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鎮江志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汝山四字)案元志卷十二陵墓類榮氏墓在汝山之陽注雲榮氏名莊字正容宣議郎将作監主簿馬元穎之妻也據此則名莊下當補墓在汝山四字(上文霍篪墓條下亦雲墓在汝山)而元頻當改作元穎明矣(頻與穎筆畫相似古今人名頻者少名穎者多頻必穎之訛也)嚴氏元照知其有脫文而欲改名莊為合葬未為得也】
贈少師應安道墓
在長樂鄉青山
武義大夫何淮墓
在京岘山南西營村
總管佐領衛将軍李師闵墓
在長山
迪功郎常州武進縣主簿孔璇墓
在丹徒鄉圌山之陽【孔子四十九世孫建炎南渡後寓居因葬于此】
成忠郎孔珪墓
在丹徒鄉圌山之陽璇之弟
丹陽縣
吳孫堅墓
在吳陵港土人至今稱為孫墳以其最大異于他墳又呼曰大墳
按堅征襄陽為黃祖所殺吳志及建康實錄皆言還葬曲阿後權稱尊号谥堅武烈皇帝墓曰高陵
晉周氏墓
在延陵西六裡
包氏墓
在延陵北一裡
梁宏偃将軍墓
在石羊子有八冢大小相接
按蔡佑雜記雲丹陽縣北瀕河十八裡地名石羊子有牧童見雉雞逐之入土穴中遂告其主人夏裡正即穿其穴乃一大冢繼為人所告就獄具說有碑石碎而沈于練湖中求之不獲雲是宏偃将軍墓梁朝人追取到銅器制度皆不甚古或雲為縣所易墓有四室在旁中閑一室二廈開是時餘官京口目覩茲事乃政和丁酉歲也
宋三司鹽鐵判官邵飾墓
在彭泉村禦史裡行陳洙志龍圖直學士邵必墓在□□
必之子通判邵約史墓在□□
樞密副使邵亢墓
在耿堽村【樞密副使邵亢墓在耿堽村○(鈔本亢作元)案宋元志俱無邵元傳惟元志人材門有邵亢注雲累官至樞密副使考王珪華陽集有邵安簡公墓志銘雲公諱亢字興宗(亢為名興宗為字義正相應若改亢為元則與興宗不相應矣)嘗為樞密副使葬潤州丹陽縣上德鄉耿崗原(耿崗原與耿堽村蓋即一地元志陵墓門作耿岡)其官階地名皆屬相合則元為誤字審矣元志陵墓門亢誤作穴今亦改正(乾隆鎮江志陵墓門正作亢)】
将作監主簿章友直墓
在縣金牛山東園【将作監主簿章友直墓在金牛山東園○(鈔本無牛字)案卷六山川門丹陽縣經山條下雲古所謂金牛之山此墓既在丹陽縣境自當作金牛山若作金山則是丹徒縣境矣乾隆鎮江府志陵墓門正作金牛山今據以補入】荊國文公王安石銘
直秘閣知盱眙軍俞長吉之墓
在經山
隐居窦從周墓在呂城之東南五裡
金壇縣
漢左恢墓
在縣北一十八裡毗陵先賢傳雲恢字伯向曲阿人累拜尚書左丞京師稱其清高後遷會稽太守左忠墓在縣南一十八裡先賢傳雲忠字思和曲阿人凡為七邑所至有異政
吳左思墓
在縣北一十八裡先賢傳雲思字公行雲陽人材量雄偉孝行純笃累遷會稽餘杭長沙三郡守
晉吏部東陽太守袁宏墓
在縣西一十五裡
周祗墓
在縣北七裡建康實錄祗為國子博士宋武帝遣劉敬宣伐蜀祗以書谏帝不從敬宣果無功而還
宋司空錄尚書徐羨之墓
在縣西南二十裡羨之東海郡人
梁中書舍人給事中王國侍郎袁興祖墓
在縣東一十三裡興祖字道生舍所居宅為法中平等寺勒碑紀實散騎侍郎巴陵太守潘闡之墓在縣東二十五裡闡之字文昌廣識多能為琅邪巴陵二郡太守
唐戴叔倫墓
在縣南三裡翰林學士右補阙梁肅撰神道碑
姚長官墳
宋屯田郎姚辟之族弟姚存族侄純孟皆嘗知某縣時顯者稱長官二人葬金壇鄉人稱之至今曰姚長官墳
知嶽州陳孝威墓
在上元鄉之西張莊
中書侍郎谥忠穆張悫墓
在上元鄉望張之原
宗正丞蘇嘉墓
在上元鄉去茅山十裡郡人蔡雍志
徽猷閣待制曾統墓
在方山之原
統之孫吏部尚書曾暎亦葬此山
直寶文閣知建康府張鎮墓
在縣西方山
右文殿修撰知桂州張君冑墓
在上元鄉之西張莊
大理少卿譚知柔墓
在縣西強塘之原
右司知常州莊必強墓
在縣東五裡橫堰
參知政事谥文簡張綱墓
在希墟
知樞密院事谥敏肅湯鵬舉墓
在小墟
大理卿吳交如墓
在上元鄉三培之原
奉直大夫知吉州王萬樞墓
在上元鄉白水塘之原
雲茅居士劉蒙慶墓
在方山之麓
稻田提舉堵閏墓
在唐安鄉南戴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