青色,至冬凋落。
其藤似枯條。
采其皮,曬幹。
治腎氣。
石南藤其苗蔓延木上,四時不凋。
含春藤其苗蔓延木上,冬夏常青,治風。
感藤如雞蛋大,汁甘美如蜜。
(底本作“□甘美如蜜”,缺一字,據崇抄補。
)生研傅蛇蟲咬瘡。
一名甘藤。
甘、感聲近耳。
又名甜藤。
吉釣藤亦名烏理藤(底本作“烏□藤”,缺一字,庫本作“美龍藤”,據崇抄補。
)色紫老者,可帖雙陸局。
道家呼其根為降真香。
或以為簡。
金剛藤方言謂之菠颉,根赤色,可以染鴨子。
(“鴨子”即“鴨蛋”。
) 薜荔藤緣木而生。
香藤緣木而生,其氣馨香。
又有南藤,人取以釀酒。
王孫藤可供作纜。
·畜擾 馬海壇舊諸牧有之,但驽蹶悍突,須久服習,乃堪乘。
驢、騾亦同。
牛黃牛,角縮而短悍;水牛,豐碩而重遲,出福清以南。
水牛新孳,下其乳為團,出城東松嶼。
羊歲兩生息,出福清、長溪。
豬 犬 貓 雞 鴨 鵝 ·獸 虎山深處有之。
異時,或忽至城邑。
豹尾赤而文黑為赤豹,又有黑豹,文圓者為錢文豹。
豺季秋之月,攫獸以祭天。
方言呼為豺
皂莢有雌雄。
雄者不實,鑿木幹方寸,以雌木填之,乃實。
槠郭璞雲:“此木似柞,子可食,為柱不腐。
” 白牙最白潔。
可為器玩。
水楊葉圓而闊。
枝條短硬。
多生水岸。
柳柯條與北土無異,但飛絮者稀。
桑與柘為二種,皆可以蠶,亦可為鞍橋。
·竹 慈竹叢生。
任昉所謂“子母竹”。
蔡公襄嘗賦之。
斑竹生永福縣鶴洋,差及湘江者。
又有紫竹。
今山邑皆有之。
鶴膝竹生古田縣,似靈壽藤。
不須琢削,自合杖制。
箭竹可為箭幹。
生長在古田山中。
苦竹筍味甚苦。
又有苦伏竹,筍冬生,掘而食之,味尤珍。
淡竹肉薄,節間有粉,南人以燒竹瀝者。
石竹連江等縣為多。
節疏而平,可為器用。
麻竹大至徑七八寸,葉亦大,筍夏生。
江南竹粗大而堅直。
秋竹甚小,以為篾用。
蟲竹叢生如蘆。
每節生蟲,如新蟬之未翼者,□無竅隙,随竹而長。
竹将枯,乃穴其旁而出。
豁竹節長細,可為笛材。
筍味最美。
筋竹肉厚而竅小。
可為弓弩材。
·草 萱《詩》曰:“焉得蘐草”。
《埤雅》謂:“一名鹿蔥,草之可以忘憂者。
”夏開者,梗高葉大;秋開者,短而葉細。
别有鞓紅而百葉者,有鵝黃而香者,非一種也。
蘭一名水香。
顔師古雲:“即澤蘭也”。
生水旁,葉光潤尖長,花蠟色六出,一桠敷蕊,(底本作“一桠敷□”,缺一字,崇抄作“三桠敷生”,據庫本補。
)聳若鼠耳一卷,而紫暈、檀心,氣清遠,蓋國香也。
春秋兩種。
《楚詞》雲:“春蘭兮秋菊”,又雲:“秋蘭兮青青”。
或雲:“一幹一花而香勝者蘭;一幹五七花而香薄者蕙。
” 剪刀股葉如剪刀,苗甚軟嫩。
色深青綠,每叢十餘莖,内一莖分枝,開小白花。
瓊田春生苗葉,無花。
三月,采根葉焙幹,土人用治風。
建水枝葉似桑,四時常有。
土人取其葉焙幹碾末,治走疰風。
(崇抄作“走■〈疒外圭内〉風”。
) 雞項葉紅,花葉上刺青色,亦名千針草,根似小蘿蔔,枝條直上。
三四月,苗上生紫花,八月葉凋,十月采根。
火杴春生苗,葉似紫蘇大而尖長,白花。
州人呼其葉為火杴草。
馬蘭葉類苦荬菜,(底本、崇抄作“苦益菜”,據庫本改。
)土人連根采之。
(底本、崇抄皆作“土人連□采之”,缺一字,據庫本補。
)即《爾雅》所謂“箴馬蘭”是也。
治■〈魚規〉魚毒。
石龍蒭叢生,俗名龍須草。
今人以為席。
莎草根名香附子。
燈心生澤地,叢生。
莖圓細而長直。
人以為席。
雞腸一名蘩■〈艹縷〉。
葉似荇菜而小,其莖梗作蔓,斷之有綠縷,細而中虛,似雞腸,因名。
鳢腸即蓮子草也。
一種,葉似柳而光澤,莖似馬齒苋,花細而白,其實如小蓮房。
一種,苗頗似蓮花而黃色,實亦作房而圓,可以止血,方言謂之斷血草。
羊蹄秃菜也。
葉狹長色深,莖節間紫赤。
采根醋磨,塗癬速效。
通草一名通脫木,葉如蓖麻。
(底本、崇抄作“草麻”,據庫本改。
)中虛,有軟白,可為輕花。
出長溪。
紫背解一切蛇毒。
佛甲多附石向陽而生,似馬齒苋,細小而長。
仙人掌多于石壁上貼而生,如人掌,故名。
治腸痔,瀉血。
蒲生陂湖中,嫩者可食。
漢嘗以裹輪。
蒉生有三棱。
《爾雅》謂之“蔧”。
江生者為淡蒉,近海者為鹹蒉。
土人以為纜、為席、為屦。
莣似茅。
可以為繩索、履屦。
虎杖草《爾雅》曰:“似紅草而大,可染赤。
”煎以為飲,色如琥珀。
戒火草人家用瓦缶植之,以警火。
獨掃草《爾雅》曰:“馬帚”,注雲:“可以為帚”。
茭生泥浦中。
葉如蒲葦,人縛為薦蓆,(底本作“薦□”,缺一字,崇抄作“薦藉”,據庫本補。
)謂之菰。
又有白色者,其根可食,謂之茭郁子。
中有黑點,歲久長白台,如小兒臂,謂之茭手。
·藤 丁公藤生依南木,故号南藤。
(底本作“生□南木□号南藤”,缺二字,據庫本補。
)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
(底本作“馬鞭□□□褐色”,缺一字,據庫本補。
)《南史》:“解叔謙,(底本作“南史□叔謙”,缺一字,據庫本補。
)母有疾,夜于庭中禱告,(底本作“庭中□告”,缺一字,據崇抄補。
)聞空中雲:‘得丁公藤,治即瘥’”。
(底本作“□丁公藤治即瘥”,缺一字,據崇抄補。
)即此藤也。
千金藤主一切血毒,(底本作“血□”,缺一字,據崇抄補。
)生南土者黃赤如細辛。
(底本作“赤□細辛”,缺一字,據崇抄補。
) 紫金藤生山中。
初春生,(底本作“初□生”,缺一字,據崇抄補。
)葉青色,至冬凋落。
其藤似枯條。
采其皮,曬幹。
治腎氣。
石南藤其苗蔓延木上,四時不凋。
含春藤其苗蔓延木上,冬夏常青,治風。
感藤如雞蛋大,汁甘美如蜜。
(底本作“□甘美如蜜”,缺一字,據崇抄補。
)生研傅蛇蟲咬瘡。
一名甘藤。
甘、感聲近耳。
又名甜藤。
吉釣藤亦名烏理藤(底本作“烏□藤”,缺一字,庫本作“美龍藤”,據崇抄補。
)色紫老者,可帖雙陸局。
道家呼其根為降真香。
或以為簡。
金剛藤方言謂之菠颉,根赤色,可以染鴨子。
(“鴨子”即“鴨蛋”。
) 薜荔藤緣木而生。
香藤緣木而生,其氣馨香。
又有南藤,人取以釀酒。
王孫藤可供作纜。
·畜擾 馬海壇舊諸牧有之,但驽蹶悍突,須久服習,乃堪乘。
驢、騾亦同。
牛黃牛,角縮而短悍;水牛,豐碩而重遲,出福清以南。
水牛新孳,下其乳為團,出城東松嶼。
羊歲兩生息,出福清、長溪。
豬 犬 貓 雞 鴨 鵝 ·獸 虎山深處有之。
異時,或忽至城邑。
豹尾赤而文黑為赤豹,又有黑豹,文圓者為錢文豹。
豺季秋之月,攫獸以祭天。
方言呼為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