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官題名

關燈
武平知縣題名賞格選人任知縣,令循一資。

    若任内有舉主三員,仍免職司與改合入官。

     王慈登仕郎。

    秘書省校書郎。

    大中祥符二年。

    陳闡宋仕衡天禧二年。

    陳居亮吳群登仕郎。

    秘書省校書郎。

    嘉祐六年。

    楊敦仁元符二年。

    葉曾江準梁義從儒林郎。

    黃沐陳□失其名。

    政和六年。

    梁仲衍崇甯二年。

    張元琳紹興二年。

    董迪黃雷宣教郎。

    紹興十二年滿替。

    上官寔宣教郎。

    紹興十二年到任。

    張安節儒林郎。

    紹興十四年到任。

    蔡籲迪功郎。

    紹興十七年到任。

    黃次元奉議郎。

    紹興二十一年到任。

    王正國承直郎。

    紹興三十二年四月到任,乾道元年四月滿替。

    趙贲從政郎。

    乾道元年四月到任,三年緻仕。

    石應成從政郎。

    乾道四年四月到任,五年十月尋醫。

    唐廷堅從政郎。

    乾道六年三月到任,九年四月滿替。

    改免役錢為曆頭錢,創學養士。

    湯說承奉郎。

    乾道九年四月到任,是年八月罷。

    程起宗從政郎。

    淳熙元年三月到任,四年五月滿替。

    詹嶽從政郎。

    淳熙四年五月到任,七年七月滿替。

    董文昌文林郎。

    淳熙七年七月到任,十年八月滿替。

    王文若迪功郎。

    淳祐十年八月到任,十一年十一月緻仕。

    葉謙之文林郎。

    淳熙十四年七月到任,紹熙元年二月成資滿。

    重修學殿。

    陳峋文林郎。

    紹熙元年八月到任,十月緻仕。

    周稷儒林郎。

    紹熙二年六月到任,四年十月丁憂。

    陳絢文林郎。

    紹熙五年正月到任。

    趙汝慶文林郎。

    慶元二年十二月到任,三年八月緻仕。

    何自強文林郎。

    慶元四年八月到任,修造東、南、西三城門樓,移社壇。

    趙善綽重創縣衙。

    趙憐文林郎。

    王由之文林郎。

    開禧元年二月到任,嘉定三年四月滿替。

    〔29〕。

    陳孝通儒林郎。

    嘉定二年四月到任,四年成資滿。

    趙汝玱迪功郎。

    嘉定四年五月到任,七年八月滿替。

    傅大聲宣教郎。

    嘉定七年八月到任,十一年十月滿替。

    李文伯宣教郎。

    嘉定十一年十月到任,十四年十二月滿替。

    趙師峙從政郎。

    嘉定十四年十二月到任,十五年二月丁憂。

    黃襲甫文林郎。

    嘉定十五年七月到任,寶慶二年四月滿替。

    顔東老承直郎。

    寶慶二年四月到任。

    紹定三年四月十一日,郡檄往三平讨賊,同縣尉鐘伯福殁于王事,官其子。

    趙汝珇承直郎。

    紹定五年七月到任,端平元年正月罷。

    趙汝玱從事郎。

    端平二年四月到任,嘉熙二年二月緻仕。

    田圭文林郎。

    嘉熙二年十月到任,淳祐元年九月緻仕。

    黃應翁文林郎。

    淳祐元年十一月到任,淳祐三年十一月丁憂。

    林震儒林郎。

    三年七月到任。

    楊一夔從政郎。

    五年二月到任。

    沈富求迪功郎。

    淳祐九年。

    阮逢午保義郎。

    寶祐五年三月到任,開慶元年七月丁憂。

    寶祐二年,郡以都監趙與■〈礻因〉攝事,就辟為令,乞改作文武通差。

    趙迄不果來,阮遂部主。

    開慶元年,邑士民列請于郡。

    郡守胡公太初為奏乞複京選通差之舊,從本州選辟一次。

    上俞之。

    朱抟儒林郎。

    以本州司理奏辟,開慶元年十月到任。

     武平簿題名 張揖迪功郎。

    開禧三年到任。

    餘洪迪功郎。

    開定二年到任〔30〕。

    上官損迪功郎。

    嘉定四年到任。

    傅庶迪功郎。

    嘉定六年到任,九年十一月滿替。

    翁浦迪功郎。

    嘉定九年十一月到任,十二年三月緻仕。

    趙與環迪功郎。

    嘉定十一年六月到任,十五年七月滿替。

    張庭實張安謝滋并迪功郎。

    蔣逢泰紹定四年三月到任,五年十一月緻仕。

    梁應庚紹定六年二月到任,端平三年二月滿替。

    尤龔之端平三年二月到任,嘉熙三年六月滿替。

    吳應酉迪功郎。

    嘉熙三年六月到任,淳祐三年六月滿替。

    劉堪淳祐三年六月到任。

    鄭自仕淳祐六年七月到任。

    林一龍淳祐九年十月到任。

    連通淳祐十年十一月到任,寶祐元年十月緻仕。

    黃夢鑒寶祐元年十月到任。

    趙與鄀寶祐二年八月到任,五年九月滿替。

    丁世用寶祐五年九月到任。

    已上并迪功郎。

     武平尉題名 林昉林億林公紹黃亦黃從楊景睦陳洪鮑石在任一年辭省親。

    曾紹顯鐘茂福紹定間,同令顔東老讨賊,殁于王事,官一子。

    翁甫趙時旻楊可久陳傅趙崇殃龔奎顧友龍迪功郎。

    淳祐十年五月到任,寶祐元年八月滿替。

    吳遇聘迪功郎。

    寶祐元年八月到任,三年四月内罷。

    趙崇栉迪功郎。

    寶祐三年四月到任,六年六月内滿替。

    劉應霆迪功郎。

    寶祐六年六月到任。

     清流知縣題名 劉叙元符元年為長汀丞,會有旨創清流縣,辟為令。

    實經始縣事,官舍廛井,分畫營締,具有條理。

    黃藻延平人。

    乾道間為令。

    始至,修學養士,躬自課試。

    縣素有貼銀鈔鹽錢之害,藻申請司聞于朝,一切廢罷之。

    每于催科、差役、鬻差三事,究其利病。

    四年大歉,鬥米半千,藻行勸分之法,人皆樂從。

    适有鄰寇,寇曰彼有善政,相戒毋犯其境。

    政成,葺治公廨,亭館坊門,寺觀塔廟,煥然一新。

    又增置石洞寨以備寇擾。

    去之時,老稚攀轅,數日始出境。

    右二人以舊志修。

    陳祖尹慶元五年到任,六年改京官,就差知雩都縣。

    吳輔之慶元六年到任,嘉泰二年改京官,就差知永嘉縣。

    郭泰亨嘉泰三年到任,開禧元年改京官,就差知甯化縣。

    王洽開禧三年到任,嘉定三年滿替。

    後試詞科。

    趙希本嘉定三年到任,四年緻仕。

    何淯嘉定五年到任,七年改京官,就差知廣昌縣。

    王澂嘉定七年到任,是年丁憂。

    何汶嘉定八年到任,十一年滿替。

    沈燧嘉定十一年到任,十五年滿替。

    劉惟允嘉定十五年到任,寶慶元年滿替。

    卓然寶慶元年到住,紹定元年滿替。

    黃應龍紹定元年到任,四年滿替。

    江亨之紹定四年到任,五年了憂。

    陳光人紹定五年到任,端平二年滿替。

    王元瑞端平二年到任,嘉熙二年滿替。

    寇平後,創縣治及官舍。

    趙槱夫嘉熙二年到任,淳祐元年滿替。

    創鼓樓。

    林奕淳祐元年到任,四年二月滿替。

    趙必達淳祐四年二月到任,七年四月滿替。

    林昌泰淳祐七年四月到任,八年丁憂。

    陳子淵淳祐八年八月到任,寶祐元年十一月滿替。

    陳子椿寶祐元年十一月到任,二年改官。

    林昌泰寶祐三年再任,四年十二月改官。

    林應龍從政郎。

    寶祐四年十二月到任。

     清流簿題名 張翃端平三年四月到任,嘉熙二年五月滿替。

    徐登嘉熙二年五月到任,淳祐元年六月滿替。

    蔡應龍淳祐元年六月到任,四年十二月滿替。

    王榮淳祐四年十二月到任,後丁憂。

    黃庚孫淳祐五年四月到任,八年四月滿替。

    施有容淳祐八年四月到任,淳祐十一年五月滿替。

    張天應淳祐十一年五月到任,十二年八月丁憂。

    餘良平寶祐元年二月到任,三年四月滿替。

    已上并迪功郎。

    趙希腆從事郎。

    寶祐三年四月到任,四年九月丁憂。

    鄒龔寶祐四年十二月到任。

     清流尉題名 方洞叔饒子齊潘立本趙彥闛蕭安之淳祐元年十月到任,四年十一月滿替。

    李湑淳祐四年十一月到任,七年十二月滿替。

    葉自淳祐七年十二月到任,八年三月丁憂。

    林璧淳祐八年十月到任,十二年三月滿替。

    黃伯堅淳祐十二年三月到任,當年八月丁憂。

    陳立翁寶祐元年十二月到任,三年丁憂。

    林繼祖寶祐三年十二月到任,開慶元年四月滿替。

    林聳開慶元年四月到任。

    已上并迪功郎。

     蓮城知縣題名賞格選人任知縣,令循一資,若任内有舉主三員,仍免職司與改合入官。

     卓庠紹興三年創縣,以宣教郎長沙丞攝縣事。

    攝揆方相址經畫縣治。

    廛井塗徑,悉自指授。

    石敦義奉議部。

    陳南複從政郎。

    馮輗從政郎。

    吳祐文林郎。

    丘欽若文林郎。

    紹興間為令,将及期,鄰寇竊發,欽若築城三百丈,三旬訖事,中可容七百家。

    多方守禦,盜不入境。

    謝龔從事郎。

    劉國瑞從政郎。

    紹興間為令,鼎創學舍,以官田百畝給弟子員。

    自後士始知學。

    右八人以舊志修。

    熊取義從事郎。

    周華文林郎。

    黃中立從政郎。

    楊立中從政郎。

    王彤修職郎。

    常圁從政郎。

    潘安英儒林郎。

    劉從奭儒林郎。

    安嗣宗從政郎。

    徐擢從政郎。

    劉爚從政郎。

    李昌齡儒林郎。

    黃荦從事郎。

    詹廉能承直郎。

    鄞康成儒林郎。

    董典幾從事郎。

    劉晉從政郎。

    傅壅從政郎。

    黃南一從政郎。

    趙汝樵從事郎。

    沈柔孫文林郎。

    孫若拙儒林郎。

    林有宗從政郎。

    黃垺文林郎。

    陳森儒林郎。

    趙偤夫文林郎。

    徐價修職郎。

    米巨宏承直郎。

    紹定五年以甯化丞辟為令,寇後起廢。

    創官廨,修學宮,撥田養士,整石橋岸,定綱運額,立賣鹽法。

    郡守李公華奏功,有旨改合入官。

    曾宗魯文林郎。

    饒子齊迪功郎。

    李繼申從事郎。

    吳嗣明儒林郎。

    羅應奇從事郎。

    丁熙之從政郎。

    趙崇璆從政郎。

    徐公亮從政郎。

    寶祐四年五月一日到任。

     蓮城簿題名 陳肱鄭良臣薛高林更陳文孫吳懿德葉履常陸嘉禮董■〈王〈〈鹵,仌代乂〉上木下〉〉陶季侍馮廌林公慶葉一新陳鴻漸已上并迪功郎。

    趙羾夫文林郎。

    紹定五年三月到任,端平二年四月滿替。

    徐夢符文林郎。

    端平二年四月到任,嘉熙二年六月滿替。

    高篯迪功郎。

    嘉熙二年六月到任,四年緻仕。

    張應卯迪功郎。

    淳祐元年七月到任,四年八月滿替。

    羅垚迪功郎。

    淳祐四年八月到任,六年丁憂。

    邊應時迪功郎。

    淳祐六年十月到任,八年論罷。

    洪恩迪功郎。

    淳祐八年十二月到任,十二年正月滿替。

    卓夢呂迪功郎。

    淳祐十二年正月到任,寶祐三年二月滿替。

    劉泌迪功郎。

    寶祐三年二月到任,六年二月滿替。

    李驲迪功郎。

    寶祐六年二月到任,開慶元年八月丁憂。

     蓮城尉題名 薛士穎傅允升趙崇契吳功亮張鼎趙希喬張貴璞周鼎來陳真卿嶽玭趙崇春林焯陳绾葉郯趙弋夫沈膺張逢辰趙與贽劉庠馬岩叟李務行迪功郎。

    李宗勉曹有開迪功郎。

    趙與駿張應瑞迪功郎。

    趙必邊馮應及迪功郎。

    鄧觀光迪功郎。

    寶祐五年二月到任。

     校注: 〔1〕唐張籍有《送汀州元使君》詩雲:“曾成趙北歸朝計,因拜王門最好官。

    為郡暫辭雙鳳阙,全家遠過九龍灘。

    山鄉隻有輸蕉戶,水鎮應多養鴨欄。

    地僻尋常來客少,刺桐花發共誰看。

    ”“為郡須過九龍灘”,則所為之郡即臨汀郡。

    張籍為元和前後人,元使君不應在樊晃之前為刺史,故清光緒《長汀縣志》以為元自虛乃元和年間任。

     〔2〕當漏一“志”字。

     〔3〕王廷宗、王廷政、王廷喜,《閩書》及《通鑒》“廷”均作“延”。

     〔4〕“成元年”應為“天成元年”。

     〔5〕“常”應作“嘗”。

     〔6〕見上文《建置沿革》注〔5〕。

     〔7〕上文《古迹》有“治平四年六月,郡守周公約進銅闆二片”句,則此雲:“熙甯元年以朝散郎職方郎中知”,有誤。

    周約應移在林東喬後、藍丞之前,“熙甯元年”應為“治平四年”。

     〔8〕“承”前漏一“以”字。

     〔9〕上文《廨舍》有雲:“紹興十四年,郡守陳公定國創設廳鎮山堂……”雲雲,此處應作陳定國。

    乾隆《汀州府志》亦作“陳定國”。

     〔10〕依趙善鐻前後交替時間,可知“紹興”為“紹熙”之誤。

     〔11〕“郎”後應有一“知”字。

     〔12〕“八月”為“八年”,觀汪端中知汀州日期可知。

     〔13〕“汀”為“州”之誤。

     〔14〕觀上文張翀離任時日,知此處“端平二年”應為“端平三年”。

     〔15〕“力”疑為“乃”之誤。

     〔16〕前任滿替為紹定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此處到任為紹定二年六月十二日,疑“月”後漏一“二”字。

     〔17〕“例”應作“利”。

     〔18〕南宋淳熙之後為紹熙,“紹興”乃“紹熙”之誤。

     〔19〕“紹定三年七月”距寶慶二年二月有四年餘,宋官吏任期一般為三年,參見下文“陳光大于紹定二年到任”,疑“紹定三年”為“紹定二年”。

     〔20〕清流知縣題名作“陳光人”,清乾隆《汀州府志》亦作“陳光人”。

     〔21〕“紹興”為“紹定”之誤。

     〔22〕陳渭淳祐四年到任至寶祐二年滿替共十年,任期無此長久,且與洪葴到任日期相同。

    疑題名次序鄭龛之後為洪葴、趙與瑤,然後才是陳渭、趙若忠、任志珍。

     〔23〕“正”本為“貞”,因避諱改。

     〔24〕此處疑有脫漏。

     〔25〕觀前後文,可知“二年六月”為“六年六月”之誤。

     〔26〕“到任”兩字應為“滿替”。

     〔27〕乾隆《汀州府志》亦作“胃”,而省志、縣志均作“胄”。

     〔28〕乾隆《汀州府志》作“張高”,又雲:“縣志作‘張窩’”。

     〔29〕開禧元年至嘉定二年已曆三年,應依下文改“嘉定三年”為“嘉定二年”。

     〔30〕“開定”應為“嘉定”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