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關燈
依賴。

     就像個小孩。

     有威脅嗎? 那樣的弟弟真會給自己帶來威脅嗎? 賴朝看着足智多謀的廣元。

     “法皇是個工于心計的家夥。

    ”廣元謹慎開口。

     賴朝瞥眼看了雙目低垂的廣元,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最糟糕的情況,法皇要是使計搬弄,鼓吹義經脫離鐮倉,在京都另起親近法皇的源氏政權……”廣元看着賴朝的影子,有條不紊分析道:“義經立此大,追随者一定越來越多,人多口雜,就算義經沒有這樣的想法……” “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賴朝雙手攬後。

     低着頭,廣元依照“那個人”的指示,終于說出了那句話。

     “這麼巨大的戰功,會制造出大妖怪。

    ”廣元深深歎口氣。

     “……妖怪?” 賴朝扶着軍旗坐下,腳步不穩。

     妖怪嗎? 弟弟是妖怪嗎? “此話怎說!你竟敢說出這種話!”賴朝怒道。

     然生氣隻不過是賴朝的表面情緒,真正籠罩他的陰影,名字叫恐懼。

     廣元誠惶誠恐跪在地上,說道:“恕臣無禮,但事到如今,有些事不能不防。

    主公可曾聽過中國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額頭的汗水侵濕了土。

     賴朝當然聽過,卻不接腔。

     廣元于是用懇切的語氣,描述了他口中手足相殘的曆史。

     中國唐朝,唐高祖的兒子李世民在滅隋的戰争裡軍功卓著,萬民歸心。

    仗着這點,李世民率領親兵在長安城的玄武門發動軍事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民與哥哥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最後,李世民的氣勢甚至逼使父親讓位,提早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唐太宗。

     這比喻的用意,再清楚不過。

     賴朝外冷内熱,忍不住看着匍匐在地的廣元,咬牙問道:“軍師有何高見?” “依臣之見,主公須封賞所有參與一之谷會戰的武士,獨獨漏掉對義經的拔擢,将一之谷的勝利歸功與鐮倉這邊的武威,而非義經的天才。

    ”廣元沒有擡頭觀察賴朝的神情,繼續獻策道:“當然,我們也得把義經的軍權扣住,不讓他掌握實際的兵馬。

    ” “嗯?” “義經雖然在作戰上很有天分,但義經心浮氣躁,一定會對鐮倉的這項決定不滿,并開始懷疑鐮倉這邊是不是有什麼抹黑他的流言,此人一亂,行為便易不端。

    ”廣元推敲未來的發展:“至于法皇,法皇一定會借此大力封賞義經,讓他不得不接受官位。

    隻要義經未經鐮倉的同意接受官位,我們就可以用義經傲慢的理由,漸漸疏遠義經,把義經孤立在源家之外。

    ” “這麼做,難道義經不會叛變嗎?”賴朝有些不能認同。

     “如果義經一心向着主公,想必不會有所行動,甚至還會痛斥己非。

    但若義經有二心,趁着義經羽翼未豐,逼得他提早造反豈不更好?”廣元裝出憂心忡忡的神色:“若等到民心歸附義經,軍隊隻相信義經的戰神神話時,鐮倉就會有分裂的危險。

    要除掉妖怪,就要讓他早點變成妖怪。

    ” “就照你說的去做吧。

    ” 賴朝面無表情。

    說道:“講參與一之谷戰役的五十名單給我,我要親自封賞他們官位,讓他們清楚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 “是”廣元退下。

     賴朝獨自一人,坐在偌大的主帥棚裡,空洞地沉思着。

     曆史,最終會站在自己這邊的。

     因為,曆史一向是由最後還笑得出來的人所編撰的。

     那個人不會是義經。

     不會是義經。