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題名
關燈
小
中
大
舊志自唐開元末至大中間百餘歲,中第僅得伍願。
又至宋朝太平興國中亦百餘歲,僅得羅彧。
意史有阙文而長老無傳邪?然觀近世以來,每科得人亦稀,間有阙而不書者。
或謂水破南午,陰陽家為非宜,雖障而東,氣勢未複。
不然,文獻非無傳,俊秀豈為少,而何名第之寥寥也?乾坤旋轉,泮學恢闳,士君子益講學砺行,以需時用,嗣是當連牍比書矣。
唐大中十年丙子崔鍘榜伍願改名正己,字公謹,甯化縣人。
擢甲科,調臨川尉,累遷禦史中丞。
自居職,略細故,存大體。
嘗從容喻台屬曰:“有言責者,豈特攻人臣小過而已,小善亦不可掩。
廊廟有失,猶當救正,故正人為邪佞所擠者極力營救。
大臣或以讒貶,辄再三論。
”時列朋黨漸熾,禁锢名流,正己曰:“勢不兩立矣!吾祖子胥盡忠孝,引經直谏,不免奸谀之口,終受屬镂之賜。
今靖潛庸回以誣善良,吾豈能以一杯水救一車薪火哉!”遂丐歸田裡。
未幾,唐室俶擾,年八十一緻仕。
四子:泳、演、濬、洪。
三以蔭補官,洪獨不肯仕,隐武陵原,自号抱樸居士。
自正己後,子孫蕃衍登第者至今不絕。
宋朝太平興國三年戊寅胡旦榜羅彧字仲文,長汀縣人。
少聰悟,嘗慕苟文若之為人,因名焉。
登甲科,授将仕郎大理評書。
雍熙以後,累知忠、筠、成三州,所至有惠愛。
筠珥筆風熾,彧曰:“非人好訟,聽者不明。
”視事剖決如神,奸滑無所措,訟為之衰息。
澶淵之役,彧以太子贊善太常博士屯田職方員外郎扈從,許與宰相寇萊公參議機務。
虜人乞和,遣使報聘,亦預遣行。
使還,丐歸裡。
上嘉其勞,特除諸路提點使,賜錦衣金帶旗二雲“明時折桂”、“衣錦還鄉”,以示褒賞,仍知本州事。
未至家而卒。
郡有衣錦鄉、仙桂裡,本此。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王世則榜鄭文寶字伯玉,甯化縣人。
累官至工部侍郎,文章幹略俱優。
淳化二年為殿中丞,奉使川、陝均稅,奏蠲商人到岸錢。
行次渝、涪,聞夔州戍卒劫掠為亂,乃乘舸順流,一夕數百裡,至則悉擒斬之。
使還,上面加賞激,賜五品服。
尋以文寶為陝西轉運,許以便宜從事,聽用庫錢。
會歲歉,誘豪戶出粟三萬斛,活饑民八萬六千餘人。
尤長于詩,為名賢所推重。
嘗《題缑氏山》雲:“秋雲漠漠秋雲輕,缑氏山頭月正明;帝子西飛仙馭遠,不知何處夜吹笙?”後晏元獻公守洛,過而見之,取樂天語書其後曰:“此書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
”又《題綠野堂》有雲:“水暖凫鹭行哺子,溪深桃李卧開花。
”歐陽公謂不減王摩诘、杜少陵。
惜在全集不傳,脍炙諸公談薮者僅存此耳。
又嘗著《江表志》,行于世。
端拱二年己醜陳堯叟榜吳簡言字若讷,長汀人。
年十二有俊聲。
後中第,調綿州戶曹,尋擢茂異科,授秘書省著作佐郎。
時方招撫西南夷,擇有才德者往谕,遣簡言出使。
還,以功遷祠部郎中卒。
嘗經巫山神女廟,題絕句雲:“惆怅巫娥事不平,當時一夢是虛成;隻因宋玉閑唇吻,流盡巴江洗不清。
”是夜夢神女來見曰:“君詩雅正,當以順風為謝。
”明日解纜,果然。
鹹平三年戊戌陳堯咨榜梁頠字習之,長汀縣人。
博洽能文,登甲科,見重于陳堯咨,屬加薦引。
曆知廬州,漕廣東,以和戎功遷開封府判官,兵部員外郎。
出為河南少尹卒。
頠,先世章貢人,名犯聖祖下一字。
唐末三為州刺史,有聲。
子捷,仕閩為仆射,充本州總管使。
捷子泰、晖,泰仕南唐為筠州刺史,晖總殿前步軍。
晖子藻,字仲華。
強學多記,性樂蕭散,父任不就。
三舉禮部未成名,杜門自适,有詩一編曰《梁處士集》。
嘗題南山池,有雲:“翡翠戲翻荷葉雨,鹭鸶飛破竹林煙,時沽村酒臨軒酌,旋碾新茶靠石煎。
”以子貴累贈工部郎中。
頠之子倚,倚二子,一居泉南,淳熙間,丞相克家蓋其後也。
今貢院乃頠故宅基。
景德二年乙巳李迪榜黃迪字夢授,甯化縣人。
初,母一夕夢老人遺之一小星曰:“生子宜以迪名,即是為識。
”迪性資端謹,年十八登甲科,曆靳州教授,廬州判官,知泉州同安縣監市舶務,複知建昌南豐縣,終宣德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革榜伍祐字右之,正己曾孫。
中甲科,調贛州雩都令。
曆知宜城、浈昌二縣,以廉能稱。
尋差楚州團練推官。
先是,州有鹽場,自唐乾符間廢,蓋百四十餘年。
未有能起之者,祐至,首議興複。
役不及民,甫期而就,歲入公上缗錢數萬,後人号為伍祐場。
天聖間,以例轉承奉郎守秘書著作佐郎,孤特寡與,同列讒忌,複出知海鹽、革陽二縣。
後加上騎都尉,通判濰州。
尋轉運承議郎,除太常博士。
文章近古,尤長于
又至宋朝太平興國中亦百餘歲,僅得羅彧。
意史有阙文而長老無傳邪?然觀近世以來,每科得人亦稀,間有阙而不書者。
或謂水破南午,陰陽家為非宜,雖障而東,氣勢未複。
不然,文獻非無傳,俊秀豈為少,而何名第之寥寥也?乾坤旋轉,泮學恢闳,士君子益講學砺行,以需時用,嗣是當連牍比書矣。
唐大中十年丙子崔鍘榜伍願改名正己,字公謹,甯化縣人。
擢甲科,調臨川尉,累遷禦史中丞。
自居職,略細故,存大體。
嘗從容喻台屬曰:“有言責者,豈特攻人臣小過而已,小善亦不可掩。
廊廟有失,猶當救正,故正人為邪佞所擠者極力營救。
大臣或以讒貶,辄再三論。
”時列朋黨漸熾,禁锢名流,正己曰:“勢不兩立矣!吾祖子胥盡忠孝,引經直谏,不免奸谀之口,終受屬镂之賜。
今靖潛庸回以誣善良,吾豈能以一杯水救一車薪火哉!”遂丐歸田裡。
未幾,唐室俶擾,年八十一緻仕。
四子:泳、演、濬、洪。
三以蔭補官,洪獨不肯仕,隐武陵原,自号抱樸居士。
自正己後,子孫蕃衍登第者至今不絕。
宋朝太平興國三年戊寅胡旦榜羅彧字仲文,長汀縣人。
少聰悟,嘗慕苟文若之為人,因名焉。
登甲科,授将仕郎大理評書。
雍熙以後,累知忠、筠、成三州,所至有惠愛。
筠珥筆風熾,彧曰:“非人好訟,聽者不明。
”視事剖決如神,奸滑無所措,訟為之衰息。
澶淵之役,彧以太子贊善太常博士屯田職方員外郎扈從,許與宰相寇萊公參議機務。
虜人乞和,遣使報聘,亦預遣行。
使還,丐歸裡。
上嘉其勞,特除諸路提點使,賜錦衣金帶旗二雲“明時折桂”、“衣錦還鄉”,以示褒賞,仍知本州事。
未至家而卒。
郡有衣錦鄉、仙桂裡,本此。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王世則榜鄭文寶字伯玉,甯化縣人。
累官至工部侍郎,文章幹略俱優。
淳化二年為殿中丞,奉使川、陝均稅,奏蠲商人到岸錢。
行次渝、涪,聞夔州戍卒劫掠為亂,乃乘舸順流,一夕數百裡,至則悉擒斬之。
使還,上面加賞激,賜五品服。
尋以文寶為陝西轉運,許以便宜從事,聽用庫錢。
會歲歉,誘豪戶出粟三萬斛,活饑民八萬六千餘人。
尤長于詩,為名賢所推重。
嘗《題缑氏山》雲:“秋雲漠漠秋雲輕,缑氏山頭月正明;帝子西飛仙馭遠,不知何處夜吹笙?”後晏元獻公守洛,過而見之,取樂天語書其後曰:“此書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
”又《題綠野堂》有雲:“水暖凫鹭行哺子,溪深桃李卧開花。
”歐陽公謂不減王摩诘、杜少陵。
惜在全集不傳,脍炙諸公談薮者僅存此耳。
又嘗著《江表志》,行于世。
端拱二年己醜陳堯叟榜吳簡言字若讷,長汀人。
年十二有俊聲。
後中第,調綿州戶曹,尋擢茂異科,授秘書省著作佐郎。
時方招撫西南夷,擇有才德者往谕,遣簡言出使。
還,以功遷祠部郎中卒。
嘗經巫山神女廟,題絕句雲:“惆怅巫娥事不平,當時一夢是虛成;隻因宋玉閑唇吻,流盡巴江洗不清。
”是夜夢神女來見曰:“君詩雅正,當以順風為謝。
”明日解纜,果然。
鹹平三年戊戌陳堯咨榜梁頠字習之,長汀縣人。
博洽能文,登甲科,見重于陳堯咨,屬加薦引。
曆知廬州,漕廣東,以和戎功遷開封府判官,兵部員外郎。
出為河南少尹卒。
頠,先世章貢人,名犯聖祖下一字。
唐末三為州刺史,有聲。
子捷,仕閩為仆射,充本州總管使。
捷子泰、晖,泰仕南唐為筠州刺史,晖總殿前步軍。
晖子藻,字仲華。
強學多記,性樂蕭散,父任不就。
三舉禮部未成名,杜門自适,有詩一編曰《梁處士集》。
嘗題南山池,有雲:“翡翠戲翻荷葉雨,鹭鸶飛破竹林煙,時沽村酒臨軒酌,旋碾新茶靠石煎。
”以子貴累贈工部郎中。
頠之子倚,倚二子,一居泉南,淳熙間,丞相克家蓋其後也。
今貢院乃頠故宅基。
景德二年乙巳李迪榜黃迪字夢授,甯化縣人。
初,母一夕夢老人遺之一小星曰:“生子宜以迪名,即是為識。
”迪性資端謹,年十八登甲科,曆靳州教授,廬州判官,知泉州同安縣監市舶務,複知建昌南豐縣,終宣德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革榜伍祐字右之,正己曾孫。
中甲科,調贛州雩都令。
曆知宜城、浈昌二縣,以廉能稱。
尋差楚州團練推官。
先是,州有鹽場,自唐乾符間廢,蓋百四十餘年。
未有能起之者,祐至,首議興複。
役不及民,甫期而就,歲入公上缗錢數萬,後人号為伍祐場。
天聖間,以例轉承奉郎守秘書著作佐郎,孤特寡與,同列讒忌,複出知海鹽、革陽二縣。
後加上騎都尉,通判濰州。
尋轉運承議郎,除太常博士。
文章近古,尤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