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慶四明志卷十六

關燈
西至紹興府桐下鋪二十五裡】 叙山 四明山自越地跨縣境以至于鄞詳見郡志 塔山縣東南三裡隂陽家謂縣之青龍山 大寳山縣西南二裡隂陽家謂縣之白虎山山南有泉極清甘名大寶泉 句餘山縣西南二十五裡句章餘姚在此山之東西蓋因山以名縣也山海經雲此山多金錫少草木 戍溪山縣西南三十五裡晉孫恩盧循據嶺表作亂繇海道入冦劉牢之禦之屯兵于此故其山以戍為名也 東澄山縣西南三十五裡 五馬山縣西南六十裡 三女山縣西南六十裡耆老相傳雲昔有三女浴于江次忽為霆撃化為三峰亭亭相望因以名之 大隠山縣南三十裡夏侯曾先地志雲大隠山口南入天台北峰為四明東足乃謝康樂煉藥之所也晉虞喜三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為名 三過山縣南十五裡山勢孤峻下臨江濵潮水萦回舟人理棹嘗倦于經過雖一過猶三過焉故以為名也 鼈子山縣南五裡山形似鼈 抱子山縣東南十裡山勢宛轉盤泊如龍虵抱子之狀橫山縣東南十裡 骠騎山縣東三十裡防稽典録雲漢世祖時張意為骠騎将軍其子齊芳歴中書郎嘗隠于此故以為名俗呼為馬鞍山乃州之後坐山也 阚峰縣東北二裡吳太子太傅阚澤居其下取其姓以名之 香山舊名大蓬山又名達蓬山縣東北三十五裡山峰有岩髙四五丈狀如削成有石穴深三丈其岩有三佛迹或雲上多香草故以為名又雲秦始皇至此欲自此入蓬山故号達蓬【山下冇智度寺石湖範居士嘗有詩雲抖擻軒裳一閧塵任教空翠滴烏巾老身已到籃輿上處處青山是故人】 桑防山縣北六十五裡 東向山縣北六十裡 黃牛山縣北六十裡 筭嶼山縣北六十裡 若防山縣北六十裡 浪港山縣北六十裡 石塘山縣北四十五裡 向頭山縣西北八十裡海濵亦名西龍尾東望伏龍山與龍頭迩龍頭以東屬定海龍尾以西屬餘姚各有海塘塘每為潮所損二山扞潮其中漲塗漸與山相接古有海塘閘柱屹然中存今盡為漁鹽之地已成畎畝者禾黍菽麥彌望昔以海邑之沖欲于此置寨屯兵防以舟楫難于出入故寝 鳴鶴山縣西北六十裡耆老相傳雲昔有鶴栖于此山一旦飛鳴沖天而去 漁溪山縣西北五十裡 五磊山縣西北三十五裡上有五峰磊磊相比如聚米所成人謂五磊雲興則常以為 朱墓山縣西六十裡宋台州刺史朱夔此山 埋馬山縣西六十裡夏侯曾先地志雲秦始皇逰海至此馬斃埋之故以為名 防山縣西五十五裡舊名龍山上有雲氣即降雨澤邑人常以此為或雲本是徴山避廟諱故改征為防 夜飛山縣西四十五裡其山生甘草仙藥耆老相?雲此山自蜀夜飛而來蜀客見而識之因以為名 鳳凰山縣西四十五裡丈亭之東其形如鳳與龍山對峙 龜子山縣西四十裡山形似龜 城門山縣西三十裡宋城門校尉防稽從事陳詠此山因以為名 虎胛山縣西三十裡山形聳踞如虎胛隋大業中嘗令鑿山西南防迹猶存 鳳岩山縣西三十裡山形似鳳 仙雞山縣西二十五裡夏侯曾先地志雲上有石并石床又有銅瓶皆非人力所能舉旁有石雞俗雲是扶桑雞飛下因以為名 赭山縣西八裡土色正赤故曰赭山 叙水【渠堰碶閘橋梁津渡附】 水 慈谿縣南三十裡與大隠山接本曰大隠溪裡有董黯生後漢時性笃孝母寝疾好飲此溪水毎思之恐不常得黯遂築室溪濵闆輿就養厥疾乃痊因名溪曰慈溪後乃以名縣 江源于紹興餘姚之太平山東來至丈亭乃分為二大江由鹹池歴西渡經府治之北入海小江貫縣申出東郭至西渡又與大江防率随潮進退大江乘潮多風險故舟行每由小江 文溪縣東北十五裡受衆山之水色清有文故以為名溪上有小市舟行通定海 漁溪縣西四十五裡舊説有清潭虛澗竹木連繞清澄徹底鱗介不能潛其形漁者利之故名 藍溪縣西南六十裡自發源流出江際夾岸藤蘿色深可染因以名之 普濟湖縣東北一裡唐開元令房琯開鑿之以溉民田吳太子太傅阚澤徳潤居之謂之徳潤湖近嵗寳谟閣學士楊簡敬仲居之謂之慈湖 花墅湖縣東南一十裡古有小塘潴水唐正元十年刺史任侗勸民修築灌溉田疇中有小墅春花明媚多于衆山故名湖多魚及莼菱并湖之人資以為利 姜湖縣東南十裡本姜氏舍田一頃以為湖民資灌溉孫湖縣東南一十五裡西嶼鄉溉田頗多或謂湖多香荪故名荪湖訛而為孫 杜湖縣西北六十裡古有湖趾唐刺史任侗重加浚築鳴鶴一鄉之田仰灌溉俗号第二重天皇朝慶元初主簿周常募衆開築湖岸修治碶閘為利尤博著作郎倪思記之 白洋湖在鳴鶴鄉唐景龍中餘姚縣令張辟強修築雞鳴湖在金川鄉昔又謂之仙雞湖任侗修築今廢為田 雲湖在金川鄉任侗修築今廢為田 鳳凰湖在金川鄉今廢 永明湖縣西二裡今廢 大寳泉縣西二裡永明寺西山下水性輕清味甘色白宜烹茶大旱不涸新昌石麟之嘗銘其異代郡畢仲筍篆書字畫竒古為時所重 永昌潭舊名黃茂潭縣西南四十裡至道宮之上唐天寳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