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斷滕峽
斷藤峽舊名太藤峽,雲其江發源柳慶,東繞浔州,碕矗矶排,灘泷洶濞,兩岸萬山盤礴六百餘裡。
西北聯武宣縣,迤逦而東,綿絡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樂諸州縣,截以府江西南,接貴縣依左江而下,包桂平帶平南抵藤縣,浸淫蒼梧。
大抵藤峽面勢以桂平大宣鄉崇姜裡為前庭,象州東鄉、武宣北鄉為後戶,而右貴縣之龍山、左藤縣之五屯,若兩臂也。
峽以北巢峒屋列,不可殚名。
而西蘿綠、東紫荊、後根姜、老鼠白面、橫石寺塘、桂州崖、仙女關、九層樓尤極險厄,入者緣木攀蘿,往往迷徑而返。
峽以南山稍廉瘠,而牛腸、大岵、大寺、白銀、大灣諸村亦皆倚江立寨,四塞難通。
自紫荊折而稍東,為茶山,為力山,力山之險三倍藤峽。
又折而東北為永安,又東為朦胧三峒,荔浦之境也。
自紫荊折而東北為沙田,為林峒,迤北折而稍西為羅運,羅運之險又倍力山,其後為長洲、象州、脩仁之境也。
自紫荊折而南為鵬化,為大同、平南之境也。
又折而東為五屯,藤縣之境也。
萬山之中,猺蠻盤據,各有宗黨,而藍胡侯盤四姓為之渠魁,山多缦土,沃而敏樹,諸猺皆側耕危獲,不服租庸。
茶山羅運之隩,谺門巃嵸,沉雲晝結,懸蹬回繞,絕壁臨谿,手挽足移,十步九折,其幽崖奧谷是生狑人雕題高結,狀若猩狒散育莽中,不室而處,饑則拾橡薯,射狐鼠,雜蜂虿蟻蚔,卉衣血食,言語侏■〈亻離〉,雖四姓諸猺亦莫能重譯也。
諸猺憨悍難曉,好殺輕生,憚見官府,往往通向化猺,老結城市豪強,号曰招主,自稱曰耕丁。
招主複結官府左右為之耳目,漏世緩急,朝發夕聞。
大抵自藤峽徑府江約三百餘裡,以力山為中界,諸賊往往相通,互為死黨。
力山之人善以毒藥傅弩矢,中者立斃,故能東助府江,西援藤峽。
藤峽之巅立而環眺,則遠近數百裡間若可舉趾,故軍旅所集,盱睫而知,急則狶竄林中不可疏捕。
廣西之諺雲:“■〈米上皿下〉有一鬥米,莫沂藤峽水。
囊有一陌錢,莫上府江船。
” 景泰中猺酋侯大狗等作亂,嘯聚萬人,攻堕郡縣,戕執吏民,而脩仁、荔浦、平樂、力山諸猺為之響應,其勢益張,守臣皇恐,率以甘言噢之,賊愈驕縱。
變聞,會京師有也先之戒未遑也。
天順中,诏召捕得大狗者賜千金,爵一級,竟不可得。
久之,郁林、博白、新會、信宜、興安、馬平、來賓鲸鲵風起,所至兵墟,兩廣三司皆戴罪,守官莫保朝夕。
憲皇帝即位,集廷臣問計,兵部尚書王竑言:“峽賊稱亂,其始皆由守臣失策,以招撫為功,長其桀骜,譬諸驕子,愈惜愈啼,非流血撻之,其狂不止。
竊見浙江左參政韓雍,謀勇拔萃,文武全材,求之廷寮,罕與倫比,陛下誠以讨賊屬之斯人,可逭南顧。
”上然之。
乃以雍為左佥都禦史,以都督同知趙輔為征夷将軍,右都督和勇為遊擊将軍,太監盧康、陳宜監視軍務,督饷則戶部右侍郎薛遠,紀功則監察禦史劉慶、汪霖。
而阃外之事一以屬雍。
敕曰:“将士有功者,得自署使,三司官而下不用命者自治之,朕不中制也。
” 成化元年六月,雍偕諸将會南京議進取,佥曰:“兩廣殘破,盜賊峰屯,璧之烈火燎原,無複緩急,宜分兵四出,随在撲之。
候其團結,乃可圍困耳。
”雍曰:“不然。
是扇禍也。
大藤峽為廣西腹心之患,舍此不圖,而分兵四出,賊必擁而漫流,流賊愈多,郡縣愈破。
諺所謂救火焉而噓之者也,莫若并力西向搗其腹心。
元惡既殲,餘必投刃而解矣。
”諸将曰:“誠如公言。
”乃以官軍三萬人兼程而進。
七月至全州,會陽峒西廷,苗賊為梗,讨滅之戮失機,指揮李瑛等四人将士股栗。
九月至桂林,召諸将按圖而議曰:“脩仁、荔浦,藤峽之羽翼也。
羽翼不翦,則腹心之患難除。
”乃以永順、保靖及兩江土兵十六萬人,五路并進,窮追至力山,諸賊大敗,生擒一千二百餘人,斬首七千三百餘級。
十一月至浔州,延父老問計,皆曰:“大藤峽天險之窟也,密菁重岩,人不旋踵,三時瘅疠不可久居。
某等生長一方,莫得要領。
今歲兵聲久振,賊備益堅,莫若屯兵四圍,且耕且守,待其自斃耳。
”雍曰:“不然。
峽山遼闊,峽路紛披,輪囷六百裡間,安可圍也?屯兵日久,彼銳我衰,睥睨之奸,患起沖突,兵法有之。
先人有奪人之志,乘勝之謂也。
今我軍新破府江,勇氣十倍,峽賊聞之,亦以褫魄,不若因而乘之,可立破也。
”乃以六萬八千人為右軍,以總兵歐信、左參将孫麒、高端、都指揮夏正、葛宗、蔭指揮王瑛等将之,自象州、武宣分為五道攻其北;以九萬二千人為左軍,以都指揮白全、楊玙、張剛、王玘、彭倫、夏鑒、柴政、指揮唐雄等将之,由桂平、平南分為八道攻其南;以左參将孫振、指揮程文章、千戶李慶等巡守左江及龍山五屯,截其奔路,雍與趙輔、和勇開府高振嶺以督諸軍。
雍複令總兵歐信等曰:“山北既破,便可提兵深入,夾攻桂州、橫石諸崖。
”令都指揮夏正曰:“林峒、沙田,府江間道也。
宜越古眉雙髻諸山伏兵林峒,扼其東奔。
”諸将敬諾。
十二月朔,諸道并發,腹背夾攻,連破石門、道袍、屋廈、紫荊、竹踏、良胸、古營、牛腸、大岵等寨,賊皆遁入桂州、橫石、寺塘、九層樓,據險立栅以抗我師。
雍麾死士以大斧刊木開道,兩軍齊登,發火箭焚其營栅,而都指揮
西北聯武宣縣,迤逦而東,綿絡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樂諸州縣,截以府江西南,接貴縣依左江而下,包桂平帶平南抵藤縣,浸淫蒼梧。
大抵藤峽面勢以桂平大宣鄉崇姜裡為前庭,象州東鄉、武宣北鄉為後戶,而右貴縣之龍山、左藤縣之五屯,若兩臂也。
峽以北巢峒屋列,不可殚名。
而西蘿綠、東紫荊、後根姜、老鼠白面、橫石寺塘、桂州崖、仙女關、九層樓尤極險厄,入者緣木攀蘿,往往迷徑而返。
峽以南山稍廉瘠,而牛腸、大岵、大寺、白銀、大灣諸村亦皆倚江立寨,四塞難通。
自紫荊折而稍東,為茶山,為力山,力山之險三倍藤峽。
又折而東北為永安,又東為朦胧三峒,荔浦之境也。
自紫荊折而東北為沙田,為林峒,迤北折而稍西為羅運,羅運之險又倍力山,其後為長洲、象州、脩仁之境也。
自紫荊折而南為鵬化,為大同、平南之境也。
又折而東為五屯,藤縣之境也。
萬山之中,猺蠻盤據,各有宗黨,而藍胡侯盤四姓為之渠魁,山多缦土,沃而敏樹,諸猺皆側耕危獲,不服租庸。
茶山羅運之隩,谺門巃嵸,沉雲晝結,懸蹬回繞,絕壁臨谿,手挽足移,十步九折,其幽崖奧谷是生狑人雕題高結,狀若猩狒散育莽中,不室而處,饑則拾橡薯,射狐鼠,雜蜂虿蟻蚔,卉衣血食,言語侏■〈亻離〉,雖四姓諸猺亦莫能重譯也。
諸猺憨悍難曉,好殺輕生,憚見官府,往往通向化猺,老結城市豪強,号曰招主,自稱曰耕丁。
招主複結官府左右為之耳目,漏世緩急,朝發夕聞。
大抵自藤峽徑府江約三百餘裡,以力山為中界,諸賊往往相通,互為死黨。
力山之人善以毒藥傅弩矢,中者立斃,故能東助府江,西援藤峽。
藤峽之巅立而環眺,則遠近數百裡間若可舉趾,故軍旅所集,盱睫而知,急則狶竄林中不可疏捕。
廣西之諺雲:“■〈米上皿下〉有一鬥米,莫沂藤峽水。
囊有一陌錢,莫上府江船。
” 景泰中猺酋侯大狗等作亂,嘯聚萬人,攻堕郡縣,戕執吏民,而脩仁、荔浦、平樂、力山諸猺為之響應,其勢益張,守臣皇恐,率以甘言噢之,賊愈驕縱。
變聞,會京師有也先之戒未遑也。
天順中,诏召捕得大狗者賜千金,爵一級,竟不可得。
久之,郁林、博白、新會、信宜、興安、馬平、來賓鲸鲵風起,所至兵墟,兩廣三司皆戴罪,守官莫保朝夕。
憲皇帝即位,集廷臣問計,兵部尚書王竑言:“峽賊稱亂,其始皆由守臣失策,以招撫為功,長其桀骜,譬諸驕子,愈惜愈啼,非流血撻之,其狂不止。
竊見浙江左參政韓雍,謀勇拔萃,文武全材,求之廷寮,罕與倫比,陛下誠以讨賊屬之斯人,可逭南顧。
”上然之。
乃以雍為左佥都禦史,以都督同知趙輔為征夷将軍,右都督和勇為遊擊将軍,太監盧康、陳宜監視軍務,督饷則戶部右侍郎薛遠,紀功則監察禦史劉慶、汪霖。
而阃外之事一以屬雍。
敕曰:“将士有功者,得自署使,三司官而下不用命者自治之,朕不中制也。
” 成化元年六月,雍偕諸将會南京議進取,佥曰:“兩廣殘破,盜賊峰屯,璧之烈火燎原,無複緩急,宜分兵四出,随在撲之。
候其團結,乃可圍困耳。
”雍曰:“不然。
是扇禍也。
大藤峽為廣西腹心之患,舍此不圖,而分兵四出,賊必擁而漫流,流賊愈多,郡縣愈破。
諺所謂救火焉而噓之者也,莫若并力西向搗其腹心。
元惡既殲,餘必投刃而解矣。
”諸将曰:“誠如公言。
”乃以官軍三萬人兼程而進。
七月至全州,會陽峒西廷,苗賊為梗,讨滅之戮失機,指揮李瑛等四人将士股栗。
九月至桂林,召諸将按圖而議曰:“脩仁、荔浦,藤峽之羽翼也。
羽翼不翦,則腹心之患難除。
”乃以永順、保靖及兩江土兵十六萬人,五路并進,窮追至力山,諸賊大敗,生擒一千二百餘人,斬首七千三百餘級。
十一月至浔州,延父老問計,皆曰:“大藤峽天險之窟也,密菁重岩,人不旋踵,三時瘅疠不可久居。
某等生長一方,莫得要領。
今歲兵聲久振,賊備益堅,莫若屯兵四圍,且耕且守,待其自斃耳。
”雍曰:“不然。
峽山遼闊,峽路紛披,輪囷六百裡間,安可圍也?屯兵日久,彼銳我衰,睥睨之奸,患起沖突,兵法有之。
先人有奪人之志,乘勝之謂也。
今我軍新破府江,勇氣十倍,峽賊聞之,亦以褫魄,不若因而乘之,可立破也。
”乃以六萬八千人為右軍,以總兵歐信、左參将孫麒、高端、都指揮夏正、葛宗、蔭指揮王瑛等将之,自象州、武宣分為五道攻其北;以九萬二千人為左軍,以都指揮白全、楊玙、張剛、王玘、彭倫、夏鑒、柴政、指揮唐雄等将之,由桂平、平南分為八道攻其南;以左參将孫振、指揮程文章、千戶李慶等巡守左江及龍山五屯,截其奔路,雍與趙輔、和勇開府高振嶺以督諸軍。
雍複令總兵歐信等曰:“山北既破,便可提兵深入,夾攻桂州、橫石諸崖。
”令都指揮夏正曰:“林峒、沙田,府江間道也。
宜越古眉雙髻諸山伏兵林峒,扼其東奔。
”諸将敬諾。
十二月朔,諸道并發,腹背夾攻,連破石門、道袍、屋廈、紫荊、竹踏、良胸、古營、牛腸、大岵等寨,賊皆遁入桂州、橫石、寺塘、九層樓,據險立栅以抗我師。
雍麾死士以大斧刊木開道,兩軍齊登,發火箭焚其營栅,而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