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溪,連營固守。

    又以八社倉廒貯粟一十六萬餘石,遣劉懷道、賴君奏、何廷等率領鄉壯番民固守。

    相拒月餘,群賊不敢一人南渡。

    六月十八日巳時,賊目劉育率賊萬餘人,從西港口潛渡新園;劉庚輔、陳展裕、锺貴和等統衆與賊合戰兩次,複糾同侯欲達、梁元章、古蘭伯等與賊戰于小赤山。

    抵晚複戰一次,各有損傷。

    十九日賊犯萬丹,劉庚輔、陳展裕、侯欲達、古蘭伯率衆拒之,且戰且守,誘賊至濫濫莊;锺沐純等統衆繞出賊後攻其北,劉庚輔、梁元章、古蘭伯、劉懷道等統衆攻其南,陳展裕、侯欲達、塗定恩等統衆攻其東。

    三面合攻,大敗賊衆。

    追至淡水溪,邱若贍、艾鳳禮等攔河堵殺;賊衆無船可渡,溺死及殺死者數千餘人,賊目劉育亦被殺。

    義民為首之塗文煊及鄉壯人等死傷者一百一十二人。

    奪得大铳四位、砂炮四位,僞劄、僞印、旗号、軍器無算;賊衆逃遁。

    搜得賊首朱一貴僞谕,始知大師已入郡;直三等遂率衆來會。

    制府滿保将為首起義諸民,現拔李直三、侯觀德、邱永月、劉庚輔、陳展裕、锺沐華、锺沐純為千總,賞銀九百五十兩、米三百石、采緞一百疋;旌其裡曰懷忠裡,谕建亭曰忠義亭,優恩蠲免差徭(立碑縣門,永為定例)。

    奉旨:從優議叙;給台地守土義民紮付一百一十五張、引兵殺賊義民劄付三十六張、擒賊義民劄付二十三張。

     侯心富等,籍貫亦廣東。

    雍正十年,南路奸匪吳福生等乘機糾衆作亂。

    心富等糾同港東、西二裡義民萬餘人,分駐防守八社倉廒:上淡水,則锺南魁、陳石豪、陳石揚、锺泰英等統衆二千餘人守之;萬丹街、放素社、茄藤社,則林宣拔、何紹季、張日純、曾啟越等統衆四千餘人守之;下淡水、龍肚岖,則李炳鳳、塗廷琛、李紹珀等統衆二千餘人守之;冷水坑、搭樓社,則林有仁、鄭元雯等統衆八百餘人守之。

    又分劉伯成、锺瓊祥、林石德等千餘人防禦笃佳、武洛、羅漢門等處,邱永浩、黃登伯、謝必鳳、邱廷偉等千餘人防禦巴六焦、阿猴社等處,林永清、葉春林等三千餘人防禦三叉河、烏樹港、力力社、新園汛等處。

    時賊攻埤頭甚急,心富等挑選九百餘人渡河應援。

    值水師提督王郡與賊接戰,義民趕赴軍前僇力前驅,賊衆奔潰,南路遂平。

    時北路兇番亦未靖,郡複調赴軍前充向導官。

    事平,予以優叙;均照部冊有名外委例,各加一等授為千總,給與紮付(功加姓名:侯心富、陳好賢、陳石豪、賴家璋、塗定琛、锺南魁、何田如、林有仁、劉鼎高、盤運珠、張士輝、韓任賢、謝日樹、謝有親、曾永習、何紹季、陳士拔、陳元碩、古熙珍、楊日習、林以柏、陳仲興、陳石利、陳石峰、馮若紀、陳連發、賴君添、鄭元雯、利如滄、王啟能、沈培玉、李鼎才、邱永浩、陳朝接、黃登伯、李煥挺、黃達傳、锺瓊祥、陳石楊、盤運柱、賴家珍、張振相、賴有岱、宋來恩、锺統明、謝芳晉、邱信山、锺佾芳、梁伯偉、塗定秀、塗伯清、塗定偉、林清周、邱以奇、锺孔珍、林豐山、林桂山、黃榮先、李會斌、劉孔懷、林桂榮、韓蘊祥、張文鳳、劉佩麟、林有贊、劉啟斌、劉武麟、黃會雲、李淑元、張鼎常、陳世拱、餘定惠、陳元煌、陳廷雲、陳文端、李成喬、劉伯仁、張捷秀、劉伯成、張捷成、黃其直、吳以廉、謝必鳳、梁紹選、吳舒生、塗定宣、徐恭良、劉啟榮、徐德連、侯連新、曾浩生、侯心魁、朱士奇、徐如德、張用文、溫日操、湯洪海、陳石鬥、陳尚祥、鄧彥友、彭朝旺、王安運、湯洪康、徐相■〈是彡〉、馬呈梅、吳捷俊、吳子鳳、賴秀璋、葉福生、黃金相、廖芳琳、徐正東、古贊臣、廖文英、李朝禮、姚生春、古芳興、徐日焜、楊伯獻、藍溢海、湯簡英、賴成禮、劉仕伯、黃兆運、謝如楊、範光儒、梁可先、侯貞士、邱欲觀、廖存忠、林碩榮、侯心喜、葉運成、薛昌貴、邱予璋、侯集文、塗慶瑞、宋來育、劉運清、宋美伯、侯履英、侯日瑞——以上乾隆五年給紮。

    李瑞伯、謝登欽、李炳鳳、锺泰英、李瑞侯、張日純、陳鼎生、林宣拔、锺國珆、李應相、曾瑞幹、賴坤及、賴梓松、锺南達、李紹珀、傅昌文、張必貴、林永清、陳石榜、锺程及、李盛祥、陳以奇、林碩德、锺幹生、李喧祥、林旦景、锺麟新、李雲鳳、林郁彥、林祚任、陳宜進、林仲英、锺鳳英、張瑞聰、陳宜蘭、林教玉、傅成登、锺名及、李允魁、锺元美、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