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淳臨安志卷之八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其意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三十二字并揭于華嚴寶閣
廣慈尼院
在永和鄉中和四年建元系慈孝院治平二年改今額
安福尼院
寶佑元年尼普隆創系錢湖門裡淨居子院五年請今額
開化寺
在南山嘉泰三年妙智大師慧信開山請今額
甯宗皇帝禦書寂庵二字鹹淳四年旨充皇女潤國公主攢所
九曲真覺院
乾道元年建元系隐靜庵慶元四年移請今額
極樂院
在清化路口元系尼僧德懃嘉定二年刱小庵淳佑五年移請今額
南禅資福院
在鮑家田尼惠果開山紹熙元年移請今額景定五年更創佛殿
記文【安著作劉撰建殿記高宗皇帝駐跸錢塘西有湖為群山囿浸成福地舊浮圖尢崇益無藝極至盈數百區有鮑家田最幽阻阒寂以演佛之說為宜自仁師者從開封來唯茲卓庵遵其徒其地猶未寺也紹熙初有果師見謂克增光者會南禅敕賜資福寺以承嗣不任廢乃益自厲祈其額焉主比丘戒墉惠戶潔淨以樂宮掖向之無嫌礙嘉定壬午恭聖仁烈皇後灑翰錫之是名圓庵山門與額對映于是鮑田寺聲洞遠迩緣法充斥而殿屋未揚厥惟弗稱今師德深喟曰殿以栖像将妥之心遠甚獨早夜貶穑累铢寸而圖之斂卷不迹權貴之門力役不強耕作之夫負大木砻密石者不督而程若出神授殿落成獨□餘記餘曰是謂求福田利益者欤柰何中人十家之産也爾佛豈願費白日傷貨财者則曰吾仲尼未嘗厭厥居陋而百世道益光明宜乎惡于異端深辄瞠若謂君自孔氏則右其教獨如今之儒冠秩纔下大夫腴田豐屋徒以益過子孫未聞守環堵而能棟孔子堂者惟譏吾殿也則工餘掩袂稱窮無以诎俛而第其言以為記又施田記中國有佛氏非其教□借不深非是宜宅幽奧之阻絕湫嚣之聚可耳□迩都會便遊觀非其所也非其教是自背所師非其所是自失所尚吾黨何是之取餘獨有悟者自國朝駐跸錢塘王氣浮于耳目湖山南北諸峰随人意以若媚四序景色易蠱諸欲非齋心理窟萍視俗浮往往胥而遊遊而悅與桑濮哇俚相醉以富不知複有靜中趣也萬有一生而靜者苟亦知之則見田衣笠首之侶柴立不自勝釜塵不聊生亦且曰寂以自苦未究厥道徒疢厥體于是靜者浸移于動此關于王城雄都之習俗常在法制勸懲維持之外今丞相魯國公深洞流情期于默返所性不徇淺議俾有以安其徒施舍既遍寰宇于湖山浮屠尢弗計而南禅資福寺拜公賜其一也蓋為田三百畝尼籍以歸先是比丘尼德深實主此剎悉力以買尹山之田時使以辟寺址之圃可禾可蔬視昔稍裕然徒日集日懼不給今滋飽無匮營衛無威障于其佛之教殆庶乎有遊而蹐焉知醉夢軟紅之不如也于是公之賜始大】
普明院
在清修院北開禧元年請今額
正福院
在西馬塍紹定三年重建
太平千佛寺
元符元年尼僧思景建舊名千佛治平四年改太平
安和寺
系張循王府香火院慶元六年請建
妙慈寺
舊在城右二廂建炎初廢紹熙二年移額建于今處
定善院
嘉定閑建移請今額
廣福寺
嘉泰閑建移請今額
庵
城内外
西北保甯庵
在太廟前紹興四年建
圓通庵
在萬松嶺下郭公井淳熙十二年建
圓通禅庵
在兒門元系五顯行祠寶佑二年創觀音殿五顯殿方丈雲堂等屋又于路旁建施水亭
上善庵
在包由元系白衣五聖廟淳佑七年易廟為庵扁今額
福泉庵
在包山冷水峪鹹淳四年建扁福泉禅庵有龍王泉井方闊丈餘遇旱不竭
圓通接待庵
在蘇公堤鹹淳四年太傅平章賈魏公捐錢創建施往來者茶湯仍籠燈以惠夜行之人
石佛接待庵
在水樂洞後相傳廣順閑有古佛出現化為聖僧頂笠挑包入山隐于石時人于石上镌成相貌嗣刱小庵鹹淳元年辟地增建
寶林庵
在臨平鎮梅墅開慶元年邑人闵道心等建施水接待
澄心庵
在錢塘縣履泰鄉淳佑八年刱崇奉随州大洪山三聖香火
妙智禅庵
在栖霞嶺上洞在庵之左【詳見洞門】
天龍庵
在昭慶教場雲洞後山嘉定五年禅師慧開見山閑有紫氣如蓋遂結庵其處嗣秀王師彌捐金為增廣之樓參政鑰書天龍二大字
洞明禅庵
在西湖石函橋鹹淳六年朱端卿舍宅為庵且捐田以助僧嗣源實經始之頗得湖山之勝
了義庵
在錢塘縣履泰鄉景定三年刱
佛塔【散見諸寺院者此不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