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八十六

關燈
傳巢許曾隐于此卞令圖經以許遠遊嘗居此山下遂有此名蓋得之矣【詳見山類】 桃竹軒 題詠【參寥子道潛題王悅道桃竹軒餘杭門西山迤逦岌岌千峰插天起窮幽摘勝過三邑随處雲林皆可喜迩來杖策到君家始覺溪山逢骨髓争流萬壑會目前競秀千(上山下品)對窗幾丹楓洗雨秋霁餘白鳥出沒岚光裡主人韻勝無塵埃翠竹紅桃相閑栽良辰樽俎憑誰共月友雲朋自往來】 銜翠軒 題詠【葉三錫峽川盛氏銜翠軒詩平生丘壑心漫浪不羁束青山亦解意四時共追逐朝翠空蒙時北窗夢清熟晝寂庭戶涼坐課黃卷讀此心與山違對面若掩日孱顔俨如故心境兩不觸宴坐搜萬象剖璞出蒼玉木末流夕晖窗戶影搖綠相對兩青眼悠然一笑足此意陶潛知不然問玉局】 滴翠樓 序文【程内翰珌作堪村徐氏滴翠樓序季登築樓蕭禦史名而詩之今三十年自餘杭至新安達康廬九江又繇九江以達于湖湘梁益凡賢士大夫馳輕車道唐山者莫不登樓賦詩而後去故名章俊語鴻音逸韻爛若編貝前編既盈嗣以今集且屬仆叙之顧仆低頭受束縛三年坐簿書朱墨叢中望滴翠不三十裡寸旌漂搖雙蹻不随坐想主人角巾鹿裘朝夕其上雲輕篆籀風動絲桐山雨溪涸盡颛幾席未嘗不臨風自愧也今乃欲仆吐塵土語置諸右簡點浣清景得不為山君所不受乎尚幸四月受代而歸酌雙溪之水洗灈塵容登滴翠之樓讀滿編之詩平招山色俯挹溪瀾聯岚含輝浮空泛景以遊乎無倪未知季登能延客否慶元五年上元後三日新安程珌序】 題詠【浔陽蕭禦史之敏詩并叙乾道五年三月十八日過堪村逆旅主人肅客甚恭問之徐其姓季登其字也飲予小樓之上且求樓名于予子曰亂山滴翠衣裘濕此東坡昌化之詩也請以滴翠名之可乎季登曰唯唯賦兩絕以志之雲一溪流水漾殘春上有高樓碧瓦新溪路晝陰元不雨卻愁空翠染衣巾我愛東坡句法遒治平雙澗昔經遊曾吟滴翠衣裘濕請借佳名牓畫樓】 靜觀堂 蕭源章氏山莊 題詠【章诩首夏靜觀堂書懷杖策下層嶺來憩雲外莊檐低繞頹垣澹泊在一堂山高戶牖虛風清長夏涼翳翳動林影潋潋浮溪光心遠與世隔獨有文史香汲井資咽(汀去丁改敕)莳藥助體強園中橘為奴沼内芰堪裳蒼官青不老籬下明秋芳陶情在庶物養性歸琴觞矯首起遐觀是中有濠梁○番昜李達可靜觀堂詩君不見通都蕩蕩開九逵肩摩毂擊人争馳危樓百尺獨高卧下看膠擾無休時又不見滄江茫茫與天遠輕舟出沒風濤險此時着身平地人遙憐棹夫驚破膽靜中有味知者希紅塵拔腳與世違世人颠倒堕醉夢我獨坐照全天機榮名弗羨計非拙浮利勿争癡更絕騁巧不若拙有餘役智何如癡且愚高堂縣鏡收赴影對此令人發深省】 藏春塢 題詠【宋佽雲老徐氏藏春塢詩屏翳除繁少放寬禮園書圃種仍昆未愁百卉空台榭長引春風到酒樽底用黃鐘律管吹閑萌剩卉日相随尚平緣累早敕斷荷插伯倫真我師塢乃其菟裘身名漂泊客燈前過眼花枝一夢還争似不知門外事抱孫攜子閱芳妍】 古迹 叙 由今日視前日皆古也況數百年以往之迹乎春秋内外傳所載以地則晉有有莘之虛衛有昆吾之觀鄭有大庭氏之庫以物則夏後氏之璜在宋甲父之鼎在徐肅謹氏之楛矢在陳蓋存古以示後之人固廣記備言之一端也今諸所載凡耆舊所傳聞簡策所著記雖不必皆可考證亦因其故而存之庶無舊聞放失之恨雲叙古迹 屋宅 風渚 郡國志雲防風氏所封有金鵝山【考晉地理志武康縣注雲故防風氏國隋地理志雲餘杭縣有金鵝山二者不同未知孰是】 吳慶忌宅 故老雲豐儲倉即其故基前有池是慶忌磨劍處【餘見祥異門】 晉郭文宅 在新城縣晏元獻輿地志雲靈耀寺即郭文故居 唐淩準宅 在縣西五十步 唐褚無量故居 在鹽官縣 唐羅隐宅 在新城縣東五裡 木石 岑石 元在浙江長一丈四尺南北面廣六尺西尺六寸越絕書雲秦始皇嘗取此石刻丈六于越東山 秦王纜船石 在西湖大佛頭【詳見石門】 秦王磨劍石 在鹽官縣東六十裡審山之巅 範蠡塘 在鹽官縣西三十五裡 晉馮氏井 在仁和縣臯亭山馮氏于所居發土有古井得石磚八十有四有刻文曰鹹和八年十月丁醜朔十日馮氏作皆篆文 陳朝柏 見孤山 隋朝桧 見天竺重榮桧 唐朝杉 在洞霄宮外凡二耆老傳雲唐昭宗景福二年闾丘先生自天台山以盂移植于此圍二丈高三十餘丈葉雖凋減而枝益堅或圖之以為屏障 唐朝栎 見洞霄宮 器物 古鐘 在秘書省道山堂下 宋鼎 唐鐘 并見行在錄三茅觀 大鍋 在淨慈寺祯明二年三月造 粟山石杵 太平寰宇記粟山有石杵刻雲黃武二年歲在戊午八月三日凡十二字【考之吳志黃武二年歲在癸卯後此十五年赤烏元年方是戊午今此刻磨滅不存必記之誤】 袁公松門 靈隐寺路九裡松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左右各三行相去八九尺門扁吳說書 高宗皇帝嘗欲易以禦畫不果但以金飾其字【詳見紀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