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揚州 仙人搗藥臼,見十道圖。

    龍舟堰,十道志雲:魏文帝臨江,試龍舟此堰,得名。

    邵伯堰,晉書:謝安鎮廣陵新城,築堰于城北,後人思之,因名為邵伯埭。

    吳公台。

    大江,有江水祠,見漢書志。

    邗溝,見左氏傳。

    建隆寺,太祖皇帝親征李重進,置營于此,賊平,置寺賜額。

    今正殿禦榻存焉,景德三年诏遣使■太祖禦容懸于殿内。

    法華院,周世祖征淮南,駐跸于此,後置院。

    盤古廟。

    後土廟。

    魏文帝廟,昔魏文帝幸廣陵城,因立廟。

    又名曹公廟。

    貞女廟,即孝婦祠,見十道志。

    甘羅廟,即謝安石祠也。

    龍興寺,謹律師和尚碑,李華文,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時人謂之“四絕”。

    盤古冢。

    隋炀帝陵。

     ◇毫州 武王封神農之後于焦,即今谯縣也。

    古羅城,城冢記:谯陵城,楚平王築,今毫州是也。

    ガ縣,漢相肅何所封。

    衛真,本苦縣,城冢記:縣之賴鄉,老君所生之地,舊有宅,今太清宮是也。

    有道德經碑,唐明皇書;邊韶老子碑;薛道衡祠庭碑;唐明皇禦劄碑;老子行記碑。

    梅城,段伯所封也。

    魏太祖宅,太廟也,有大飨碑。

    芒山。

    砀山。

    嵇山,嵇康居于山側,因氏之。

    渦水。

    渙水。

    洞霄宮,有重修宮碑。

    天洋宮。

    羿廟。

    楚靈王廟。

    楚頃襄王廟。

    韓安國廟。

    李母墳,老君也。

    梁孝王墳。

    陳勝墓。

    韓安國墳。

    虞讠羽墳。

    丁儀墳。

    嵇康墳。

    夏侯湛墳。

     ◇宿州 古睢南郡,齊置,梁曰睢州。

    虹縣,堯封禹為夏伯,邑于此,見輿地志;有廟,今廢。

    汴水,西自毫州界來,東入泗州界。

    丘城,漢侯邑。

    龍亢城,漢縣。

    谷陽城,漢将岑彭侯邑。

    ■鄉,在古縣城内,漢高帝破黥布于此。

    垓下,李奇曰:聚邑名也,今有城。

    漢高帝圍項籍之地。

    陳勝廟、冢。

    趙王武臣冢,有碑,獸石柱存焉。

     ◇楚州 淮陰侯廟。

    楚元王廟。

    董永廟。

    公冶長墓。

    漂母墓。

     ◇海州 羽山,舜殛鲧于羽山。

    孝婦廟,又有墓,見唐十道圖。

    鹿竺冢,俗名鬼市,見郡國志。

     ◇泰州 僞吳以海陵縣置制置院,僞唐以為泰州,皇朝因之。

    仙翁山,昔有王道人屍假于此。

     ◇泗州 古徐國城。

    普昭王寺,有大聖真塔。

    徐偃王廟。

    楚靈王廟。

    徐君墓,季劄挂劍之所,俗雲挂劍台。

     ◇滁州 阜陵城,漢侯邑也。

    九鬥山,項羽敗至此,一日九戰,因名之。

    丁姑祠,事見搜神記。

    羹颉侯墓,“颉”音“戛”。

     ◇真州 迎鸾鎮,即今州地,僞唐置,皇朝初為建安軍,大中祥符六年以聖像成功,诏升為州。

    六合縣,楚之棠邑也。

    放生池,屬隆教寺。

    晉王廟,即炀帝鎮江都時立以祀之。

     ◇通州 本海陵之東境,僞唐立為靜海制置院,周顯德中升為軍,尋建為通州,仍分其地為二縣以隸之。

     ◇壽州 郡城,楚考烈王所築。

    下蔡縣,古州來國也,蔡昭侯自上蔡遷于州來,謂之下蔡;有古城,在縣西南。

    安豐,春秋時六邑地。

    八公山,輿地志雲:在淝水北、淮水南,淮南八公居此,因名。

    霍山,郭景純雲:即天柱山。

    大别山,在霍丘縣西南,見漢書志。

    淮渎,水經注:淮水經壽陽西北。

    芍陂,“芍”音“酌”,孫叔敖所作,後鄧艾修。

    九井,汲一井,諸井皆動,見山海經。

    棘門,壽春城門也,見方輿記;又史記雲李園斬春申君于棘門之外,是也。

    鶴父亭,見郡國志。

    古安豐城,漢窦融封邑。

    期思城,顔師古曰:古蔣國。

    霍山廟,在霍山,有大鐵镬,受三十石,每祭祀時,水辄自滿,畢則空,見搜神記。

    臯陶廟,史記:禹封臯陶之後于英、六,乃有祠焉。

    孫叔敖廟,在芍陂上。

    淮南王廟,即漢淮南王安也。

    鄧公廟,魏鄧艾屯田于壽春,人賴其利,唐貞觀十五年立廟。

    臯陶墓。

    孫叔敖冢。

    倚相冢。

    廉頗冢。

    春申君冢。

    淮南王安冢。

     ◇廬州 古廬子國。

    古慎城,楚白公勝邑。

    舒城,古龍舒也。

    唐淮南觀察崔公頌德碑,李華文。

    古浚遒城。

    古六城,左傳:楚人滅六;又淮南王布居之。

    巢湖,吳志作“剿”,亦謂之“焦”。

    昔有巫雲:居巢縣門石龜口出血,當陷為湖。

    未幾,鄉社有以豬血置龜口,巫妪見之南走,其地遂陷為湖。

    今湖中有妃廟。

    淮南王英布廟。

    漢盧江王演廟。

    周瑜廟。

    漢盧江王演墓。

    楊行密墓。

     ◇蕲州 唐太守杜敏生祠并碑。

    雙峰寺,有四相真身塔。

    鼓角山,天欲雨,即先鼓角鳴。

    唐震覺大師碑,白居易文。

     ◇和州 古羅城,漢将灌嬰築,見郡國志。

    烏江,本秦烏江亭舣長船待項王。

    彭山,有彭祖仙室。

    麻湖,古曆陽城所陷,見郡國志。

     ◇舒州 春秋時皖國。

    桐城,春秋時桐邑,楚附庸也。

    山,漢之南嶽也。

    靈仙觀,唐置司命真君之廟,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