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八十四

關燈
皇帝禦書松岩及方丈四大字又禦制頂相贊以賜嘉熙閑建閣安奉寺屢毀鹹淳二年僧祖華重刱法堂自是佛殿鐘樓皆次第興建雲 題詠【洪平齋題松軒詩蒼官面目冷于冰傾蓋真成耐久朋随世炎涼渠自爾與時榮悴我何曾聲傳茶鼎風鳴籁影過熏爐月抹楞束絹欲煩三昧手個中着個覓詩僧】 寶福院 在縣北四十裡嘉德鄉光啟二年頭陀朱道從開山故舊名朱陀皇佑元年賜今額 理宗皇帝賜名褒忠為洪端明府香火院 淨嚴寺【以下系尼寺】 在縣城北舊名寶成天福五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明智寺 在縣西南二裡惟新鄉舊名保安大中五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法會院 在縣南二裡豐國鄉舊名龍華天福七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崇仁院 在縣東三十裡豐國鄉舊名雲峰大順元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靖林院 在縣南十裡潛川鄉舊名扶西幹符二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清修院 在縣南二十五裡潛川鄉舊名報國顯德六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妙行院 在縣西南三十裡潛川鄉舊名西柳幹甯三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寂樂院 在縣西十五裡波亭鄉舊名大同長興二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禅定院 在縣北二十裡嘉德鄉舊名禅林幹甯元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白雲僧庵 在縣治後東山後毀于火惟鐘樓獨存開禧三年令王日益重建 修真道堂 在縣西慶雲坊 富陽縣 永甯院 在縣西舊名榮國寺大同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為邑最大剎建散祝聖道場于此嘉定五年令程珌葺新之 淨明寺 在縣北五裡舊普照寺天福五年重建治平二年改今額寺枕高山名曰舒壁山(土幻)有龍潭澗水橫流上有橋亭有 禦書閣宣和閑毀嘉定十三年重建山門法堂廊庑 題詠【李翰林白詩天台國清寺天下為四絕今到普照遊到來複何别(木卉)木白雲飛高僧頂殘雲門前一條水幾回流歲月○徐學士凝詩問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龍應在巢空鶴未還經年為客倦半日與僧閑更共嘗新茗聞鐘語笑閑○東坡詩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餘鶴老依喬木龍歸護賜書連筒春水遠出谷晚鐘疏欲寄江潮韻何人為起子】 西岩寺 在縣北三十八裡白升村唐幹甯元年建【見西岩】 妙智院 在縣西南五十裡善政村舊名永安大和元年建【舊号骊峰唐許遠孫立額柳公權題有碑今不可辨】祥符元年改今額 法相院 在縣東南三十裡麗景村舊名報恩院鹹通十二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淨土院 在縣西二十裡靈泉村舊名靈泉院光啟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寺有竹軒遊者多留題 題詠【祝少卿詩寺依岩壑已幽深更植修篁結翠陰不使俗塵侵幾格直将高節映叢林風來緩奏玲珑玉日上輕篩瑣碎金跧伏未緣趨勝景試憑蝴蝶夢追尋○吳興姚愈詩勁節摩雲歲月深冰霜不改舊時陰靜浮香篆度幽徑冷滴翠光生茂林明月滿窗橫好墨清風入指接黃金個中領取西方意夢落人閑何處尋○四明楊慈湖簡詩此意分明有底深蒲團斜倚滿鋪陰豈容俗子閑擡眼隻許清風得入林我對此君無一事自言幽處直千金古人今已成陳迹猶向當年擊處尋和者甚衆】 三學院 在縣西南三十裡慶護村舊名平源鹹通十四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題詠【李提刑(革兆)詩二首遠岫朝來更爽孤雲徙倚長閑飛出偶成霜雨歸來依舊青山江橫水如帶楓落山為屏高深自天險豪邁由地靈行行古道中下馬坐郵亭鶴栖必仙家鳳儀豈堯庭神仙事恍惚誰實觀超升孫氏一時傑父兄俱有聲将軍垂紫髯阿瞞眼亦青周郎往視師不數李與程緬懷前哲人耿耿在心扃托宿就蕭寺夢還神更清】 真如禅院 在縣東南百二十裡大源村山有五峰故舊名五雲鹹通五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萬春院 在縣西八十裡栖鶴村一名千春唐幹甯元年建 能仁院 在縣西南十裡太平村舊名雲霄天成元年建 大安院 在縣北十八裡白升村舊名東安清泰三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淨居院 在縣南四十裡舊名淨福天福八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真覺院 在縣東開運元年建【舊在縣北五十步即丹霞觀基】 淨覺院 在縣北舊名淨福建隆元年建治平二年改今額 華蓋仙山院 在縣東北十二裡舊名福慶天福二年建有雙閣松庵 題詠【楊慈湖簡題默齋雲漸漸疏鐘動幽深一徑開炎光隔林麓清興遶崔嵬拟作臨流賦應須倩雨催小窗宜挂起且放竹風來○徐自明雲萬當不如一十發卻休九乃知多言累甯謹三緘口寂中洊雷震悟處師子吼百物自四時六鑿通九有風松靜度曲山花相與友心遠境更幽光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