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官題名
關燈
小
中
大
舊志雲:守令之職,最為親民。
惠賜得專,刑罰得省,有利不便得罷行;貮佐而下,惟長官之是聽。
故記官名氏,惟詳于守,而令則拔尤三數人而已。
然别乘佐治賓幕,贊書博士司風教,曹掾分任六典,他如兵官邑僚,抱關擊柝,莫不有名,乃職賢則民受其賜,否則民受其殃,讵可不備書以垂勸戒哉!今考廳壁,倅自宣和間方公開之始為記,今長汀亦略備,餘則疏阙特甚,考索頗難。
惜往昔之莫追,猶冀來者之能續也。
若名績表表偉著,别紀名宦。
郡守題名 元自虛唐開元中為刺史。
《太平廣記》所載。
〔1〕樊晃為刺史,表林披為臨汀令。
《唐書林蘊傳》。
林披為臨汀郡曹掾,廉使李承招表受别駕,知州事。
《莆陽〔2〕》載:《林氏續慶圖》,詳見長汀縣《宰門》。
陳劍大曆四年為刺史。
迹見《名宦》。
蔣防以元稹、李紳薦為翰林學士,李逢吉逐紳,出防為汀州刺史。
張又新元和中,曆左、右補阙、祠部員外郎。
李逢吉表出南行軍司馬,貶汀州刺史。
劉岐大中初為刺史。
事迹見《名宦》。
鐘全慕唐昭宗時為刺史,會王潮為威武節度使,景福元年,全慕與建州刺史徐歸範俱附潮。
梁篡唐,封潮弟審知為閩王。
審之喜全慕骁勇有謀略,分汀使世守之孫翺。
鐘翺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騎射,審之每奇之。
繼而全慕為州都統使刺史。
審知卒,王氏子弟争國分守建、汀,翺歸南唐。
累官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卒贈尚書令。
初,翺世守是邦,曆年甚久,多創塔廟,捐田為糧。
六邑僧舍,至今多奉鐘令公祠雲。
梁頠唐末為刺史。
累官金紫興祿大夫,檢校尚書。
王廷宗〔3〕唐成元年〔4〕。
王繼業閩通文元年,以雲麾将軍檢校司徒使持節軍州事,守州刺史。
《清源人物志》雲:“繼業喜談論,多遊藝。
父廷宗常〔5〕為汀州刺史,繼業複出牧,父子相代,時論榮之。
永隆元年,以檢較太尉拜泉州刺史。
”王廷政通文三年,以光祿大夫檢校太傅事持節軍州事,守州刺史。
王延喜永隆元年。
許弘欽永隆四年。
許文缜〔6〕晉開運元年,朱文進殺王氏子弟,以文缜為統軍使佐弘欽,尋領州刺史。
缑進筠南唐保大七年。
包洪實保大十五年。
馬忠摙保大十六年。
王嗣宗太平興國六年知,以通鑒長編修。
事迹見《名宦》。
歐陽程鹹平四年。
陳彥博景德二年,以虞部員外郎知。
趙遂良大中祥符四年。
胡鹹秩大中祥符六年,以屯田員外郎知。
事迹見《古佛行狀》。
黃吉甫天聖二年,以朝請郎殿中丞知。
餘谔景祐四年。
陳文寶嘉祐二年,以朝奉郎比部員外郎知。
黃若水嘉祐四年,以朝奉郎秘書丞知。
劉有方嘉祐六年,以朝奉郎大理評事知。
餘中嘉祐八年,以承議郎國子博士知。
王彬治平元年,以朝奉郎國子博士監丞知。
劉均治平二年,以都管郎中知。
林東喬治平三年,以朝奉郎大理寺丞知。
藍丞熙甯元年,以職方員外郎知。
周約熙甯元年,以朝散郎職方郎中知〔7〕。
石民英熙甯五年,以承議郎屯田員外郎中知。
王稷熙甯七年,以奉議郎都官員外郎知。
許當熙甯九年,以朝奉郎太常少卿知。
方峤元豐元年,以朝奉郎職方郎中知。
唐諲元豐三年,以朝請郎職方郎中知。
黃稹元豐五年,以朝奉大夫知。
陳軒元豐六年,以朝請郎知。
事迹見《名宦》。
謝履元祐元年,以朝奉大夫知。
蕭佐元祐三年,以朝散郎知。
董威元祐五年,以朝請郎知。
曾孝總元祐六年,承〔8〕議郎知。
七年,轉朝奉郎。
林可紹聖元年,以承議郎知。
黃彥臣紹聖四年,以朝奉大夫知。
陳粹元符三年,以宣議郎知。
累轉至朝請郎。
在任九年,事迹見《名宦》。
章清大觀二年,以朝散大夫知。
謝洞政和元年,以朝奉大夫知。
掌之純政和二年,以朝散郎知。
上官淳複政和三年,以朝奉大夫知。
詹時昇政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
五年正月,除江東提舉。
王田政和五年,以朝散大夫知。
李倩宣和元年,以朝請郎中知。
潘辟宣和四年,以朝請郎知。
蘇公才靖康元年,以朝請郎知。
王令溫建炎元年,以中奉大夫知。
封赓建炎元年,以朝請大夫知。
陳直方建炎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以朝議大夫知,紹興二年四月滿替。
鄭強紹興二年四月五日,以左朝散郎知,四年七月十四日滿替。
事迹見《名宦》。
錢景賢紹興四年七月十四日,以朝請大夫知,六年八月二十一日滿替。
詹尚紹興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以左朝請大夫知,九年十一月十日滿替。
張憲武紹興九年十一月十日,以左朝請郎知,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滿替。
造朝日,念向有诏複郡博士,汀猶未置,抗疏得旨,且俾他郡無正員者悉補之。
梁宏祖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右朝請大夫知,十二年八月罷。
陳定〔9〕紹興十二年十月十一日,以左朝奉大夫知,十四年三月宮祠。
高允文紹興十四年六月十二日,以左朝散大夫知,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罷。
吳順之紹興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十七年八月三十日滿替。
張昌紹興十七年十月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十九年十月十日滿替。
政尚寬和,号“張佛子”。
捐俸創惠民橋,圓成浮圖。
陳升紹興十九年十月十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滿替。
黃武紹興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右奉議大夫知,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滿替。
到郡日,齊述嬰贛城叛。
武視城敝,增埤浚隍,備器蒐乘。
述突圍出,不敢犯汀。
董革紹興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二十六年正月六日滿替。
晏崇古紹興二十六年正月六日,以右朝奉大夫知,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滿替。
鐘镗紹興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以左朝請大夫知,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滿替。
孫祖善紹興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三十一年二月罷。
斛繼善紹興三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以右朝請大夫知,隆興元年四月三十日滿替。
吳南老隆興元年四月三十日,以右朝奉郎知,乾道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滿替。
修學宮,創教官廳,繕城壁倉廪。
會葛畲有逋寇,縛緻渠魁,餘黨潰散。
晁子健乾道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以右朝奉大夫知,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滿替。
韋能定乾道三年五月二十九日,以右朝請大夫知,四年六月十七日宮祠。
韓顯祖乾道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以右通直郎知,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滿替。
謝知幾乾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罷。
趙公澣乾道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以左奉議郎知,九年十一月丁憂。
呂翼之淳熙元年四月八日,以朝奉郎知,尋除直秘閣,三年四月滿替。
趙不■〈忄叟〉淳熙三年四月十六日,以承議郎知,五年五月一日滿替。
汪睿淳熙五年五月一日,以通直郎知,是年十二月八日緻仕。
江■〈鏋,王代釒〉淳熙六年四月十八日,以朝請郎知,八年六月三日滿替。
先是,州有銀冶,代為撫州、建昌輸銀,而二郡歲拔絹綢綿絮應本州衣賜。
後二郡背約抵逋,而州代輸銀如故,民甚苦之。
力請于朝,得減三分之二,運司又于一分認其半,由是上下稍免交征之患。
呂大猷淳熙八年六月三日,以朝奉大夫知,九年八月十六日宮祠。
趙汝劼淳熙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以承議郎知,十年六月九日罷。
趙不戒淳熙十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朝散郎知,十一年六月三日罷。
趙師德淳熙十一年十月十日,以朝散郎知,十三年十二月二日滿替。
宗嗣良淳熙十三年十二月二日,以承議郎知,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替。
祝櫰淳熙十四年四月十八日,以朝奉郎知,十六年八月十一日,除潼州府路提刑。
隆興間,有獻羨餘錢六千貫,名無額上供,櫰奏減四分之一。
劉坦之淳熙十六年八月十一日,以朝請郎知,紹熙元年正月四除提舉。
趙善鐻紹興〔10〕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朝奉郎知,二月五日丁憂。
趙充夫紹熙元年四月二十七日,以朝散郎〔11〕,三年五月二十二日,除秀州。
撥田及甯化房賃贍州學,創貢院,減長汀月解,奏省坑冶司檢踏官路,分都監、南都監,清流、武平丞、上杭簿、在城商稅務大小使臣等冗官。
常平舊多擁虛數,洎盤量,虧至五千餘斛。
取兩年州郡合得五剩米補之。
朱端厚紹熙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以朝請大夫知,五年八月四日滿替。
趙伯桧紹熙五年八月四日,以朝奉郎知,慶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滿替。
陳晔慶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以朝散大夫知,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除廣東提刑。
事迹見于《名宦》之所。
田橡慶元四年十月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差主管華州雲台觀。
宋思遠慶元六年正月三日,以朝請郎知,嘉泰元年十月轉朝奉大夫,二年正月九日滿,尋除大理正。
陳暎晔之弟。
嘉泰二年正月九日,以朝請大夫知,三年九月二十一日,除廣東提刑。
趙彥橚嘉泰三年十二月五日,以朝請郎知,四年五月二十七日,除廣西提刑。
陳鑄嘉泰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以朝奉郎知,開禧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滿替。
曾槃開禧二年十月二十三日知,嘉定元年四月七日召赴行在。
鄒非熊嘉定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被旨特留節制軍馬,提備鄰寇。
四年六月十九日除廣東提刑。
值江西峒寇李元勵竊發,非熊修羅坑隘守備,又修城浚濠,申朝廷自左翼軍外,再乞添撥五百人屯戍,分處五僧寺,寇不敢犯。
複因任捐己俸見镪一千缗置田贍學,教授許應龍為之記。
趙不摭嘉定四年十月十四日,以朝散大夫知,六年九月十四日差知信州。
鮑澣之嘉定六年十月十七日,以朝奉郎知,八月〔12〕五月十六日除刑部郎官,八月二十一日離任。
江端中嘉定八年八月二十一日,以朝散大夫知,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差知瑞州,十月八日離任。
羅勳嘉定十年十月八日,以承議郎知,十二年十月六日差知饒州。
政務不擾,修泮宮外,絕無土木之工。
去之日,老幼遮留信宿,而後出郭。
陳模嘉定十二年十月知,十三年二月緻仕。
傅康嘉定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知,十六年正月二日滿替。
剛正有風力。
因遣戍軍驕,而戍還愈肆,康戮倡亂者四人,餘皆股栗。
撥吳纓估籍田,創萬桂莊,以惠赴省者。
趙崈模嘉定十六年二月二日,以朝請郎知,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除知吉州,續除嘉定府,十二月十日離任。
創朱文公、楊考功祠,于學右撥田以供釋菜。
林岊嘉定十七年十二月,以右朝散大夫知,再任。
紹定二年除直敷文閣,差知漳州。
旬試六邑之士。
初,書院二所,與郡士講訂甚多,州及六縣,學皆有祠并記。
李直柄紹定二年四月十九日,以奉直大夫知,十月,改知南劍汀〔13〕。
陳孝嚴紹定二年十月十三日,以忠訓郎知,紹定三年七月七日宮觀。
李華紹定三年十二月監軍權州事,四年差知汀州,續除直華丈閣。
再任,轉至朝散大夫。
端平二月四日除廣東運判。
事迹見《名宦》。
張翀端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以朝奉郎知,三年二月除右曹郎官,六月離任。
黃寔端平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嘉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滿替〔14〕。
戴挺嘉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朝請郎知,四年十一月一日滿替。
視學初,謂廟學混處,非所以尊先聖。
力〔15〕蔔學東射圃地建六齋。
又謂羅城築土不足恃,請于朝包砌以石。
始于頒條門改創南樓,功未就而秩滿。
歸之日,行囊枵然,有古廉吏風。
姚元特嘉熙四年十二月一日,以朝請大夫知,淳祐元年正月轉奉直大夫,淳祐元年九月緻仕。
劉玺淳祐三年六月二十一日,以朝奉大夫知,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滿替。
郭正己淳祐五年六月二十七日,以中散大夫知,七月十三日滿替。
黃炳淳祐七年十月三日,以朝散郎知,八年八月二十日召赴行在奏事。
盧同父淳祐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承議郎知,九年五月轉朝奉郎,十一年正月一日除湖北提刑,六月一日交以次官離任。
李景勉淳祐十一年八月四日,以朝議大夫知,寶祐元年正月十八日赴都堂禀議,續守本官緻仕。
羅必元寶祐元年四月十二日,以朝請郎知,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宮觀。
周晉寶祐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四年五月轉朝散大夫,七月五日緻仕。
朱诜寶祐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以朝散大夫知,六年十一月一日滿替。
胡太初寶祐六年十一月一日,以朝散大夫知,開慶元年九月轉朝請大夫,景定元年五月十五日除工部郎官,八月十二日交與正官離任。
大修郡學,重建明倫、緻極堂,禦書、稽古閣,肇行鄉飲酒禮,六邑士友畢會。
增儲均濟倉錢米以廣赈粜。
廂、禁、寨、鋪兵并增給全份衣糧,仍招刺補阙額,時閱射,自給賞犒。
修築城壁,開浚濠池,制軍器并軍裝備用,具載榜籍。
平蓮城、甯化兩項劇寇。
有祠于學。
通判題名 魏齊之唐天寶間
惠賜得專,刑罰得省,有利不便得罷行;貮佐而下,惟長官之是聽。
故記官名氏,惟詳于守,而令則拔尤三數人而已。
然别乘佐治賓幕,贊書博士司風教,曹掾分任六典,他如兵官邑僚,抱關擊柝,莫不有名,乃職賢則民受其賜,否則民受其殃,讵可不備書以垂勸戒哉!今考廳壁,倅自宣和間方公開之始為記,今長汀亦略備,餘則疏阙特甚,考索頗難。
惜往昔之莫追,猶冀來者之能續也。
若名績表表偉著,别紀名宦。
郡守題名 元自虛唐開元中為刺史。
《太平廣記》所載。
〔1〕樊晃為刺史,表林披為臨汀令。
《唐書林蘊傳》。
林披為臨汀郡曹掾,廉使李承招表受别駕,知州事。
《莆陽〔2〕》載:《林氏續慶圖》,詳見長汀縣《宰門》。
陳劍大曆四年為刺史。
迹見《名宦》。
蔣防以元稹、李紳薦為翰林學士,李逢吉逐紳,出防為汀州刺史。
張又新元和中,曆左、右補阙、祠部員外郎。
李逢吉表出南行軍司馬,貶汀州刺史。
劉岐大中初為刺史。
事迹見《名宦》。
鐘全慕唐昭宗時為刺史,會王潮為威武節度使,景福元年,全慕與建州刺史徐歸範俱附潮。
梁篡唐,封潮弟審知為閩王。
審之喜全慕骁勇有謀略,分汀使世守之孫翺。
鐘翺生而雄武有膂力,善騎射,審之每奇之。
繼而全慕為州都統使刺史。
審知卒,王氏子弟争國分守建、汀,翺歸南唐。
累官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卒贈尚書令。
初,翺世守是邦,曆年甚久,多創塔廟,捐田為糧。
六邑僧舍,至今多奉鐘令公祠雲。
梁頠唐末為刺史。
累官金紫興祿大夫,檢校尚書。
王廷宗〔3〕唐成元年〔4〕。
王繼業閩通文元年,以雲麾将軍檢校司徒使持節軍州事,守州刺史。
《清源人物志》雲:“繼業喜談論,多遊藝。
父廷宗常〔5〕為汀州刺史,繼業複出牧,父子相代,時論榮之。
永隆元年,以檢較太尉拜泉州刺史。
”王廷政通文三年,以光祿大夫檢校太傅事持節軍州事,守州刺史。
王延喜永隆元年。
許弘欽永隆四年。
許文缜〔6〕晉開運元年,朱文進殺王氏子弟,以文缜為統軍使佐弘欽,尋領州刺史。
缑進筠南唐保大七年。
包洪實保大十五年。
馬忠摙保大十六年。
王嗣宗太平興國六年知,以通鑒長編修。
事迹見《名宦》。
歐陽程鹹平四年。
陳彥博景德二年,以虞部員外郎知。
趙遂良大中祥符四年。
胡鹹秩大中祥符六年,以屯田員外郎知。
事迹見《古佛行狀》。
黃吉甫天聖二年,以朝請郎殿中丞知。
餘谔景祐四年。
陳文寶嘉祐二年,以朝奉郎比部員外郎知。
黃若水嘉祐四年,以朝奉郎秘書丞知。
劉有方嘉祐六年,以朝奉郎大理評事知。
餘中嘉祐八年,以承議郎國子博士知。
王彬治平元年,以朝奉郎國子博士監丞知。
劉均治平二年,以都管郎中知。
林東喬治平三年,以朝奉郎大理寺丞知。
藍丞熙甯元年,以職方員外郎知。
周約熙甯元年,以朝散郎職方郎中知〔7〕。
石民英熙甯五年,以承議郎屯田員外郎中知。
王稷熙甯七年,以奉議郎都官員外郎知。
許當熙甯九年,以朝奉郎太常少卿知。
方峤元豐元年,以朝奉郎職方郎中知。
唐諲元豐三年,以朝請郎職方郎中知。
黃稹元豐五年,以朝奉大夫知。
陳軒元豐六年,以朝請郎知。
事迹見《名宦》。
謝履元祐元年,以朝奉大夫知。
蕭佐元祐三年,以朝散郎知。
董威元祐五年,以朝請郎知。
曾孝總元祐六年,承〔8〕議郎知。
七年,轉朝奉郎。
林可紹聖元年,以承議郎知。
黃彥臣紹聖四年,以朝奉大夫知。
陳粹元符三年,以宣議郎知。
累轉至朝請郎。
在任九年,事迹見《名宦》。
章清大觀二年,以朝散大夫知。
謝洞政和元年,以朝奉大夫知。
掌之純政和二年,以朝散郎知。
上官淳複政和三年,以朝奉大夫知。
詹時昇政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
五年正月,除江東提舉。
王田政和五年,以朝散大夫知。
李倩宣和元年,以朝請郎中知。
潘辟宣和四年,以朝請郎知。
蘇公才靖康元年,以朝請郎知。
王令溫建炎元年,以中奉大夫知。
封赓建炎元年,以朝請大夫知。
陳直方建炎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以朝議大夫知,紹興二年四月滿替。
鄭強紹興二年四月五日,以左朝散郎知,四年七月十四日滿替。
事迹見《名宦》。
錢景賢紹興四年七月十四日,以朝請大夫知,六年八月二十一日滿替。
詹尚紹興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以左朝請大夫知,九年十一月十日滿替。
張憲武紹興九年十一月十日,以左朝請郎知,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滿替。
造朝日,念向有诏複郡博士,汀猶未置,抗疏得旨,且俾他郡無正員者悉補之。
梁宏祖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右朝請大夫知,十二年八月罷。
陳定〔9〕紹興十二年十月十一日,以左朝奉大夫知,十四年三月宮祠。
高允文紹興十四年六月十二日,以左朝散大夫知,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罷。
吳順之紹興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十七年八月三十日滿替。
張昌紹興十七年十月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十九年十月十日滿替。
政尚寬和,号“張佛子”。
捐俸創惠民橋,圓成浮圖。
陳升紹興十九年十月十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滿替。
黃武紹興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右奉議大夫知,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滿替。
到郡日,齊述嬰贛城叛。
武視城敝,增埤浚隍,備器蒐乘。
述突圍出,不敢犯汀。
董革紹興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二十六年正月六日滿替。
晏崇古紹興二十六年正月六日,以右朝奉大夫知,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滿替。
鐘镗紹興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以左朝請大夫知,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滿替。
孫祖善紹興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右朝請大夫知,三十一年二月罷。
斛繼善紹興三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以右朝請大夫知,隆興元年四月三十日滿替。
吳南老隆興元年四月三十日,以右朝奉郎知,乾道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滿替。
修學宮,創教官廳,繕城壁倉廪。
會葛畲有逋寇,縛緻渠魁,餘黨潰散。
晁子健乾道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以右朝奉大夫知,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滿替。
韋能定乾道三年五月二十九日,以右朝請大夫知,四年六月十七日宮祠。
韓顯祖乾道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以右通直郎知,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滿替。
謝知幾乾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右朝奉大夫知,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罷。
趙公澣乾道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以左奉議郎知,九年十一月丁憂。
呂翼之淳熙元年四月八日,以朝奉郎知,尋除直秘閣,三年四月滿替。
趙不■〈忄叟〉淳熙三年四月十六日,以承議郎知,五年五月一日滿替。
汪睿淳熙五年五月一日,以通直郎知,是年十二月八日緻仕。
江■〈鏋,王代釒〉淳熙六年四月十八日,以朝請郎知,八年六月三日滿替。
先是,州有銀冶,代為撫州、建昌輸銀,而二郡歲拔絹綢綿絮應本州衣賜。
後二郡背約抵逋,而州代輸銀如故,民甚苦之。
力請于朝,得減三分之二,運司又于一分認其半,由是上下稍免交征之患。
呂大猷淳熙八年六月三日,以朝奉大夫知,九年八月十六日宮祠。
趙汝劼淳熙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以承議郎知,十年六月九日罷。
趙不戒淳熙十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朝散郎知,十一年六月三日罷。
趙師德淳熙十一年十月十日,以朝散郎知,十三年十二月二日滿替。
宗嗣良淳熙十三年十二月二日,以承議郎知,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替。
祝櫰淳熙十四年四月十八日,以朝奉郎知,十六年八月十一日,除潼州府路提刑。
隆興間,有獻羨餘錢六千貫,名無額上供,櫰奏減四分之一。
劉坦之淳熙十六年八月十一日,以朝請郎知,紹熙元年正月四除提舉。
趙善鐻紹興〔10〕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朝奉郎知,二月五日丁憂。
趙充夫紹熙元年四月二十七日,以朝散郎〔11〕,三年五月二十二日,除秀州。
撥田及甯化房賃贍州學,創貢院,減長汀月解,奏省坑冶司檢踏官路,分都監、南都監,清流、武平丞、上杭簿、在城商稅務大小使臣等冗官。
常平舊多擁虛數,洎盤量,虧至五千餘斛。
取兩年州郡合得五剩米補之。
朱端厚紹熙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以朝請大夫知,五年八月四日滿替。
趙伯桧紹熙五年八月四日,以朝奉郎知,慶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滿替。
陳晔慶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以朝散大夫知,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除廣東提刑。
事迹見于《名宦》之所。
田橡慶元四年十月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差主管華州雲台觀。
宋思遠慶元六年正月三日,以朝請郎知,嘉泰元年十月轉朝奉大夫,二年正月九日滿,尋除大理正。
陳暎晔之弟。
嘉泰二年正月九日,以朝請大夫知,三年九月二十一日,除廣東提刑。
趙彥橚嘉泰三年十二月五日,以朝請郎知,四年五月二十七日,除廣西提刑。
陳鑄嘉泰四年九月二十八日,以朝奉郎知,開禧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滿替。
曾槃開禧二年十月二十三日知,嘉定元年四月七日召赴行在。
鄒非熊嘉定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被旨特留節制軍馬,提備鄰寇。
四年六月十九日除廣東提刑。
值江西峒寇李元勵竊發,非熊修羅坑隘守備,又修城浚濠,申朝廷自左翼軍外,再乞添撥五百人屯戍,分處五僧寺,寇不敢犯。
複因任捐己俸見镪一千缗置田贍學,教授許應龍為之記。
趙不摭嘉定四年十月十四日,以朝散大夫知,六年九月十四日差知信州。
鮑澣之嘉定六年十月十七日,以朝奉郎知,八月〔12〕五月十六日除刑部郎官,八月二十一日離任。
江端中嘉定八年八月二十一日,以朝散大夫知,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差知瑞州,十月八日離任。
羅勳嘉定十年十月八日,以承議郎知,十二年十月六日差知饒州。
政務不擾,修泮宮外,絕無土木之工。
去之日,老幼遮留信宿,而後出郭。
陳模嘉定十二年十月知,十三年二月緻仕。
傅康嘉定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知,十六年正月二日滿替。
剛正有風力。
因遣戍軍驕,而戍還愈肆,康戮倡亂者四人,餘皆股栗。
撥吳纓估籍田,創萬桂莊,以惠赴省者。
趙崈模嘉定十六年二月二日,以朝請郎知,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除知吉州,續除嘉定府,十二月十日離任。
創朱文公、楊考功祠,于學右撥田以供釋菜。
林岊嘉定十七年十二月,以右朝散大夫知,再任。
紹定二年除直敷文閣,差知漳州。
旬試六邑之士。
初,書院二所,與郡士講訂甚多,州及六縣,學皆有祠并記。
李直柄紹定二年四月十九日,以奉直大夫知,十月,改知南劍汀〔13〕。
陳孝嚴紹定二年十月十三日,以忠訓郎知,紹定三年七月七日宮觀。
李華紹定三年十二月監軍權州事,四年差知汀州,續除直華丈閣。
再任,轉至朝散大夫。
端平二月四日除廣東運判。
事迹見《名宦》。
張翀端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以朝奉郎知,三年二月除右曹郎官,六月離任。
黃寔端平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以朝請大夫知,嘉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滿替〔14〕。
戴挺嘉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朝請郎知,四年十一月一日滿替。
視學初,謂廟學混處,非所以尊先聖。
力〔15〕蔔學東射圃地建六齋。
又謂羅城築土不足恃,請于朝包砌以石。
始于頒條門改創南樓,功未就而秩滿。
歸之日,行囊枵然,有古廉吏風。
姚元特嘉熙四年十二月一日,以朝請大夫知,淳祐元年正月轉奉直大夫,淳祐元年九月緻仕。
劉玺淳祐三年六月二十一日,以朝奉大夫知,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滿替。
郭正己淳祐五年六月二十七日,以中散大夫知,七月十三日滿替。
黃炳淳祐七年十月三日,以朝散郎知,八年八月二十日召赴行在奏事。
盧同父淳祐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承議郎知,九年五月轉朝奉郎,十一年正月一日除湖北提刑,六月一日交以次官離任。
李景勉淳祐十一年八月四日,以朝議大夫知,寶祐元年正月十八日赴都堂禀議,續守本官緻仕。
羅必元寶祐元年四月十二日,以朝請郎知,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宮觀。
周晉寶祐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知,四年五月轉朝散大夫,七月五日緻仕。
朱诜寶祐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以朝散大夫知,六年十一月一日滿替。
胡太初寶祐六年十一月一日,以朝散大夫知,開慶元年九月轉朝請大夫,景定元年五月十五日除工部郎官,八月十二日交與正官離任。
大修郡學,重建明倫、緻極堂,禦書、稽古閣,肇行鄉飲酒禮,六邑士友畢會。
增儲均濟倉錢米以廣赈粜。
廂、禁、寨、鋪兵并增給全份衣糧,仍招刺補阙額,時閱射,自給賞犒。
修築城壁,開浚濠池,制軍器并軍裝備用,具載榜籍。
平蓮城、甯化兩項劇寇。
有祠于學。
通判題名 魏齊之唐天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