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八十六

關燈
山瀑布前邑令家之巽建 三休亭 在玲珑山 于潛 野翁亭 熙甯閑令刁(王壽)建東坡為賦詩雲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閑後遂增刱三翁亭前挹岝(上山下咢)下臨浮溪為一邑絕景淳熙初令趙師密更新之 題詠【東坡于潛令野翁亭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閑上友麋鹿下凫鹥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翁言此閑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山人醉後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栉低我來觀政問風謠皆雲吠犬足生牦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長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山翁亭 在縣圃左東山白雲庵側令張大猷建令胡衛易山巅臨秀亭為之 溪翁亭 淳熙初令張大猷立亭于縣西北之潘洲亭廢不複治嘉泰元年令晁百談徙于縣北三裡後渚橋之東後令胡衛得舊盧瑢正中所書亭扁立于潘洲新亭上遂還舊觀 雙溪亭 潛之潘洲正在二水合流之中令胡衛築亭其上扁曰雙溪 欸乃亭 在野翁亭北今廢 潺湲亭 在縣城【見舊志】 清白泉亭 令邵文炳經營浮溪橋之始散步溪岸俯視山麓有泉溜泠然色青味甘因築亭于上且以名其酒 此君軒 在縣齋軒舊在寂照寺名綠筠東坡倅杭行縣 題詩隆興初徙縣治衮繡堂之東寶慶初避禦嫌名易以此名【記見縣治坡詩見寂照寺】 富陽 望仙亭 在縣西南二百步後更名春山偉觀 近天亭 權縣趙師耀建參政樓公鑰書扁 折柳亭 在縣西今廢 知津亭 令呂昭亮建今廢 入觐亭 在觀山東嘉定癸酉令程珌建 新城 春波亭 在登平橋之東端平元年令陳旼建 憩節亭 在景德觀之北端平元年令陳旼建 陳氏園 題詠【晁無咎詩二首山園芙蓉開寂寞歲雲晚公來無與同念我百裡遠寒(風炎)吹空林白日下重巘興盡還獨歸挑燈古囊滿讀公栖鴉詩歲月傷晼晚公胡不念世蠟屐行避遠羇鳥翔别林歸雲抱孤巘我才不及古歎息襟淚滿○東坡次韻雲荒涼廢圃秋寂曆幽花晚山城已窮僻況與城相遠我來亦何事徙倚望雲巘不見苦吟人清樽為誰滿○許廣淵詩今日青蕪滿當年碧瓦稠軒楹無寸木池沼有殘丘過客嗟啼鳥居人竟牧牛子孫誰秀穎念祖力重修】 七賢鄉唐氏林亭 有識春亭四并亭壽豈堂 題詠【孫郎中邦詩華屋耽耽野外居茂林清蔭遶門闾移花植果心無事抱子弄孫歡有餘閑過西疇觀刈獲懶尋南郭命申車問君為圃嗟予晚便拟歸休學二疏】 鹽官 綠繞堂 張橫浦名取一水繞田之句 昌化 薦菊亭 循雙溪而上數百步溪側有窪其泉甘潔東坡常酌以試茶後人号為東坡泉開禧二年令章伯奮作小亭其左曰薦菊蓋取坡詩一盞寒泉薦秋菊之義也 尋源亭 在象賢庵之上數十步 合溪亭 溪之上下皆分流湍激于其中合處橫亘裡許平闊深靜開禧元年令章伯奮建 記文【令章伯奮記雙溪與縣治相直流淺湍激市居叢雜無幽閑曠遠之意每憑欄望上流闊處無數百步欲一到未暇也一日有客自遠來與語意合遂骈舟至其處水流無聲綠淨可燭須眉極目平遠正在雙澗上下之閑面雙峰背武隆野航漁舟日夕往來雲煙牧抹頃刻異态舟行容與近一裡許石绀白色平鋪水底日光下澈波影内見金綠映漾若織女浪沫□平流徐行散點若殘雪不銷者久之直後夾以蓮蕩屈曲橫亘十數畝或水暴漲巨魚自溪泝流而入掉尾鼓鬣以萬計若争赴龍門而變化渡溪登南屏山岩壁峭立古木自石出枝幹瘦硬盤屈冬少霜雕之葉幽靜奇絕之觀閑見層出不可名狀而前人未有收拾品題之者抑山水顯晦自有時乎于是自雙溪取徑傍東坡泉登薦菊亭由象賢庵跨二橋沿流而入芟翳規址作亭其上榜以合溪或謂唐昌山水之勝萃于此矣亭成父老聚觀士女龢會鹹曰令君遺我以無窮之勝稔我以去後之思而不與我久同其樂也餘聞而愧之因自歎曰岘山因羊叔子而名著後世見之為堕淚蘭亭非王右軍則修竹激湍遂湮沒而無聞山川亭榭未有不資人而彰者餘每臨文太息即是邑有二事而尢有感于餘心焉去縣三十裡有灘曰洗耳橋曰白牛山曰箕山問其人則曰巢許嘗隐于是故因以得名雙溪舊有亭得東坡詩而山水為之增明斯亭亦賴以不朽餘貪戀微祿無巢許之高操拙疏多奇又無東坡之才名今合溪之名既以餘辱後必得如東坡者品題之而後名始重故書以示後人】 鏡紅亭 在合溪亭之後十餘步藕池從其前可徑一裡開禧二年令章伯奮建取韓詩平鋪紅蕖蓋明鏡之語 芳洲亭 在雙溪亭南岸之中洲 倦飛亭 在芳洲之左取坡詩倦飛不拟控扶搖之語 芎筍亭 在芳洲之右取坡詩溪筍瘦野芎苗之句 右三亭開禧元年令章伯奮建 清晖亭 在水南道院東舊名步虛令錢孜易今名中廢淳佑七年令趙希(仃去丁改胥)重建 卷雪台 在中洲南岸南屏之麓淳熙六年令錢孜建 滴翠亭 在南屏山淳熙六年令錢孜建 許由亭 在晚溪去縣西九裡旁有箕山下有洗耳灘又橋名白牛管名許由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