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遼語錄 全文

關燈
三盞。

    益誡言:“昨曰以坐位未定,已白兩府。

    雲未欲奏知,且令益誡再來商量。

    若不依此坐位,恐聞南朝。

    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

    如聞南朝,有邵、傅二谏議在相次,閤門舍人更不閱儀。

    便引臣等兩番使、副入見。

    臣襄緻國書于其母,面傳聖辭,置酒三盞。

    又詣其君帳前。

    臣坦緻國書于其君,傳聖辭如前。

    并問南朝皇帝聖躬萬福,臣等恭答之。

    置酒五盞,仍賜臣等衣帶,及三節人有差。

     十六曰,有東頭供奉官李崇賜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過位。

     十七曰,赴曲宴,酒九盞。

    館伴使、副差人赍诏,賜臣等生饩,及三節人有差。

    臣等依例恭受緻表。

     十八曰,有右班殿直、閤門祗候韓贻訓賜臣等酒果,左班殿直、閤門祗候馬初賜筵,太尉夷離畢蕭素伴宴,酒十三盞。

    素問張掞,臣坦答以見任群牧使。

    益誡問劉永年,臣鹹融答以見任岱州。

     十九曰,有西頭供奉官韓宗來賜臣等簽食,并酒,亦不過位。

    館伴使、副差人赍诏,賜臣等生饩,及三節人有差。

    臣等恭受,緻表館伴使、副,請聚食,酒八盞。

     二十曰,有供奉官、閤門祗候耿可觀賜臣等酒果,韓宗賜射弓筵,樞密副使、太師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盞。

    格問臣等:“韓相公、富相公莫隻在朝否?”并答以實。

    賜臣等弓馬、衣币,及三節人有差。

     二十一曰,入至客省帳前,置酒三盞。

    臣襄與益誡言:“大行皇帝發引在近,望與建白。

    若回程剩蹉數驿,尚可辭得靈駕,此臣子之心也。

    ”益誠然之。

    遂辭其母及其君,逐帳置酒如初,授臣等信書,賜衣各三對,及弓馬、衣币,各三節人有差。

    是夕,館伴使、副置酒三盞,與臣等解換。

    益誡言:“兩朝歡好,信使每至此會,最為惜别,各請飲盡。

    ”臣等并多謝之。

    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漸往秋山打圍,九月下旬至燕京住,各受禮。

    南朝生辰、正旦使來,絕近便也。

     二十二曰,發頓城館。

    至腰館,有右承制魯滽賜臣等酒果,左承制韓君卿賜筵,翰林學士、給事中王觀伴宴,酒九盞。

    館伴使、副弼、益誡,送伴使、副好古、規中與焉。

    觀言其君好儒釋二典,亦嘗見仁宗皇帝《三寶贊》,欽歎久之。

    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嘗有禦頌,賜僧大覺禅師懷琏,殊臻妙理。

    琏亦赓和,未能過之。

    ”宿柏石館。

     二十三曰,至赤崖館。

    送伴使、副送臣等顆鹽各一盤。

     二十四曰,至三山館。

    送伴使、副請聚食,酒五盞。

     二十五曰,至黑崖館。

     二十六曰,至鹹熙館。

     二十七曰,蹉會星館至廣甯館。

    規中問臣鹹融,五台去京師遠近?答以三十餘程。

    規中言:“與本界雲州相對,不及二百裡。

    ”雲州即西京也。

     二十八曰,至崇信館。

    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條。

     二十九曰,至松山館。

     三十曰,蹉鍋窯館至臨都館。

     七月一曰,至中京大定府。

    少尹、大監李庸郊迎,置酒九盞,宿大同館。

     二曰,送伴使、副請臣等同遊鎮國寺,次至大天慶寺燒香、素食,依例送僧茶彩。

    有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王崇彜就館,賜臣等筵;左承制、閤門祗候王賜酒果;度支使、左承李翰伴宴,酒十一盞。

    翰問臣等首廳相公是誰?臣襄答雲:“韓侍中。

    ”又曆問兩府大臣及翰林學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實。

     三曰,庸出餞,酒五盞。

    蹉長興館至富谷館。

    送伴使、副送臣等麇角、松實。

     四曰,至鐵漿館。

     五曰,行次,規中言:“近祭奠大使回來,傳語說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

    ”宿鹿峽館。

     六曰,至牛山館。

     七曰,過聚仙石。

    送伴使、副請會食,酒七盞。

    宿打造館。

     八曰,至柳河館。

    送伴使、副送臣等魚一盤。

     九曰,蹉卧如館過遍廂嶺。

    送伴使、副與臣等互緻酒,各三盞。

    宿新館。

    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備,請送伴使、副過位,及犒三節人酒七盞。

    規中言,其君已離神恩泊三曰矣,往歲燕京受禮,南朝大使是沈(音同高宗廟諱)少卿,今已八年矣。

     十二曰,到檀州。

    知州、給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盞。

     十三曰,仲燕出餞,酒五盞。

    将到順州,知州、太傅楊規正郊迎,置酒五盞。

     十四曰,規正出餞,酒五盞。

    蹉望京館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監程冀郊迎,置酒五盞,宿永平館。

     十五曰,有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馬世章賜臣等筵,西頭供奉官劉侁賜酒果,步軍太傅伴宴,酒十一盞。

    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絹、绫、羅等,及三節人有差。

     十六曰,冀出餞,酒七盞,宿良鄉縣。

     十七曰,到涿州。

    知州、太師耶律德芳及通判、吏部郎中鄧願郊迎,置酒五盞,宿涿州館。

    有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郝振來問勞,不赴茶酒,餘并如儀。

    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盞,與臣等解換。

     十八曰,德芳等出餞,酒九盞。

    至新城縣。

     十九曰,至北溝,有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馬世延來,賜臣等筵,酒九盞。

    使臣不赴茶酒,餘并如儀。

    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溝橋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溝橋之南,酒各三盞。

    又至于橋中,皆立馬相對,酌酒換鞭,傳辭并如前例。

    是夕,宿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